宋徽宗的话,传入太子耳中,显然是个很不好的消息。
赵枢刚才占了上风,此刻父皇的意思,似乎有提升他的兆头,恐怕要升他官职。
若是让他继续向上爬,以后他就不是一个只有爵位的王爷,而是掌有实权的人物。
这对他显然是不利的。
但赵枢确实有立功表现,进入盐司不久就提升了盐的利润。
虽然不是打仗开城掠地的功劳,却增加了国库收入,也是可以升官的。
蔡京也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现在赵枢成户部右侍郎,在升是什么官?
那就只能按照尚书升了。
开玩笑,一个侍郎就不得了了,要是晋升尚书,可是一个机构绝对的掌权人啊。
蔡京拥护的是太子,五皇子却一步步强大起来。
他拥护太子的心不会变,因为太子本身已经是东宫之主,皇长子的身份,未来继承的几率更大。
一旦选择了阵营,想要改变也是很难的。
所以这件事情,以蔡京为首的百官肯定是不允许的。
好在,陛下也没说要升官,所以蔡京第一个站出来:“陛下,赵枢在盐司却有其功,但肃王短时间连续升任,如今已是户部右侍郎,身居要职,微臣看,不如封赏一些奇珍钱两比较适合!”
“臣附议!”赵桓。
赵桓看向旁边的右仆射宰相王黼。
王黼思考一番,也道:“蔡大人言之有理,盐司的利润提升,乃是户部右侍郎职责所在,应该给予赏赐。”
工部尚书宋祁也站了出来:“微臣也是如此认为,应当给予肃王嘉奖!”
宋徽宗一看这么多人提出的想法,跟他不一样。
索性,他直言道:“诸位爱卿,肃王立下大功,朕,有意要册封他为尚书。”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立刻炸了。
他们直说嘉奖,陛下居然也不遮掩了,要提升赵枢为尚书。
虽然没说是哪个部门的尚书,但尚书可是一个机构的首脑。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尚书之职,乃是一部之首,哪一个不是兢兢业业多少年,升上来的,肃王虽然建了功劳,却也不能一步登尚书之职啊!”
蔡京着急了。
工部尚书宋祁更是道:“尚书之职,需要慎重啊陛下!况且,肃王的功劳,不足以册封尚书。”
“陛下,尚书之职,需考虑再三,肃王如今年幼,不足以担任。微臣不赞同肃王升迁尚书之职!”
王黼直言道。
“可以给予嘉奖,升任尚书,万万不可!”
“王大人说的有理,微臣附议!”
“臣附议!”
“微臣附议!”……
太子那边的人,三品,四品官员不少,全部站出来。
总之,他们的话大致是给予一定财富上的赏赐,与官没太大关系。
即便户部尚书,陈显,李纲等人有意维护,但他们的声音被太子这边的人淹没了。
形势一边倒。
寥寥几个人的意见,完全没用。
陈显,李纲等人一看,纷纷摇头。
在他们看来,赵枢之才若是能升任尚书,绝对是大宋明智之举。人才就要在重要岗位,这难道不应该吗?
但阻拦的人多,就不好说了。
呵。
看到这一幕,赵桓高兴了。
他扫了一眼赵枢,嘴角上扬。
看看,这些都是他太子的人。
他们都是一个阵营,一个利益集团,怎么可能让赵枢这么快上来?
万一以后对他们造成威胁,就是损害自己的利益。
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赵枢损害了盐的利润,在场一部分官员和下面的盐商有关系。
私盐没了市场,下面的人不分钱了。
这些官员没了利益,心里是有点成见的。
赵枢只是一个户部侍郎,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以后若是晋升尚书,这还了得?
何况他们是太子阵营的人,此刻打压赵枢正常不过。
此事关乎太子和赵枢的暗中交锋。
太子的身份和他的党羽,在大事情上绝不含糊,一致对外。
这也让赵桓内心微微有些释怀,可不是嘛,他终究是太子。
即便赵枢再会做生意,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