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史上无双太子爷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告

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告

    “上了年纪的百姓有很多老无所依,无地做工,他们很可怜。

    再加上年轻人买社保的没几个,先推行养老所,给老人家安稳的未来,做出表率。

    年轻人看在眼里,就会知道养老政策是实打实的,是将来生存来源,便会主动购买,大大推动年轻人购买社保。”

    “可是陛下,五十周岁年龄太轻了,支出巨大,具体统计下来还不知道要多少呢,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负担。”

    李星尘摆手,“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他是穿越来的,想把后世一些好的政策都运用起来,做出改变。

    尤其是民生这一块,国以民为本,国家想发展,就不能忘记百姓,他们才是基石,是根本。

    看他态度坚决,宰相等人也就不再多说。

    李星尘顿了顿,又道:“还想开启启蒙教育,诸位觉得想法如何。”

    后世的口号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他想把幼有所教也运用到当前朝代来。

    “陛下,什么是启蒙教育?”宰相疑惑。

    三省六部面面相觑。

    教育他们知道,启蒙教育又是什么幺蛾子?

    “就是指七岁以下孩童的教育,三周岁开始即可接受启蒙教育,至七岁为止正式步入学堂。”

    一众人恍然大悟,宰相拧眉道:“陛下,关于成人大学、技术学院等等各种学堂已经开设不少了,效果还行,但财政支出巨大。

    到年龄直接入学即可,启蒙教育有何意义吗?

    而且养老金给朝廷加剧负担,还望陛下三思!”

    其他人也觉得李星尘太操之过急,想法都和宰相一样,最好徐徐图之,一次性动这么大,国库很有压力!

    李星尘撇嘴,料到他们会反对,沉声道:“大魏如今发展迅猛,目前有一大波赔偿在来的路上。

    朕并没打算在所有城池开设启蒙教育,先在特定的地方弄个试点,一步步慢慢来。”

    养老金问题有压力,但不大,各大世家必定会赔偿不菲的金额。

    而且还要借此民心高涨的机会,在各地开设皇家钱庄分庄,让百姓们都把钱存进来。

    届时又可以拿这些钱出去放贷,挣取利息,财源滚滚而入。

    朝庭信用是完全没问题的,自己声望也高,何愁百姓不来存钱?

    控制好一切,不出问题,就能做更多的事。

    “陛下,您想法是好的,只是自古以来没人这么做过…”宰相担忧。

    如今李星尘所做,随便拿出一件,都是震动千古的伟业,足以名垂千世。

    越这样,越要小心,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功德,到头来做错一件,将会把前面的功德都给磨灭。

    李星尘笑,“武将保家卫国,文人齐治天下。只有读书人越多,朝廷才能更发达,大魏才能更文明繁荣。”

    虽然百姓越蠢、朝廷越稳,但对国家发展会有极大限制。

    要知道百姓是基石,建设靠他们。太蠢,如何建设?只有受教育越早,文化程度越高,国家才会更加繁荣,百姓才会更加幸福。

    所以,愚民、教育,双管齐下一把抓,双方共赢。

    “先把这事儿公告出去,让百姓都知道这个情况。

    在设立试点,参考养老情况做规划。

    倘若试点接受过启蒙教育的孩子,整体智慧比普通孩子要高,就全国推行,五年时间做实验…”

    李星尘将自己想法提出来。

    接受教育越早,智慧开的越多,所以启蒙教育势在必行。

    “这么快啊?”宰相差异。

    “快?”李星尘更诧异,“羊皮卷一事,各大城池百姓对朕的看法有误解,越这样越要发力,朕还觉得太慢了。

    事情要先说明,告知百姓计划,再徐徐图之,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公告放出去再慢慢做,百姓会觉得朝廷言出必行,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公信力。

    当然,倘若半途而废或者没有做好,提早得知此事的百姓会大失所望。

    所以,在行动前公告天下,是把双刃剑,做的好就好,做不好就失信于民。

    宰相等人点头,随即话锋一转,“陛下,臣有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

    “问。”李星尘大手一挥。

    “陛下既然知道公布羊皮卷会闹出这么多问题,为何还要公布?”

    这问题,也是一众大臣想知道的。

    李星尘笑,“诸位可知,羊皮卷经过各地传播,被魔化成了什么样?

    凡事有利有弊,只有公布出去,才能知道谁对朝廷、对朕有异心。

    同样,就算不公布出去,百姓也会从其他渠道得知,届时事态更加不可收拾,还不如大大方方。”

    在场大臣恍然大悟,确实如此。

    藏,不如现,问心无愧!

    之后,李星尘和大臣们继续商议关于启蒙教育的事,择日颁布圣旨通告天下,决定试行点定在京城和灵州。

    关于启蒙教育的老师和教育设施,会很快准备好,提供下去。

    启蒙教育年龄为上半年生人,三岁入学,下半年生人,四岁入学,时间为三年,之后朝廷会另做安排。

    李星尘仔细考虑过,后世义务教育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但大魏国情不同,不能和后世比,传授的东西也要大大改变。完整内容

    至于义务教育,具体要教什么呢,他暂时还没想好,先实行三年启蒙,之后再慢慢计划。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做到位,需要慢慢发展。

    随着启蒙教育的圣旨发布,大魏再度沸腾,百姓们都蒙了,朝廷竟然又有了新动作。

    不过他们更懵的是启蒙教育!

    圣旨中对此做了解释,可他们还是弄不懂搞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三四岁的孩子懂什么?教育的明白吗?

    想自己这年纪,还在玩泥巴!

    然而仔细看圣旨的解释,说接受教育越早,人就能越聪明,越开化。

    似乎有这么点道理,所以纷纷高呼万岁。

    百姓们是不聪明,但不傻,很明白世家之所以是世家,究其原因知识面广,接受教育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