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寒风时不时的从伏泉身旁略过,不过他反而觉得不冷,与刘坚这处处是坑的语言陷阱相比,这气候反而比刘坚给伏泉的心理压力所带来的颤栗的冷汗暖和多了。
答应还是不答应?
这是摆在伏泉面前的第一难题,不知刘坚是在试探自己,还是在为其他事情做铺垫,答应的话难免这其中有诈,不答应的话说不得也中了刘坚的下怀。一时之中,伏泉只觉这就像他在战场上一样,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走错了路,从而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坚儿如何吩咐,吾自当领命。”最终,伏泉选择了顺着刘坚话头应付起来,将皮球提到她那里,反正最终结果如何都是刘坚提出的注意,自己只不过按照吩咐办事而已,刘坚如果发怒,怪也不能怪到自己身上,自己何乐而不为之呢?
刘坚大概是坐着肚子有些不舒服了,随意的挪了挪身子,然后斜眼看了眼伏泉,淡淡说道:“既如此,萦儿,待会儿随家主离去,切记好好侍奉家主,不可大意。”
那边陡然被点名的卞萦立时一怔,然后恍然这是在和自己说话,连忙出列行礼一礼道:“诺!”她也是被这突然掉下的幸运砸到自己身上感到不知所措,毕竟院子里不算与伏泉感情颇深的夭儿,还有其她九名美姬,而刘坚偏偏选了自己随伏泉离开,这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直接砸到她的手里吗?而自己服侍伏泉,如何服侍,最主要的就是侍寝,换句话说,自己有机会能得到家主的恩泽,并且是这段时间独受宠爱,说不得自己诞下一儿半女,那地位可就不一样了,所以卞萦此时是十分激动,只是她却不知刘坚此语却是另有深意。
随着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刘坚深知要让伏泉真的忍住几个月不近女色,却是真的不可能的。出生于皇宫的她,自幼便懂得这一切,不说什么,便是她的父皇汉桓帝刘志,一生便三立皇后,而刘志后宫的妃子更是多了去了,足有数万,就是现在的皇帝她的堂弟刘宏,在后宫方面还略有不如刘志。
而正是刘志这种荒唐的后宫私生活,也让刘坚在宫廷里女人如何争风吃醋,并且实力弱小的女人会联合起来,对付实力最强的女人,任何手段,明面与暗里,光明与下作,各种对付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也造成他父皇刘志后宫里多有妃子一旦有了怀孕迹象,凡有妊娠反应者,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流产迹象。
对于刘坚来说,现在她在伏泉身边的情形和她父皇当时的宫廷情况是何其相似,表面上看自己是一家独大,受到伏泉恩宠不断,然而这样根本没用,毕竟她做不了伏泉名正言顺的妻子,那些姬妾心里都明白。如果她一直霸占伏泉,然后控制这些女人不接近伏泉,那也是根本没用的,毕竟男人若真的想要找女人,即使你再如何防备他都有机会找到机会实行心里的那份炙热的。
因此,已经嫁过人的刘坚自然知道如何去掌握男人和女人的心思,对男人而言,堵不如疏,言语上细细告诫之便好,但行动上最好就是不断满足男人,这样才能让男人彻底知道你的好,离不开你。而对女人,则是将仇恨转移,如何转移,就像现在她单单指派卞萦给伏泉一样。
坦白来说,对卞萦这个倡家女子,刘坚是一直没有好感的,因为十分了解伏泉的她从伏泉看卞萦的眼神里就发现了男人对女人那种最原始的渴望。而伏泉的这种眼神,比他看自己的眼神更加炙热,这让刘坚十分不高兴,没有一个女人会希望自己的男人看其他女人比看自己更兴奋的,这意味着自己不如那个女人。
所以,刘坚因为刚才那些插曲,最终选择了这一出祸水东引,她相信此刻这院子里的女人里,引起仇视的已经不只是她一个了,这突然“中奖”的卞萦,将会是那群被一同送来侍奉伏泉的其他姬妾所敌视。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厌恶自己遭受不公平,而不是自己得到的少,当年孔子就曾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像现在院子里的这些姬妾一样,原本她们都是一起从伏泉身边被调来这里侍奉刘坚的,大家同病相怜,自然没有任何敌意。可是现在卞萦却得了运气,被调出院子侍奉伏泉,眼看就有可能饱承雨露,说不得为家主怀上孩子在,这怎么不会让另外那九名姬妾仇视?
大家本来都一样,都是被伏家买来远赴千里侍奉主君,如今偏偏这个时候,卞萦得了大富贵,其她的姬妾怎么可能会好好祝福她,等到时间发酵,她们肯定要一起针对卞萦。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即使这些女的想要加害卞萦,也得等刘坚生下孩子为止,毕竟她们在刘坚生下孩子前,是很难离开刘坚的院子的,即使现在想要报复,也没有机会。
其实,这些都在刘坚的计划之中,一方面她要让卞萦在伏泉身边饱受磨难,只有这样才能解她的心头之恨,这种小狐狸精此时就是刘坚的生死大仇,即使她和伏泉也没有什么;另一方面,刘坚也是怕身边伏府的姬妾因为上位不了暗恨自己,使出计策暗害自己的孩子,所以抛出这么大的一个拉仇恨的话题,为的就是让这些姬妾将心里的苦梦全部发泄到卞萦身上,这样她才能安心产子。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使这些姬妾忠心伏泉,不敢害伏泉的孩子,但谁又知道会不会出现意外呢?所以才有刘坚的这一石二鸟之计,若是伏泉知道刘坚的心里想法,想来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吧。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摘选自《论语·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