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闺中,一片静谧,大有针落可闻的趋势,伏泉想来这是刘坚为了好好养胎,为了腹中胎儿所安排的,毕竟,生孩子,还是需要一个安静宜人的环境的。
慢步走向闺房深处,摆手止住了正要向自己行礼的夭儿,看样子她是在照顾床上躺着的刘坚。自从上次被夭儿捉住两人的密谈后,伏泉随后一番施教洗脑,这夭儿最终还是妥协,为了自家家主的安危,选择了帮助伏泉隐瞒此事。
斜眼望去,却见床上大着肚子的没人儿,正抱着一卷竹简望着,伏泉细细看去,发觉却是《烈女传》。
《列女传》,顾名思义,是讲古代妇女德行之书,乃是西汉经学大师刘向所著,共分七卷。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失宠后招来一批壮硕美男***无度,此时担任光禄大夫的刘向看到宫室如此秽乱,实在忍无可忍,又不便直言,只好费了许多功夫,便引经据典,搜罗古代贤后贞妇,兴国保家之事,写成了一册《列女传》。之后,他呈献汉成帝作为讽劝,力斥孽嬖为乱亡之征兆,以盼望朝廷有所警悟。不过,他的这番心血自然终究是白费了,汉成帝那可是在古今昏君榜占据一席之地的著名昏君,怎么会轻易受劝?
当时汉成帝嗟叹至三,频频予以刘向嘉勉,但就是不讲实质性的话,也终究未因此做出实际的行动,不过,刘向的《列女传》却因而流传下来。《列女传》没有达到作者编撰它的目的,却是历史上第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历来是大家女郎的必读之物,看了一眼竹简内容,伏泉发觉刘坚已经读到第四卷贞顺传。
因是在自己的卧房,刘坚柔顺乌黑的秀发没有盘起,而是任由自然垂下,近乎完美的妖艳脸庞由于全神贯注显得份外迷人,宽袍遮掩不住她那熟透的曼妙娇躯,一对白皙无瑕的纤足裸露着。这一幕被伏泉瞧个正着,二人虽是“老夫老妻”了,那对玉足他已见过和赏玩了不知多久,但此时他心里仍不免有惊艳之感,呼吸也是越发急促,似乎被吊起了兴趣。
屋子里本来就很安静,伏泉那急促的呼吸声很快惊扰到了刘坚,刘坚闻声看来,就见到伏泉一副失神的模样,随他眼神望去,立马知道他的心思,连忙口呼“啊”的一声,拉过被子盖住纤足。
脑子里无数后世美足美腿的照片电影浮现和眼前景色作对比,此时一下子被打断了,伏泉暗叫可惜,不过确实一本正经的笑着说道:“坚儿何故如此惊慌?吓着孩儿可就不妙了。”语气里,伏泉说得大义凛然,似乎完全没有刚才的龌蹉行径一样。
“哼!”刘坚媚眼瞪了伏泉一眼,嘴中闷哼了一声,随即道:“谁人龌蹉,便惊吓了孩儿……”
女人嘴角伶俐,伏泉自觉不知对手,便转开话题道:“近日如何?身子可舒服?”
“尚好,偶尔会吐。”刚说了一句,刘坚忽感胸口一恶,赶快转到床边,取来近处的铜喷,俯身连连干呕,只是纵然她声音如何大,样子如何令人心疼,却是什么也吐不出。
“还是如此?”伏泉取来手巾,关心问道,怀孕日久,刘坚不像其她孕妇,妊娠反应会逐渐降低,反而干呕的多,也不知为何。叫来伏泉的心腹于忠诊治,这位华佗传人也不得其解,因为刘坚各方面都很正常,只能归咎到她的身体素质问题了。
接过手巾,刘坚随意的擦了擦嘴,随即点头道:“一直未有好转。”
“要不再去寻于医匠?”
摇了摇头,刘坚道:“寻了也是无用,不如不寻。”说完便又躺下,拿着竹简继续看书,也不理会伏泉,似乎当他是个空气陌生人一样。
伏泉一脸黑线,这女人也太自大了吧,不过碍于对方肚子里怀着自己的种,只能当此事没有发生一样,转移话题道:“肚子这般大了,若再呆在官舍已不合适,孤已联络鹤鸣山五斗米道,其传来消息,开春便可入山祈愿,汝意如何?”
“五斗米教?鹤鸣山?”伏泉此前并未告知刘坚他关于如何安排刘坚养胎的想法,所以此时伏泉说出这事情后,刘坚一愣,待回味过来,自然明白伏泉这是要她去山里以祈愿为名,实在藏于山中产子,毕竟总是躲在官舍里,谁知道会不会出意外,被郡署其他官吏看到。
想了想,刘坚点头应允道:“善!开春便往。”她作为腹中孩子的母亲,肯定是比其他人更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总待在官舍里秘密养胎,她自己也是害怕出事,如今再知道伏泉联系好了养胎的藏匿地点后的,当然比伏泉更想要去避世养胎了。
见刘坚应诺,伏泉也是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他也是害怕这女人会耍小性子,不愿去鹤鸣山,这样他的一番谋算便是白搭。毕竟山间肯定比官舍清苦,刘坚身为桓帝女,大汉的颍阴长公主,从小便是锦衣玉食不断,若是不习惯去山中避世,耍起她的泼辣小性子来,加上她怀着胎儿,自己还真拿她没有任何办法。
除非,伏泉不要他这一世的孩子,不然,若是让刘坚生气,坏了胎气,他肯定得后悔死了。当然了,如果刘坚不愿意去鹤鸣山,伏泉只能继续想其他办法,反正在孩子没生出来之前,一切都得宠着这公主孕妇来。
向睹俗弥奢淫,而赵、衞之属(师古曰:“赵皇后、昭仪、衞婕妤也。”)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师古曰:“孽,庶也。嬖,爱也。”),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摘选自班固《汉书·刘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