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印加帝国的覆灭 > 第一百五十八章.通天大道

第一百五十八章.通天大道

    黄金帝国的覆灭(长篇小说)(上卷)《血色夕阳》张宝同

    基多大王阿塔瓦尔帕得知查尔库奇马统领和基斯基斯亲王活捉了印加大王华斯卡尔,并占据了库斯科京城,便从卡哈马卡小城一路南下,要赶往离库斯科只有四百公里的豪哈小镇,亲自指挥战后的事宜。

    可是,南下的道路可谓是一条通天大道,在近一千公里的行军大道上,几乎全部是在科迪勒拉山中部的深山峡谷中行进。山脉的平均海拔为3660 米,超过6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十多座,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尽管印加人在山脉和谷底中修建了一条行军大道,可供一支大部队行进,可是,有许多地方只能是可供一人通过的独木桥和山顶小道。

    基多大王的护卫大军先是沿着马拉尼翁河边的大道行军,走到河流的一处转弯处,大道突然被河谷隔断了,河边是一片垂直陡峭的崖壁。河谷狭窄而涛声怒吼,发出着震耳欲聋的响声,从河谷中飞溅的水花在空中洒落。水气很浓,在清早的阳光下,映出一道似有似无的彩虹。

    在行军大道的尽头,有一条通往对面河岸的约50米长的索桥。索桥是用山中一种野蔓藤条制做,非常地简单。桥面是几道藤条制成的绳索,但绳索上放有一些木板,而桥的两旁各有一道绳索作为围栏。从这种索桥上走过可谓是一种冒险。可是,士兵和农夫们早就对这种过桥习以为常,所以,走索桥如履平地一般。可是,对于没有走过这种索桥的王后和妃子们,却真是一种惊险和考验。有的妃子甚至是被士兵们拉着颤颤微微地过了桥。当一个士兵要拉着只有十五岁的玛卡过桥时。玛卡站在桥边听着汹涌轰鸣的涛声,看着桥下深不可测的水气,吓得一下子就瘫在地下,哇哇地哭了起来,死活不肯过河。

    坐在岸边的基多大王觉得很有趣地笑了笑,对那个士兵说,“你背着她过桥。”

    听着这话,那个高大的士兵,就对玛卡说,“你把眼睛闭上。”玛卡就把眼睛闭上,被士兵从地上拉起一抱,放在肩膀上。对士兵来说,如果是一个人过河,也许并不难,可是,背着一个人过桥,就十分地困难。因为桥面上只有几道绳索,隔上约半米远才有一块可供踩踏的木板。而且木板并不是固定的,踩不好,木板就会掉到桥下,人就会倒在绳索上。如果不能马上抓紧绳索,就会跌进河谷,被急流卷走。

    背着大王的宠妃过桥,那就更不敢有丝毫的闪失。所以,士兵非常地小心,一手扶着背上的宠妃,一手扶着桥的护栏,一步一步艰难地踏在每一个木板上,就显得十分地费力和危险。一个人过索桥可以轻步如飞,纵是索桥晃动得很厉害,也不算啥。可是,再背着一个人,人的重量就不一样了,而且,每一步都走得很慢,所以,索桥就在空中悠荡得非常厉害。士兵的额头很快就沁满了汗水,还没走到桥中间就开始喘起气来。走到桥中间时,桥晃动得更厉害了。士兵也走得更慢了。这让在岸边观看的大王、妃子、王公和士兵们更加地担心起来。

    玛卡紧紧地搂着士兵的脖子,一直闭着眼睛,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可是,过了老半天了,还没有走河对岸,而且还感到桥体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就睁开眼睛想看看离对岸还有多远。可是,她一睁眼,见士兵正背着她走在桥的正中间,索桥就象是在空中荡着秋千,而河谷之下,急流涛声轰鸣巨响,水花都溅在了她的脸上和身上。吓得她没魂似地尖叫起来。士兵对她说,“别勒我的脖子。”因为他被女孩搂得有些喘不过气了。可是,女孩吓得跟没命似的,反把他的脖子搂得更紧了。士兵没办法,就用力把女孩的胳膊掰开了一些,才感到好受了一些。他对女孩说,“别动,马上就到对面了。”听着这话,女孩才放松了一些。

    终于,士兵把玛卡背到了河对岸。他把女孩往地一放,就躺在了一片草地,大口地喘着气。玛卡也坐在草地,显出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看着自己的姐姐库塔过河。姐姐和她年岁相同,但是,姐姐却是让一个士兵拉着过的河。虽然姐姐也在不停地尖叫着和哭喊着,但毕竟不象她那样地狼狈。

    最让人担心的是王后安娜·玛雅。她是整个基多王国除大王以外的最重要的人物。她的安危可是关系到整个王国。所以,大王派了一位最得力的卫兵带王后过桥。安娜王后在过桥时虽然也是胆颤心惊,眼花头昏,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同,不能让士兵背着,也不能尖叫哭喊,那样太有失于国母的风范,而且也会让大王有失脸面。所以,她尽管腿发软,心发颤,但她始终保持着冷静,一手抓着护栏的绳索,一手紧握着士兵的手,在激烈晃荡的索桥上一步一步地朝前走着。终于,走到了河的对岸。等王后和妃子们都过了过桥,阿塔瓦尔帕大王没让任何人管他,自己从容轻快地上了桥,并很快地过了河。

    河的对岸不再是行军大道,而是一条沿着小河边上的崖边修建的两人来宽的栈道。沿着栈道走了半个时辰,便离开了河谷,进到了一片山谷坡地之中。也许是因为深山之中温度较低,降雨稀少,山谷坡地间草地稀疏,所能看到的植被也是由能抗御低温和夜间冰霜的植物。在期间走上一整天的路,也只是能见到寥寥无几的克丘亚族和艾马拉族的农民和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