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四百二十八节 大时代的小国家(4)

第四百二十八节 大时代的小国家(4)

    至于地中海周边的其他小国,希腊不用看了,国王是一个中国皇子,英国外交官都懒得向这里看一眼。

    满清帝国,这个国家让英国很无语,完全看不起西方的外交体系,懒得加入任何西方外交体系,跟欧洲国家通商可以,签条约免谈,贸易是大清皇帝的恩赐。

    要说这个国家骄傲自大吧,她确实看不起西方,可他对中国似乎有种莫名其妙的畏惧,这个国家的皇帝绝不会跟任何西方使者谈论关于对抗中国的问题;要说她胆小懦弱吧,她对打击奥斯曼帝国却毫不手软,也敢跟俄国、英国开战。

    而且这个国家的实力相当不弱,在北高加索地区,英军跟满清軍队有直接的交手,客观的评价是,满清軍队的训练水平和军官的指挥能力,跟奥斯曼帝国半斤八两,但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军纪强于奥斯曼軍队,总体实力比奥斯曼帝国要强,比不上欧洲一流軍队,但能跟欧洲的二流军队抗衡。

    加上庞大,且快速增长的人口,英国其实是很愿意拉拢满清的。只要满清开口,愿意对抗中国,要钱给钱,要枪给枪,不再话下。

    周边的最后一个国家埃及,阿里还没死,也没像历史上那样疯掉。

    阿里是一个枭雄,枭雄这个词很有意思,曹操这样的宏图大志的霸主,能被称作枭雄,董卓这样的乱世军阀,也可以被称作枭雄,朱元璋这样的强势皇帝,可以被称作枭雄,杨坚、王莽等谋权篡位的权臣,也可以被称作枭雄。

    这样的人物有一些典型的特征,都是能忍别人不能忍的屈辱,能做别人不能做的大事。

    可同样的能忍人之不能忍,还有心性豁达和忍辱负重的区分,还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和脑袋大了碗大个疤的亡命徒的区别。

    比如带有一股子痞子精神的刘邦,他能忍,即有心胸豁达的一面,也有大不了输个干净的亡命徒精神,刘邦被韩信逼封齐王的时候,是真的不生气。市井出身的刘邦,大概是沾染了江湖习气和豪侠精神养成的性格。

    曹操有心胸宽广的一面,他能容人,但他多疑,又有小心眼的一面,所以曹操能承受失败,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但他无法容忍别人的轻视,也许是因为出身官宦家族而形成的自卑和敏感,所以那些当面顶撞,冒死进言的固执文官,他可以容忍,甚至给他们加官进爵,彰显自己的气度;但杨修、祢衡这样的自负清高之徒,耍弄聪明,轻视他的,他无法接受。敏感的人,心思缜密,有文人气质,加上雄心壮志,让曹操能写出华美的诗篇。敏感的人,又疑神疑鬼,所以曹操有头疼病,都是想法太多的原因。

    朱元璋跟曹操相似,但他出身低,没有曹操那样受过贵族教育。所以他创业的时候,跟曹操一样能团结人,能容人,可他缺乏曹操的自信。在创业成功之后,他不愿意分享,带着小农民式的思想,总觉得别人在惦记自己家的江山,所以那些功臣还是杀了好。

    杨坚、王莽,甚至司马懿这类人物,则是隐忍,不是依靠豁达的胸怀宽容,而是以坚毅的性情强忍,但自己的内心往往不断积累负面情绪,一旦得志,这类人挥舞起屠刀来,更加狠辣。

    埃及的阿里也是一个枭雄,他是一个出生在马其顿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军事首领家庭,也就是废弛的耶尼塞里军事家庭。自幼丧父,叔父养大,做过生意,最后应召入伍,进入埃及抗击法军。

    法国人最后还是自己撤走的,因为英国海军的封锁,不得不撤走。但阿里和一批奥斯曼军事将领留在了埃及,同时埃及还有本土的马穆鲁克封建势力。阿里很谦卑,奥斯曼帝国此时已经失去了对这些军阀的控制,阿里自己缩在后面,支持其他将领成为埃及总督,然后又支持马穆鲁克发动政变推翻了总督,接着他被拥立为新总督。他这次没有缩在后面,而是主动出击,以宴会的名义把之前的盟友马穆鲁克首领们聚集在一起,然后屠杀了他们。之后在埃及清洗了残余的马穆鲁克阶层,彻底控制了埃及。

    阿里的行为确实是一个枭雄。性格方面,幼年过的相对困苦,他娶的妻子,甚至都是一个寡妇,而且还是一个带孩子的寡妇,长子易卜拉欣正是妻子跟别人生的孩子。他对这个孩子也很好,支持他做叙利亚总督,将自己的軍队让长子掌管,没有丝毫排斥。

    出身贫苦的人,可以心胸豁达,但内心深处往往会有一些自卑,非常敏感,就好像曹操那样。阿里的许多行为,确实很像曹操,比如他不在乎名头,一直表面上效忠奥斯曼帝国,但却并非真的尊重,只是打着哈里发的名义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且必要的时候,也会向奥斯曼动刀子,比如派儿子去打叙利亚,进军小亚细亚。如果他真的成功占领了小亚细亚,也许会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能把奥斯曼帝国捧起来,也能一直对欧洲列强保持克制,甚至显得软弱。这一点就更像司马懿,他能忍,但不能容,忍耐不是因为宽恕,而是因为现实,总憋着一股气想要找回场子。这样的人,一旦所有希望破灭,遭受的打击是很大的。

    历史上的阿里,一次次对欧洲列强忍耐,希望用这种隐忍,默默发展势力。可当他接连打败奥斯曼帝国,欧洲列强却蛮横介入,尤其是第二次跟奥斯曼的战争中,他的軍队明明打败了奥斯曼軍队,可英国人硬是封锁了埃及,切断了他的軍队后路。逼迫他不但停止战争,甚至连第一次战争中夺取的埃及,也被逼着归还给了奥斯曼帝国。被迫放弃了对克里特和汉志(阿拉柏半岛)的统治,缩小海军,将陆军缩小到8万人。

    隐忍换来的不是默默发展起来的时候,他被全面限制,这种情况下,阿里绝望了,三年后就开始变得糊涂,思想和行动混乱,越来越多疑。又过了几年,就神志不清,无法统治埃及了。

    但现在的阿里,由于中国势力扩张到了黑海,他并没有遭受历史上那样沉重的打击,不但牢牢统治着叙利亚、阿拉柏半岛、苏丹,还从奥斯曼帝国哪里夺取了北非的宗主权,又因为在北非跟法国争夺,得到了英国的支持。

    所以现在的阿里,依然雄心壮志,但要让阿里对抗中国,这很难。英国支持他对抗法国他有这个勇气,因为他知道英法是一样强大的国家,可英国联合俄国、美国、西班牙都打不过中国,让埃及对抗中国,这不是这种十分理智的现实主义者能接受的。

    但打着对抗中国的名义,从英国骗取一些援助,阿里还是很乐意的。于是他也多次表示对中国控制苏伊士运河的不满,但都只是口头不满,绝不会采取行动。而他从英国得到的,是低利息的贷款,用来扩大他的兵工厂和海陆军,继续在地中海地区保持强国地位。

    埃及、奥斯曼、满清这些黑海周边的小国、弱国,他们各有打算,吃肉可以,流血不行。从英国人身上能坑就坑,能骗就骗,就是不会动真格。

    英国也是尽量拉拢,就算不能成为盟友,至少也不能成为敌国。

    关键还得从大国、强国身上入手。

    俄国必须扶持起来,没有俄国这个强国,根本无法阻挡中国人西侵,而从俄国的地缘上看,一旦俄国强大起来,必然要跟中国发生冲突。

    奥地利帝国也必须强大起来,俄国一时半会恢复不了元气,可奥斯曼帝国在梅特涅的领导下,从拿破仑战争后期就开始浑水摸鱼,总是出力少,吃的多,这几年势力增长极快。

    而且奥地利是一个黑海国家,中国进入黑海,对奥地利来说,威胁是最大的。英国人判断,拉拢奥地利是很容易成功的,梅特涅尽管狡猾,但他改变不了奥地利的地缘。过去俄国是黑海最强大的势力,奥地利就跟俄国对抗,现在中国取代俄国成为黑海最强大的势力,奥地利没道理不跟中国对抗。

    在防备中国进入地中海成为最大战略目标的前提下,过去防备奥地利南下的顾虑就退居次席,英国开始接受奥地利侵吞奥斯曼帝国领土,甚至主动推动奥地利帝国进军巴尔干。

    英国认为,奥地利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一定会引起中国的干预,这样就把奥地利推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上来。

    英国还答应在另一个利益方向上支持奥地利,那就是地中海方向。

    奥地利通过控制威尼斯、米兰等北意大利地区,由威尼斯地区和伦巴第地区联合组成了一个北意大利的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这个王国是维也纳会议上决定组建的,国王由奥地利皇帝兼任。但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只占了北意大利的一半,他的西部是撒丁王国,堵住了奥地利通往地中海的通道。

    英国决定支持奥地利通过北意大利地区,直接扩张到地中海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