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阳高悬,光芒洒在了桂州城外的阵地上,那些身穿黑色军装的镇南士兵和穿着灰褂子的宋兵尸体纠缠在一起,已经分不出彼此,更远一点的地方倒伏着宋军战马和骑兵的尸体。
这一场战斗从早晨开始,持续到了现在,双方的损失都非常巨大。
前几天的战斗,宋军用人命和各种攻城器械填平了数道镇南军阵地上的壕沟,用来阻拦骑兵的拒马和铁丝网也被摧毁。
今天凌晨时分,韩世忠率领骑兵部队悍不畏死的展开冲锋后,镇南军终于遇到了建军以来最大的考验。
不管何时何地,远程兵种最怕的就是近身攻击,何况对方还是披甲的骑兵呢?
如果不是镇南军的战斗意志非常高,不少战士拼命引爆了阵地上的手榴弹和炸药的话,恐怕韩世忠的骑兵部队都可以凿穿整个防御线。
一直站在城头上观战的李南,曾经有一瞬间想要下令使出暗藏的杀手锏,但是被身边的提利昂拦住了。
提利昂阻拦李南的理由很充分。
韩世忠这次冲锋的虽然很凶猛,但实际上他只带了五千骑兵,宋军的大营内至少还隐藏着一万铁骑,如果己方提前暴露了底牌,将会变得非常的被动。
望着城下拼死厮杀的两军士兵,李南虽然心中不忍,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此时他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慈不掌兵。
镇南军已经失去了三道壕沟防线,现在所有的士兵,都靠在沟边快速的吃着后方民夫送上来的罐头和水。
这些随军的民夫虽然不是士兵,但是他们的作用很大,这次战斗中,不但桂州城外的防御工事都是他们挖掘建造的,而且平时送水、送饭,送弹药的活也都是他们来做,给士兵们减少了许多的负担。
仰头喝干一壶水后,一直在最前线指挥战斗的斯巴达克斯,起身在壕沟内巡视起来。
这次桂州大战,镇南军第一军团成为了抵挡宋军的主力,所有的士兵都是跟随斯巴达克斯南征北战多年的老人,他甚至可以叫出每个人的名字。
斯巴达克斯停在一名嘴里塞满了鱼肉,个子矮小,皮肤微黑的壮汉前,高声问道:“阮熊,你们还能坚持的住么?”
“……当然!”好不容易咽下了嘴里的食物,身为团长的阮熊连忙放下手中的罐头,起身敬礼应是。
看了看阮熊身边那几十个身上带伤的士兵,斯巴达克斯的心里也很不好受。
镇南军使用的乃是后世的军队建制,分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而阮熊所带领的这个团满员是三千多人,如今却只剩下了寥寥数人,其他的士兵全部战死在阵地上了。
望着自己的亲自带出来的老部下,斯巴达克斯问道:“加入镇南军第一军团后悔么?现在害怕么?”
“不后悔!”阮熊正色说道:“当年在交趾,我只是一个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任由主人打骂的奴隶,自从参加了镇南军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如今我已经娶了妻子,还有两个孩子,家里也有几亩好田,也住上了结实的砖瓦房,我知道这都是王爷的恩典,所以不管是交趾原来的李朝,还是真腊人,宋人,只要有人敢跟咱们镇南国作对,那老子就跟兄弟们把他们都杀光!”
“好!”听到这番话,斯巴达克斯用力的拍拍阮熊的肩膀,大声说道:“你们没有辜负王爷的恩情,没有让家里的亲人蒙羞,你们都是好兵!”
原本因为战斗显得有些困乏的士兵们,听到两人的这番对话,想起自己的出身和经历,顿时身体内涌出无穷的气力,不约而同的高唱起了镇南军的军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一首琅琅上口的军歌有提升士气的效果,随着这激昂的歌声慢慢响起,整个前线阵地仿佛被传染一般,素有还活着的士兵都跟着唱了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继而还剩下的两万多镇南军士兵,开始齐声歌唱起来,万人合唱声震寰宇。
经过半天激烈的拼杀,侥幸活着回去的宋军士兵,此刻也都在大营内抓紧时间休息进食,听到对面传来的高亢歌声,所有人都惊愕的愣在原地。
镇南军的这首军歌意思浅显,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听着耳畔响起的歌声,韩世忠和刘延庆等出身军旅的将领顿时色变,一种叫做失败的情绪慢慢笼罩在他们的心上。
一方士气低迷,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作战,另一方为了保家卫国开疆扩土,宋军和镇南军的士气简直就是云壤之别。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恐怕是很多军人的悲哀,明知己方的战斗欲望不强,但是在傍晚时分,宋军还是按照原本的计划,展开了自开战以来最猛烈,也是最顽强的全军突击。
阵地上的枪炮声变得密集起来,无数宋军士兵举着厚重的盾牌冲了上来,每个镇南军士兵几乎都不用思考,他们惯性的安装着弹药,开火射击,投掷手榴弹,为的只是杀光面前的所有敌人。
“轰隆隆……”就在镇南军再一次艰难的击退了宋军攻击之后,大地忽然震颤起来。
宋军中那些将领不愧都是久经沙场之人,战斗经验十分丰富。
他们先是派出数万宋军步兵轮番猛攻,然后趁着镇南军旧力以尽,新力未生的空档,派出了在大营中养精蓄锐的剩余所有骑兵和精锐步兵,打算一举攻破镇南军的防线。
见到前方出现茫茫多的宋军精骑,阮熊和其他守在第一线的镇南军士兵们,不约而同的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包捆在了自己身上,见识过宋军骑兵攻势的他们,都已经做好了与敌同归于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