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崇祯本纪 > 第二七七章:郑一官的无奈(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二七七章:郑一官的无奈(求订阅、推荐、收藏)

    面对根本不听指挥的包衣奴才,尼堪范文程也很无奈。

    所实话,去宁远购粮,范文程还真不敢派自己的手下前去。

    他是汉人,是一定要小心避嫌的。

    作为正统儒门的传人,范文程还是很小心的。

    罢了,反正已经是无功而返了,那就干脆再多等几日吧。

    宁远这一路就等四贝勒回来后,再做决定吧。

    也许有了大金大胜的消息,这还有挽回的余地。

    其实,只要其他几路能有好消息,少了这一路其实倒也无关大局。

    范文程安慰着自己,对出击草原的皇太极翘首期盼起来。

    范文程没想到,他念叨的皇太极一时半会可回不来了。

    天启五年十一月初

    努尔哈赤回到盛京只修整了5、6天,就再次亲率八旗主力,以皇太极的正白旗为先锋,顺着喀尔喀部留下的痕迹直接杀进了蒙古草原。

    在盛京,后金只留下镶白旗和正红旗看家。

    皇太极急着率兵追击喀尔喀部,就把买粮的一切事物全权委托给了范文程。

    皇太极和范文程早就商量好了,宁远若胜,那购粮价就是4两一石;宁远若败,那粮价就要出到6两甚至8两一石。

    皇太极没想到,他玩笑似得定价,竟然真的要用上最高价了。

    让皇太极更没想到的,范文程派出的数支商队,第一支回来的,就给他带回一个非常坏的消息。

    粮食的难买程度,已经超出了他和范文程的预计。

    不过,这一切皇太极现在还不知道。

    “唉。”

    看看天色,已经深入草原3天的皇太极,无奈的叹了口气。

    今天又没戏了。

    看搜索到的痕迹,想追上喀尔喀部,看来至少还需要两天的时间。

    这两天,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了。

    虽然还没下雪,可这个天气下深入草原,确实算不上什么明智的举动。

    不过,想想努尔哈赤那阴沉之极的脸色,皇太极就打消了劝谏的想法。

    没能打下宁远,努尔哈赤的心情已经差到了极点。

    这个时候要去劝老汗退兵,那无疑是在自找没趣。

    看看越吹越烈的朔风,皇太极再次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唉,不到万不得已,还真不能轻易退兵啊!

    宁远没打下来,大金和老汗的威名都摇摇欲坠。

    这次出兵草原若是在无功而返,那大金和老汗的威名可就真的保不住了。

    现在还真是两难的选择啊!

    听到中军传来扎营的号声,皇太极想了又想,长长的吐出一口白气。

    皇太极下定了决心,就算再不讨老汗的欢心,他也要去劝劝。

    如果老汗非要追杀到底,那他就请令以轻骑去追击喀尔喀部。

    这全军行动,速度太慢了。

    多拖一天,大军就多耗一天的粮食。

    明年,大金的粮食可是很金贵的,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

    抬头再次望望晴朗的天色,皇太极的心中忧虑更重。

    至今还没有下雪的迹象,明年的年景堪忧啊!

    只希望范文程那边能有好消息传来吧。

    皇太极飞马向努尔哈赤大帐方向跑去。

    大明南方

    台湾

    “唉”。

    郑一官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讲和吧。”

    思索半晌,皱紧眉头的郑一官下了最终决心。

    接手了李旦的大员和颜思齐的台湾(北港)后,整合完三方的实力,郑一官现在已经算是大明海上最大的一股力量了。

    可是,虽然郑一官算是大明海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可郑一官却远没达到李旦的威名和号召力。甚至他比起颜思齐的威名也还要差着一截。

    没有足够的威名,大明海上的各家豪强根本不服郑一官。

    这就导致,郑一官虽然掌控着大员,拿到了荷兰人的通航许可证,还和日本的李国助(李旦之子)达成了联盟的协议。

    可许心素(李旦的副手)就是不愿给他郑一官供货,这让拥有黄金航线的郑一官,空有航线而无法获得实利。

    看到强大的李旦集团四分五裂,大明海上的其他豪强都动了心思。

    为了日本的航线航路,众豪强和郑一官展开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拉锯战。

    虽然单独比较,郑一官实力最强。

    可在面对各路齐来的海上豪强时,郑一官还是落入了下风。

    一个多月的艰苦拉锯战,打醒了已经有些飘飘然的郑一官。

    郑一官终于醒悟到:他不是李旦,他还没资格独占大明海上的利益。甚至就连台湾和日本航线也不是他所能独占的。

    幸好现在郑一官醒悟的还不晚,他的主力舰队还没遭到大的损失,他还有和豪强们谈判的资格。

    “不和谈?没有了许心素的货源,我们连李国助都快稳不住了。

    要是李国助也倒向了他们,那我们就是想谈,只怕都没有机会了。”

    面对郑家众兄弟的汹汹反对声,郑一官沉痛的叫道。

    这个该死的许心素。

    听郑一官提到许心素,郑家众兄弟情绪大挫。

    许心素,福建泉州同安人,李旦的结拜兄弟,原李旦集团的二把手。专门坐镇厦门,为李旦组织海贸所需的各种货源。

    李旦死去,郑一官上位,最不服的就是许心素。

    许心素从没想过,有一天,郑一官这个毛头小子竟然会对他指手画脚的。

    论资历、论威望,郑一官有哪一点能赶得上他许心素?

    他若是不给郑一官点颜色看看,大明海上还有人看得起他许心素吗?

    出于此种考虑,许心素断绝了郑一官的所有货源,给了飘飘然的郑一官以最沉重的打击。

    也让大明海上群豪明白了李旦集团的决裂。

    一个多月的拉锯战后,郑一官终于搞明白了,为什么李旦才是大明海上的王。

    因为李旦不光有武力,李旦的经济实力更惊人。

    面对海上众豪强,失去了许心素的郑一官,现在武力上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经济反而出了巨大的问题。

    缺少货源,航线上的利润无法保证。

    与众豪强开战,郑一官的支出更是巨大。

    叫嚣反对和谈的郑家兄弟不知道,郑一官已经快没钱了。

    虽然郑一官的舰队在战场上并没有输,可再硬撑下去,郑一官必定难逃败亡的命运。

    和谈,必须和谈。

    也只有和谈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结果。

    郑一官可不愿被别人捡了他的便宜。

    不顾一众郑家兄弟的反对,郑一官决绝的做出与各路海上豪强和谈的决定。

    天启五年十一月下旬,郑一官以共享海上通商利益为名,邀请大明海上的众豪强共聚台湾北港,共商结盟大计(就是划分海上利益)。

    经过数天艰难的谈判,海上众豪强终于在台湾达成了一致意见。

    天启五年十二月初二,郑一官在北港宣布大明海上豪强联盟成立。因一共有十八家海商(海盗)加入,联盟被称作十八芝。

    同日,郑一官更名郑芝龙。

    芝龙,也就是十八芝龙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