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一九二章 醉酒

第一九二章 醉酒

    “高小娘子生在将门世家,相信高将军治家也比较严格,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您不反对吧?”

    在赵承嗣的认知里面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那是绝对要去教训的,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赵承嗣不是十分的赞成。

    却也不怎么反对,既然这句话能够流行起来,经得住了时间的考验,那说明它还是十分的有道理的。

    棍棒说的不一定是真的棍棒,那说是一种管理手段。

    这个用来教育家中子嗣的圭臬,被赵承嗣用来说当时杨广教训高句丽了。

    对于当时的大隋朝来说,附属国高句丽就是他的孩子,你既然不孝我就教教你,让知道到底什么是孝顺。

    怎么做一个乖孩子,不听话我不揍你吗?

    在他们坐的小亭子里还有酒,刚才吃饭的时候赵承嗣也没有喝,他坐在亭子里小酌几杯。。

    想不到高琇莹也毫不客气喝了起来,赵承嗣知道这丫头和一般的大家闺秀不一样,喝酒舞刀弄剑的那都是常事。

    两人时不时的喝上几口,感觉到浑身都是暖洋洋的,特别是对面的高琇莹已经是小脸通红了。

    “我虽然赞同出兵高句丽可是,从儒家的角度上我们大国不是应该要以德服人的吗?”

    这句话一出来赵承嗣知道眼前之人也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呀,以德服人。

    这就是那些老夫子迂腐的地方,都要以德服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估计就没有了争端。

    讲究以德服人、那还要朝廷的军队干什么,都去以德服人不就好了,还节省了开支。

    以德服人不是吗,你去游说周围的国家,让他们投降于宋朝,看看他们同不同意。

    以德服人好呀,每当有战事的时候,你就向两军阵前一站,以德服人去吧,看看他们听不听你的。

    只知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真叫他们这样去做的时候,他们绝对会百般的推辞,哪里还有什么以德服人的样子。

    他们也就是过过嘴瘾,真的用到他们的时候,就没有音了,这样的人有什么用。

    赵承嗣抿了一口酒,十分轻蔑的说道:

    “什么以德服人那都是骗人的,是那些所谓的先贤们为了自己名声杜撰出来的一场莫须有的口号而已。”

    “这个口号就是个银枪蜡像头,中看不中用,这些提出这个口号的人都是一些虚伪的人,还敢自称是圣人。”

    赵承嗣又是一番吐槽,丫的这是他对古代那些虚伪的人的不满。

    “我说你也不能以偏概全吧,毕竟他们也是圣人,提出来这样的经典名句也是有一定的水平的,你这?”

    高琇莹和赵承嗣比较熟,也开玩笑,但是谈起来古人,她也十分慎重。

    “呵呵,圣人?他们却是是被人称为圣人,但是在我眼里他们都是一群虚伪的圣人,也许他们某一方面是值得别人尊敬的,可是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什么以德服人?”

    “碰到这种事情,就是要打的那些有异心的人不敢反抗,才能让他们害怕,让他们口服心也服。”

    什么时候任何拳头大都是硬道理,强权就是真理,他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贬义词。

    也不要说什么人家霸道,谁让你没有这个本事呢,看看一千年后的一个国家。

    人家是怎么在全球横行的,你去跟人家说以德服人去吧,人家甩都不甩你,你能把人家怎么着吧。

    这一点就是赵承嗣当时十分的不满的,自己所属的国家,总是大局为重,什么是大局,呵呵呵。

    现在他自己有能力了额,绝对是要做个老大,而不是在哪里以德服人,只有从骨子里面将他们征服,这才是正道。

    他很快又回到正题上:

    “我都知道杨广即位后,身为大隋朝属国的高句丽想着趁新军刚即位,来点什么好处。”

    因为他们的认知里面我们中原的王朝,新君主即位总是需要稳定的,即使有罪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会赦免的。”

    “于是不但‘私’自陈兵边境,威胁这新即位的杨广,更加宣布以后岁不朝贡,不再承认自己是隋朝的附属国了,也就是妄图自立了。”

    真不想那什么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完全不同的兴致,我又没有强迫你,你自愿作为我的属国。

    作为属国你平时的遗物就是服从宗主国,缴纳个贡品什么的,你有事的时候我帮你解决。

    你被谁欺负了,打不过他,好说,我替你揍他,这就是我的义务,也显示了我大朝上邦的威严。

    现在你居然陈兵我的边境,胆子‘肥’了,你这是打我的脸,既然这样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揍你丫的。

    “并且这个高句丽还妄想能够占领我朝的领土,你这就是蚂蚁想干掉大象呀。不打你打谁你太放肆了。”

    大象会在意一只蚂蚁吗,不会,因为蚂蚁在他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有一天你惹恼了大象,你也就悲剧了,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高琇莹也是被他说的没有话来回答了。

    赵承嗣说的听起来确实很符合当时的情形,而且都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的,你让他怎么反驳。

    他还没有想好说什么。这边赵承嗣有开始说了起来:

    “要知道高句丽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先很多的人都在看着隋朝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

    西北的吐蕃、东北的粟末、北方的突厥、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等属国部落,都在看着这件事情的发展。”

    “一旦隋朝对高句丽忍让,这些属国或者是部落就会纷纷效仿高句丽,个个店铺闹自立,个个都想独立,然后陈兵边境威胁隋朝廷。”“真的到这个时候我中原王朝真的是岌岌可危了,还有什么以德服人,都是胡扯,随让杨广当机立断,出兵讨伐是极为正确的,能给其他宵小之辈以震慑。”

    震慑有时候是最有效的做法,不知道杨广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赵承嗣是这样想的。

    据说当时崔彦进平定蜀国的时候,杀了不少人,曾经就有一些官员说他杀戮太重,让赵匡胤严惩他。

    老赵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所有的官员都乖乖闭上了最,

    “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战事,朕让你亲自去以德服人,以礼服人,做好了话,给你升官封爵,不行的话,诛你九族。”

    以礼服人,以德服人,这也要看实力的。

    跟我说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你怎么不说了,这样的懂得什么是德行,什么是礼节吗?

    礼节是给得礼仪的人看的,并不是给这样的人当摆设的。当年匈奴侵犯大汉王朝,你们那些儒生怎么不说咱们要以德服人,讲究礼节。

    人家匈奴人估计能当场将你这样的人呢给剁了喂狼去,跟他们讲礼,找死。

    西晋灭亡的时候。五胡的蛮夷在北方大肆的残杀我汉族的百姓,几乎造成我汉人的香火断绝。

    这时候你们这些人去说吧,你可以这样:

    “你们这些人别杀我们汉人了,你们要以德服人,要以服人,人家听吗,那时候你们不去说呀,现在在这里唧唧歪歪的。

    也不看清楚是什么就说以德服人,我呸,当年要不是汉武大帝的铁血政策。

    要不是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杀戮匈奴,你觉得汉人能剩下几个人,又能有几个人。

    要不是名将陈汤,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谁能震慑西域那些小国家。

    再者说了五胡‘乱’华,汉人惨死,要不是武掉天王冉闵一道杀胡令,发誓屠尽胡人,你们这些穷酸能有命在。

    就这你们还给他安上一个十分不好的名声,史书上记载他的也寥寥无几。

    这都是因为不符合你们的以德服人,这是什么世道,当时面对屠杀你们的以德服人呢?

    没有想到这是以前的事情了,没有想到今天在这里再次想起了。因为高琇莹刚才也是说了一下关于这个礼的看法。

    因为就有史书记载杨广是不顾礼仪,妄自东征高句丽,这一点高琇莹也是很不赞成的。

    他是这样说的:

    “对对付什么样的人就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对于善战的民族我们要比他好要善战,打的你服气,然后在教你礼仪。”

    这一点倒是让赵承嗣想起了文化的同化,以后征服那些蛮夷可以用这一招。

    “所以说即使讲礼也是要等他们归附王化以后的事情,对于那些不懂礼节的人,讲什么礼节。”

    赵承嗣最后总结了一句,不是我不赞同什么以礼服人和以德服人,而是这需要一些条件。

    “说的十分的对,这一点我也十分赞同,这礼节可是天下的大义有时候是不能失去的,官家就说这样的话。”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为麻烦的一件事情,虽然看着这是‘鸡’肋,可是有的时候失去它还不行。

    就像以德服人赵承嗣虽然是极其的不赞同的,可是自己又不能说不要吧,这是让人最恼怒的一件事。

    既然他存在了这么长时间绝对是有他的道理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是在和平年代实行的。

    只有经过大‘乱’之后才能有以德服人,以礼服人,就像刚才说的那样,两军对垒你去以德服人去吧!

    赵承嗣虽然很反感这些,可是他心里清楚还真不能抛弃,先用武力征服,然后在文化同化,这就是礼,中华文化最大的功能就是同化,任何文化和中华文化碰撞都会被同化,变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军队打下这些地方之后还是要借助这些东西的,但是现在,让些东西取见鬼去吧,我不需要。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我才现在我不需要狗,屁的以德服人,让他见鬼去吧。

    赵承嗣现在的行为已经改变了大宋,那也不在乎再一次改变,帮助大宋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我现在要的是铁血手段征服大宋的对手,以德服人跟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是赵承嗣的想法,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这也是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情,以德服人注定现在是跟我无缘的。

    对面的高琇莹也是拿起酒杯喝光了里面的酒,好像有点醉了,小脸红彤彤的,说不出的可爱。

    阶着他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接着赵承嗣的话说道:

    “你说的对,以德服人就是那些老夫子骗人的,他们总是一厢情愿,没有一点的从现实出发,有多人有作为的君主被他们说成是暴君了。”

    “说实在的我还真的是题杨广感到悲哀,为他感到可惜,因为他最后失败了,他是个失败的皇帝,国家在他的手里灭亡了。”

    “你看看他办的那几件大事情,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只不过杨广太过急功近利,他想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能办完的事情,想集中在一块办完,这可能吗?”

    这样的结果只会是隋朝积累起来的财富瞬间的消耗掉,是百姓背上沉重的负担,苦不堪言。

    百姓不知道你干什么大事,之知道我吃不上穿不上了,那我还要你这样的皇帝有什么用呢?

    于是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瞬间就轰到了大隋朝这座高楼大厦。

    如果杨广能够将步伐放慢一些,让百姓能够喘口气,一步步的实现自己心中的构想,那么他绝对会是一代明君。

    “哪里还会有什么盛唐的出现,可是历史永远只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他杨广的悲哀。”

    “说的好,能有如此的见地令人佩服酒逢知己千杯少,来我们今晚不醉不归。”

    赵承嗣不知道是被感染了还是怎么了,现在居然是酒‘性’大发,两人坐下又开始对引起来。

    就这样没有任何的食物做下酒菜,两人就这样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起来。

    一边喝还一边谈古论今,时不时的还发出一阵阵笑声,这是赵承嗣开心的笑声。

    也许真的是久逢知己千杯少,两人就这样一起将整坛子就和光了,时候按照他们的话说那是以古做菜,谈古论今岂不快哉。

    等到他们喝完的时候两人一定醉了,可是两人还在哪里勾肩搭背的聊了个没完。

    两个醉酒的人现在开始称兄道弟了,赵承嗣也将高琇莹当成了一个男子,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赵承嗣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