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竟然能有如此胆魄?”听见闻渡狂言的李儒完全不惊讶,毕竟自己也是寒门出来的,如果能够将世家对底层阶级的统治给推翻,他自然是希望看见这个结局的。
对于李儒的怀疑,闻渡颇为嚣张的回应一句:“胆子长在人身上,我觉得我有!”
“不过除了这点之外,我也是有私心在的。”
“说来听听。”
经李儒的要求,闻渡便重复了一遍刚刚在酒席上自己所说的作战方针。
“这战略十分大胆,一不小心就会被各路诸侯给推入万丈深渊中……”李儒低下了眉梢,认真思虑着。
“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帮忙兴办教育啊,努力培养可用的、好用的人才,不管是能出谋划策还是能上阵杀敌,亦或者是热爱农业、文学、经济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那我就照收不误,把各个方面都安排上合适的人手,我就不相信还能输!”
“那你为何不直接找世家呢?大小世家门生遍布,随便动动手指就能给你拉出来一支百名武将团、千位谋臣团,不比从零开始培养来的更便捷?”
李儒问过之后,闻渡苦笑着摇头:“本末倒置了文优,想要推翻世家,又怎能倚靠世家呢?按照如此路数走,平民何时能崛起?”
“这我倒是欠考虑了,抱歉…”
“没事,遇见你之前我就已经在想着教育的事情了,这原因还是出现在了各路诸侯和世家身上”
“可否说与我听听?”
“当然”闻渡深呼吸一口,向李儒诉说着:“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备受祖上阴德,故而得到了大多数世家子弟的青睐,像是颍川陈氏、荀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等,你见过北方有哪家人是往向江南过来投奔主公的吗?
但这只是陪衬,更大的原因是扬州本地的那些世家,他们想要的就是偏安一隅的活着,基本上就没有支持主公往外扩张的想法,八大世家啊,能找出来和我们抱有同样志向的人,竟然只有虞翻和顾雍。”
“奥,难怪前段时间鲁子敬一直在不高兴。”李儒若有所思到的说着,没想到竟然在这解决了一个疑问。
“所以说,既然我们不能像北方诸侯那样疯狂招揽优秀谋士,那就想办法壮大自己,一直到靠着及格线水平的将领和一抓一大把的谋士相加也能独领一军,打败敌人的程度。”闻渡回想着自己最初的人员配置,武以大宝徐盛为最次界线,文以蒯良为最低标准,这要求不算过分吧?
“这真的可以吗?都说兵不在多而在精,用这种办法来排兵布阵,嗯…”李儒心中还是有些慌乱的,毕竟如果真要对抗北方所有诸侯的话,那可就要遭受各种各样贤才的冲击啊,纯靠数量堆加而出的文武,在他们面前的优势,也就只剩下人多这一条了。
“文优顾虑的很对,但是双拳岂能敌的过四手?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做事好商量,一个人的眼睛看不过来、脑袋转不过来,那就让三个人、五个人、十个人一起想,面对荀彧这样的王佐之才,不说能赢,只要能拖住他的步伐、让他分身乏术,保证我方主力部队不受其威胁,这也是一种胜利。
再说了,一抓一大把的人,我就不相信其中还出不来几个能独挑大梁的人物!”
说到情深出,闻渡重重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面,对面的李儒被吓得一哆嗦,看向闻渡的眼神开始有了变化,眼前这个年轻人,有野心、有脑子却又足够猖狂,如果他的理想真能实现,那史书上又会怎么评判他呢?
李儒完全不知道,闻渡想的第一步,就是把诸葛亮、马良、陆逊、庞统这些尚未长成的名人都给抢过来,让他们过来撑场面,在开个军校,让那些不想看书、只想练武的都给放进去,让他们死命看兵书,就算当不了将才,当个中底层的将领还是没问题的,至少他们能知道自己是要干什么的,这么干有什么意义,那这一支军队的基层组织能力和行动力、战斗力肯定要比那些需要大将统一调度、指挥才能作战的军队强。
对方谋士比我们这边会打仗?没关系,他的士兵打不过我方的,所有计策没法落实,到最后全成了纸上谈兵,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感不感动?
“那如何教育?还是要请教书先生来吧?”
听着李儒谨慎的询问声,闻渡大手一挥道:“简单,一人给他们丢一本书,让他们自己先看,然后夫子就跟他们讲讲其中的典故或者含义,之后就不用管了,让他们自己研究吧,真的天才自然会出类拔萃;勤奋好学的普通人也可以去请教老师;至于那些有学习的机会不珍惜,只想着玩的笨蛋也不需要过多关照,教他们写写常用的字和计算公式,就算以后出去摆摊也不会被别人给坑了不是?
半年之后再将最优秀的那一批孩童选出来,直接由大儒或者谋臣带着学习文学和政务,尽早让他们想明白自己以后想干嘛。”
“放羊式教学吗?”李儒算是听明白了闻渡的意思,点点头表示:“这样也好,毕竟夫子教的终究是固化的东西,让他们转动大脑得来的知识才更加印象深刻。”
“欸,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些世家是什么反应啊?咱们这做法是直接触及到他们根基的。”
看着李儒有些担忧的神色,闻渡深思片刻,回复说:“麻烦文优再写一些自己的感悟或者其他东西吧,甭管什么内容,只要有用就好,把它印刷出来,免费分给那些世家,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咱们先在这方面做做工作,要是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也就不用管了,如果他们非要横插一脚,我不介意来一场杀鸡儆猴,正好招贤令这事也该开了,一石二鸟。”
对于能掣肘各个诸侯的世家,闻渡是真的讨厌,大不了就向黄巢学习一下呗。
“行,如果真会走到那一步,我会找个好理由,把罪过都扔在对方身上的。”寒门出身的李儒对于世家那基本上就是和闻渡一个心思,若能扳倒世家,他自然愿意效力。
“事就先这么敲定了,我先告辞了。”李儒起身拜过,便要离开,又听见闻渡在背后说:“正好你明日替我和主公说一下,我要去一趟冀州,办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我知道了。”李儒淡定的回答之后便快步离开了,毕竟他本人可不像孙策那笨蛋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
------------------------------------
在海上行进了数天之后,甘宁的船队终于来到了青州,一行人都跟着太史慈的脚步,来到了自己的家中。
“娘,我回来了!”走进一家篱笆院的太史慈扯着嗓门大喊了一声,屋子里面寻声跑出来了一个老大娘,看着太史慈之后,万分惊喜的抱了过去。
“真是慈儿啊,这么些年没回来,可是想死为娘了,你看看,这脸都饿瘦了…”老大娘捏着太史慈那刚毅威武的俊俏脸庞,不停的揉搓着,在她眼中,自己的儿子在外面一定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娘,你想太多了,我在外面这几年,吃的好住得好,没受什么罪,而且还认识了不少朋友,你看…”太史慈转过身来,指着身后的甘宁他们。
众人见状,纷纷拱手低头拜倒:“大娘好。”
“欸好好好!看看这一个个的,肯定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人吧?别再外面站着了,快,进屋说话。”老大娘招呼着所有人都往屋里去,看见儿子的她打心底里高兴,以至于那花臂甘宁、严肃异常的周泰在她眼中都变的亲近了许多…
“娘,这家中可来过客人?”太史慈看着堆放在桌子上的礼品,满脸疑惑的询问了一句。
老大娘看明白后,向他解释说:“奥,这些都是孔融大人送过来的,哎,你不在的这几年里,为娘可是受过他不少照顾啊,他一直仰慕我儿孝义两全,故而时常过来看看为娘,顺便看看你有没有回来,想和你结识一下。”
“原来是这样啊…”得知缘由的太史慈忽的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着:“想我故意毁坏文书,已犯大罪,却阴差阳错受到孔北海赏识,意想不到啊。”
“孔融大人前两天刚来过,现在应该还在隔壁的惤国县,不如你带上一些礼物,去见一见孔融大人,也算是替为娘感谢一下他。”
“娘说的对,我现在就去!”
太史慈说走就走,快步踏出屋门而去,被留下的周泰一众在缺少了太史慈这个链接后,忽然变得别扭了起来,对于老大娘的招呼声都变得紧张了不少…
赖以道路平坦,外加上太史慈一路狂奔,从早上一直跑到了天黑将近两个时辰后,终于是来到了惤国城内,只能说作为圣人之后,名气确实大,稍微一打听便知道了他落脚的酒楼,敲开房间后,一个长相祥和、温润的中年男子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