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1658残明血歌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唐王的最后一搏

第一百九十二章 唐王的最后一搏

    李柘在第一镇的大营里。

    接到了马宝传来的消息,李柘没有过多关注,点名让曹振业去处理,只要能尽快拿下南京,不太苛刻的条件,都可以接受。

    陪着李柘的,只有王三国,连陈永舜、他们都不知道,李柘秘密抵达了第一镇。

    王三国是在一个夜里,收到了李柘的密信,借着巡逻之机,亲自掩护,将李柘接回大营的。

    几年未见,他不太明白李柘为何要在攻取南京这场并不困难的战役中,做事情这么隐秘。

    又是故布疑阵,又是瞒天过海,甚至连亲军镇都分散各方,控制要地。

    其中,固然有战略战术的需要,但是眼看着南京即将到手,整个江浙都毫不费力进了平南军的口袋,李柘行踪这么隐秘,究竟是为何?

    李柘没有说,王三国也只能将疑问藏进肚子里。

    只有每天进进出出的情报司人员,让王三国愈发紧张和警惕。

    曹振业到的第二日,梁化凤拿到了承诺,开城投降,第九镇、第一镇、第十一镇从各门入城,接管了整个南京的防御。

    梁化凤率领的清军弃械,蹲在大营里等候下一步安排。

    满清两江总督府被清空,暂时做了平南军主帅李柘的驻地。

    王三国、曹振业、张煌言、马宝等纷纷入见,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被提出来:南京故都已复,江南半壁在手,是不是该恢复朝廷了?

    平南军王相府、军帅府是否要迁回南京?

    是否要祭祀太祖皇帝?

    以及,

    谁来当皇帝…………

    当初永历皇帝被俘,为了稳定军心、民心,避免内斗,没有设立什么监国,也没有什么内阁六部,而是继续了平南军周王藩府体制。

    事实证明,效果非常不错。

    可是,如今,半个天下在手,人人都能成为中兴名臣,甚至从龙,如何不激动?

    李柘只公开露了一面,接见梁化凤、李向等降将后,便不再出现,只是下令在广州的王相府、在武昌的军帅府,奔赴南京,共商大事。

    下令各镇严防清军反攻,没有殿下诏令,不得妄动。

    下令晋升徐九亨、邵九良、马惟兴为统制,李向、梁化凤、孙应科、刘勇、尹碧等为副统制,以数万降兵、盐丁为基础,征召南直隶青壮,利用缴获军械,组成三个暂编镇,与南京城外大营训练,另组数个守备军,分别驻守各府。

    仅仅十日,南京城内外变成了大军营,汇集了近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李柘深居浅出,仿佛破了南京,已到尽头。

    长江一路坦途,武昌的军帅府来的很快,留在那里的一协亲军却没有一起前来。

    连城璧也到了,面对南京城墙嚎啕大哭,当即便提出要全军祭拜明孝陵,禀告天地,大明回来了,被李柘以王相府人员未齐、不庄重婉拒。

    九月,派去广州的特使,没有带回王相府,反而带回了一个惊天消息:唐王得知南京光复,喜极而泣,已经自任大明监国,同时任命鲁王为辅国亲王,夏时勉等被软禁,郭之奇、王兴已明确表态支持。

    周王妃连同世子,去向不明。

    “糊涂,真是糊涂啊!”张煌言大怒,曾经的鲁王殿下早已不问世事,这几年在广州也是十分识趣,谁料到这时候来这么一手?

    还有唐王,拉拢王兴这一手,不知道酝酿了多久。

    平南军如今野战序列的军镇全在前线。广东、江西无,福建、湖南只有一个镇,广西倒是有两个镇,却都是和王兴走的最近的。

    以往驻防广州的南洋水师,如今还在不知道什么海面上和清军施琅的舰队缠斗,唐王选的时机,真真是好啊。

    “殿下,欺人太甚,我愿领兵回攻广州,重新收复两广。”王三国大怒,立马请缨回师。

    李柘看向在场诸人,怒发冲冠的有,低头思索的有,唉声叹气的也有,唯独没有人提出那个想要的东西,一个大义名分。

    “殿下,我等虽是降将,却不甘落于人后。只是,我等以何名头讨伐?大明平南军军帅府?还是?”

    梁化凤看了半天,大概猜的出来堂内诸人所想,以王三国、曹振业等为首的元从,估计早已将自己视为正统,所以对名义这件事,不是很敏感。

    而想到此处的张煌言、连城璧,却因为唐王、鲁王涉案,只能暂时回避。

    只有他们这些降将,可以毫无忌惮,好不容易投降了平南军,若是平南军散了,重新成了大明,对他们能有好?

    反过来讲,若是平南军主帅周王殿下做了皇帝,他们不就是从龙之臣了?

    功大莫过于从龙,此时刚刚好。

    “对!殿下,不若宣布唐王、鲁王等为叛逆,以中央名义讨伐之!大明藩王造反,不要他们自己的江山,我们要!”

    曹振业立马反应过来,给了王三国一个“你懂的”的眼神。

    王三国当即跳了出来,大礼匍匐在地:“陛下万岁,万万岁!”

    大堂仿佛凝固了片刻,紧接着便再也看不到站立着的人影了,一句句“陛下”,最终汇聚成了一句话:

    “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柘这才睁开了眼睛,站起身来,冷眼看着从众人进门,到如今跪伏,发生的一切。

    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一目了然。

    “不急,再等几日!”

    王三国这才想起李柘此前的种种隐秘举动,从头到尾理了一遍,“难不成此前的举动,都是因为这件事?”

    这么大事,广州还是平南军的老巢,甚至有广州军事学堂这一核心力量在,唐王、鲁王在广州,真能翻起天?

    王兴又如何?

    虽然是平南军副帅,可是一直在广西、云南监军,数年未归,广州早已不是此前的广州了。

    何况,王兴的嫡系第五镇,目前在扬州、淮安,第六镇邓耀、第八镇李自荣虽然是文村一脉,麾下的骨干却是原本的亲军镇,是否会跟着造反,难说。

    至于守备军,故土难离,能不能真的调出两广,难说。

    即使白文选在福建对守备军的调动,也只是同省之间,用完即归。

    这么一想,唐王自任监国,拉拢鲁王,准备以血统做最后一搏的努力,成功的唯一希望,居然是李柘和平南军诸将的态度。

    李柘和平南军若是还认同大明,那么监国一事,无疑是一步好棋,哪怕是虚君,也是大明中兴了。

    若是不认了,将这当作大明最后的挽歌,轰轰烈烈,也未尝不可。

    后世说起,未尝不会有赞美之声。

    王三国看向众人,这时候才发现,刚才看起来都是义愤填膺,内心估计都衡量过了吧。

    这唐、鲁两王,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