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柘会不会喜欢郑采薇,延平王并不是那么关心。
虽然心疼自己的妹子,但他更想要平南军作为更密切盟友的支持。
因为南京之败,他在十年内,都不可能再组织起十万大军,第三次攻进长江了。
郭之奇也不怎么关心这个,在他看来,郑采薇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淑女、美女,长得又高又大,还不白,但仔细看,不那么丑的。
李柘常年征战,只要能解决了嫡子问题,等驱逐了清军,恢复了大明疆域,想要多少美人都会有的,目前只是暂时委屈一下,殿下会理解的。
郭之奇连夜写了长信,并延平王派人送来的意向协约,一同派人送去了广州。
“一,联姻之事议定。郑军将攻下泉州府全境,作为嫁妆;攻克泉州府全境次月,延平王希望能够举行大婚。”
“二,大婚之后,郑军将维持海陆两条战线,严防清军来攻。平南军可派员接管泉州民事,每月供给郑军粮草两万担,月末交割。直至郑军攻台湾,方止。”
“三,延平王原则上同意攻台延期一年,但平南军要在一年后,全力支持郑军,南洋水师必须全员参与;攻克台湾后,台北鸡笼方圆百里,让与平南军,作为基地驻扎。”
“四,郑军攻占台湾之后,除厦门、金门等岛外,延平王府不再寻求大陆地盘。福建是攻是守,平南军自定。若郑军在沿海募兵、募民前往台湾,自愿情况下,平南军不得干涉。”
“五,东去倭国商路,两军共享,福建海关面向倭国商道的关税,分五成于延平王,终身给予。台湾贸易关税,平南军、郑军各自收取,各自留用。”
“六,延平王希望平南军免费赠予火枪5000支,火炮百门,希望以平价购买火枪一万支,炮300门,一年后交割。”
“七,原水师总兵何义以下四百人,归属平南军序列,家眷一并送还,…………”
连城璧亲自在议事堂念完了意向协议,王相府、军帅府各主官,个个沉思。
李柘近几日也收到了来自王兴、夏时勉等人的来信,清晰地知道他们对于延平王府联姻的态度,那就是:
“人可以要,但利益上不能吃亏。”
平南军上下希望的是,福建能够在一年内暂时维持均势,等待平南军从江西大战中恢复过来。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在银钱上稍微让步一下是合理的。
李柘看向左右,沉声问道:“有何意见?说说?”
连城璧放下意向协议,略一思索,开口询问:“福建海关关税为何要分五成于延平王?终身给予?是给他个人?还是王府?”
李柘点点头:“只要延平王在,这笔钱就给他。给他就等于是给了王府,至于他怎么使用,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这笔钱,仅限于东去倭国、在福建报关的商船。这是分享倭国商道的代价。”
“平南军全力支持郑军攻台,已经是足够大的代价了,为何还要如此?”李勋接了话,他也有些不理解。
“李勋,你说,若是郑军现在就走,自行攻打台湾,会如何?”
李勋作为水师总镇,自然是了解台湾情形的:“打倒是肯定能赢,只是时间就不好说了。万一郑军现在撤退,我军在福建兵力不足,很容易被赶回漳州。清军坐大,对我等不利。但不利,也是一时的。”
“这就对了,能给点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何况,多了倭国商道,两广额船也可自由通过,这些钱,都是平南军自己的。”
“关税这条,是我的意思。郑家在福建多年,昔日富可敌国,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大利润。若是嫌五成太多,可以再谈嘛!”
“况且,延平王既然表露出要走台湾,那就随他去吧。台湾才多少人,我军有了立足点,也不算吃亏。”
李勋闻言,退了回去。
李柘看了一圈,点了张煌言的名字:“苍水,你怎么看?”
张煌言有些踟蹰,军务之事,他不想多嘴,民政上的钱粮,才是他主要关心的。关税问题连城璧已经问过了,他也理解。至于郑采薇是什么样子,他在福建一年,自然是听说过。只是李柘压根就没有提起来郑采薇,他也不方便多嘴。
“若是郑军攻台,粮草不用我们王府出吧?这个全力支持的字眼,太过模糊了!万一到时候,郑军又是要军饷支持,又是要粮草支持,又是要南洋水师,要这要那,肆无忌惮打个一年,那还不如平南军亲自上阵呢!”
“究竟需要多少钱粮、兵马支持,都要写明白了。平南军也不富裕,不会因为联姻一事,就轻易许诺。如此模糊,定然有诈。”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这一点,确实要讲讲清楚。”
“还有吗?”
众臣零星又提了十几条,最终汇集成了意见抄本。
李柘接过,翻看了一下,递给连城璧:“辛苦左王相也带队跑一趟,按照我们商定好的意思,和郭王相一起协商,与郑军签个正式协约回来。”
“顺便,柘委派两位为请婚使,在协约签订之后,将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流程一并走完。”
“替我转告延平王,如今山河破碎,民力凋敝,柘纵然身为郡王,婚礼不宜大操大办,简约实用为上。待婚期拟定,柘亲率南洋水师,入闽迎亲。”
“双亲高堂,柘没有;十里红妆,柘也不愿铺张;柘有的,只是承诺,一对王妃,二对弟兄。”
“转告延平王,若郑军守诺,柘承诺三年之内,不会纳侧妃,不会亲近别的女子,一心一意等王妃诞下嫡子。”
“另外,李勋,婚期拟定之后,传令全军,柘愿与军中弟兄,同办婚礼。未结婚的弟兄,抓点紧啊!”
“王相,王傅,我婚礼不大办,那省下来的钱粮,补贴给军中弟兄。这点钱,府库里还是会有的吧?平南军好不容易有了主母,值得全军共庆,沾沾喜气!”
连城璧、张煌言、李勋等一齐下拜:
“殿下英明,为殿下贺!为平南军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