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校场内,传来了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太孙!”
“太孙!”
“太孙!”
由朱案首,变成淮王,再成为太孙。
这一切,仿佛都像是顺理成章。
参天的吼声,在这四周响起。
老爷子站在台上,脸上露出慨然之色:“呵呵,臭小子,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喜欢爷爷这般布置。”
“但不管你怎么想,爷爷今天都要接你回家了。”
看向这十万大军,朱棣深吸了一口气,大吼道:“今日卯时,出营,随朕一同进入应天府,恭拜太孙殿下。”
台下,传来齐齐的高呼。
“是!”
“是!”
十万大军,从未进城过。
可如今,老爷子为了给太孙造势,已经不顾一切了。
他想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太孙,用来弥补这十一年来的国士。
……
东宫。
太子爷早早的就爬起来了。
天还没亮,还没到寅时,太子爷就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天亮的场景。
到最后,他实在憋不住了,还是爬起身了。
“哎,醒醒,醒醒。”太子推了推身旁正在熟睡的太子妃。
太子妃眉头微皱,嘴里发嗲:“你干嘛?这么早推我,想死啊。”
太子爷一脸无奈:“告诉你个好消息,今日咱们儿子要举行册封大典了,过了今天之后,他就会搬到东宫来住。”
此话一出。
太子妃登时从床上坐起,瞪大眼睛。
眼中,一点点的震撼。
直到最后,那张俏丽的脸露出狂喜之色。
手,悄然的拧在了太子爷的耳朵上:“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几天前的事了,怎么到现在才来和我说?”
“哦,合着你和老爷子都瞒着我一个人呗?那是我儿子,亲儿子!”
太子爷:“疼疼疼!”
太子妃心软,又舍不得捏他了,故此给松开了,连忙起身:“快快,穿衣服。”
她慌得手脚并用,都快忘记怎么下床了。
可见,此刻的太子妃有多么激动。
她穿好鞋,来到梳妆镜面前,开始着明制华服,戴各种各样的首饰。
庄重的场合,她不想给儿子丢脸。
“儿子,娘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去和你相认的。”
“到时候,娘就不哭了,娘不给你在那么多人面前丢人。”
太子妃精心的打扮着,眼中雾气腾升。
前脚说好不哭了,后脚又开始哭了……
十一年的期盼,今日终于要化为现实,太子妃感觉自己快要幸福得晕过去了。
太子爷也赶忙起身,穿好太子正装,戴好华冠,照着镜子里的自己。
“太子的威仪是有了,可今儿熬了个夜,这黑眼圈却有点难看。”太子爷嘟囔着。
……
皇城,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内,此刻也并不平静。
长公主早早就坐起来了,身后,袁祯正在给她梳妆打扮。
今天,她穿的是最正规的明制华服,因为她知道,今天是她侄子册封太孙的日子,她这个姑姑,自然要着正装,观礼太孙。
“十一年了,咱老朱家,终于把瞻基给认回来了。”长公主眼中有着欣慰之色。
“今天是你大哥的册封大典,也不知道他到时候会有多惊喜。”
“我想看着你大哥一步步从红毯上走过,一步步从宫门,走到奉天殿,见证属于他的荣耀。”
长公主口中喃喃着,眼神中说不出的高兴。
几年前,徐皇后走时,念念不忘这个孙子,如今终于是回来了。
让他认祖归宗,让他成为大明的皇嫡长孙!
袁祯咧嘴一笑:“娘,迟早有这么一天的。”
“这话没错,但也总算是盼来了。”长公主笑道。
“行了,梳妆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去宫门等着吧。”
“是。”袁祯笑道。
话罢,母子两人,离开了长公主府。
……
皇宫门口。
此时,寅时都还未到,宫门便已然大开。
寅时,约等于后世的凌晨三点,此时天还没亮,四处漆黑一片。
按理来说,平时这个关头,宫门是紧闭的。
可今日,宫门大开。
而且,陆陆续续有百官,赶到了这里。
聚集在宫门口的百官越来越多。
他们清一色都穿着红色的官袍,手中举着牌子,站在宫门口,排成两排候着。
所有的百官都不知道,今日要发生什么,为什么皇爷要叫他们提前一个时辰在这里候着。
今日,是要迎接什么人吗?
百官相迎?谁又能有这么大的阵仗呢?
不仅如此,从宫门口到奉天殿的距离,一路都铺上了红毯,这代表着,只有君王才能走的路!
百官,只能走两侧!
两侧的百官,站在宫门口,排列得整齐。
这些朝堂大佬们心知肚明,所以对这一切自然无比。
不过,武将勋贵集团,以及其他官员就不知道了,纷纷在揣测着。
“连红毯都出来了,这是要迎接谁?”
“皇爷搞这么大阵仗,这是怎么回事?”
“不仅如此,听说今日还全城宵禁了。”
“白日宵禁,前所未闻啊。”
百官们很好奇,到底是谁,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白日宵禁,自洪武开国以来,都没有过。
红毯,一路从宫门口铺到奉天殿,这更是没有过。
所有的官员,不管是朝堂大佬,还是京城小官,此刻都聚在宫门口,等待相迎,这更奇怪。
但今天,一切就这般奇迹的发生了。
杨士奇等人眼观鼻,鼻观心,压抑住他们那激动的神情,又似乎略有些得意。
太孙还朝,而他们作为太子党,是受益最大的群体。
这更加巩固了太子的位置,谁还能把他给挤下来?
所以,杨士奇等人无比期盼。
余学夔也在等待着。
便在这时,百官发现,长公主殿下也来了。
这让他们顿时更加惊愕,到底是谁,竟然连长公主都来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但,震惊一波接着一波。
不仅是长公主,应天府所有的皇室宗亲,全部到场。
太子爷,太子妃,压轴出场,站在了百官的最前头。
赵王也来了。
朱瞻壑也来了。
皇宫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新编的御林军也全部到场,从宫门口排到了奉天殿。
皇帝的十二亲卫,也全部到场。
骑手卫也来了,他们高举着鲜红的大明旗帜,站得笔直。
如此场面,简直恢弘壮大,同时又充满了肃穆。
百官们这一刻也意识到,这可能是国之大事了。
一瞬间,官员们都肃穆了起来,紧紧地看着宫门外,静静的等待着。
当然,在这恢弘盛大的日子里,老爷子也没有忘记将瓦剌使者从牢里放出来,前来观礼。
他要让瓦剌使者看看,他大明的皇嫡长孙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