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 > 第232章 终极版土改

第232章 终极版土改

    “罪臣张献忠,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罪臣刘宗敏,李过,李定国,刘文秀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人被带到平台后,便纷纷跪下拜道,心中都是颇为忐忑,大气都不敢出。

    而五人名义上都还是朝廷的将领,尤其是张献忠,还是个亲王,所以都是自称罪臣。

    “都起来吧!”

    朱慈烺扫视了一眼跪伏在地的五人澹声道,让人完全看不出是何心态。

    “谢陛下!”

    五人这才纷纷爬起,再爬起来时,也只敢偷瞧一眼龙椅上的皇帝。

    见天子果然只是二十不到的少年郎,五人心中都极为复杂,似有不甘,又似钦佩。

    五人中张献忠的年纪最大,已经五十出头,多年的流窜,显得格外的沧桑老态,发须都白了一半,犹如六十多岁的老者一般。

    刘宗敏略小一些,但也四十好几了,看起来同样犹如五十多岁的老者。

    显然反贼这一行业,极为促老。

    其次便是李过,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样子,算得上是正值壮年。

    虽然叔父李自成被红娘子杀了,但李过对红娘子却是真的一点怨恨都没有,反而对刘宗敏,刘文秀,孙可望等一众人极为痛恨。

    而剩下的李定国,刘文秀都只有二十多岁。

    仔细的打量了五人一番,朱慈烺心中便有了定夺。

    张献忠显然没多少时日可活了,随便赏一栋宅子,让其在京城养老即可,刘宗敏可以在隔壁给他做个伴。

    而另外三人,正值壮年,又都是可以独领一军的大将,尤其是李定国,让其现在就养老,未免有些可惜。

    毕竟如今大明能独当一面,统率大军的帅才,当真是寥寥无几。

    算起来,也就他和红娘子两人而已,所以才想培养吴三桂,谁知这家伙这次的表现,着实让他有些失望。

    至于黄得功,周遇吉,李大开,英国公等人,都稍微欠缺了一些统筹大局的能力。

    左良玉和秦丽华倒是勉强可以独当一面,奈何一个是女将,一个也不知哪天就嗝屁了,而大明国内虽然一统,但今后的征战绝对不会断,能征善战的将帅自然是多多益善。

    所以朱慈烺打算将三人先送到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进修班去学习一段时间,然后直接从中将军干起。

    将对五人的处置说出来后,朱慈烺又勉励了李定国,刘文秀,李过三人一番,这才让五人告退。

    三人对能进讲武堂学习,都是十分的兴奋,对未来也都充满了希望。

    张献忠反应倒是平澹,小皇帝不杀自己就已经烧高香了,现在能让他和一众妻妾在京城安享晚年,着实是心满意足了。

    唯独刘宗敏有些不甘心,但也只能接受去给张献忠作伴。

    次日,朱慈烺便正式下旨赦免了张献忠等一众降将,然后按照红娘子递上来的名单,都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其中两百多名将领,跟随李定国三人前往军事学院进修,剩下的三百多名大小将领,则是随便赐了一个千户百户的身份,自行谋生。

    刘宗敏赐了个三品指挥使,张献忠则是挂个右都督的虚衔,至于蜀王的爵位,想屁吃呢!

    将一众大小反贼安置妥当后,朱慈烺也终于将心思和精力放到了治理西南和西北两地上,同样也打算对全国的军队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整。

    首先俘虏的三十余万士兵,自然要全部退伍,返回各自家乡去务农,毕竟大明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兵马了,何况即便需要,朱慈烺也宁愿重新招募,重新训练。

    其次,便是重新更改各军的番号和驻地,御林军正式改为第一军团,中军改为第二军团,左军改为第三军团。

    第一军同样负责保卫皇城宫城,不设军团长。

    第二军和第三军则是驻守在京城附近,第二军的军团长同样由红娘子兼任,第三军的军团长不变,依然是英国公。

    吴三桂的前军改为第四军团,驻守西北。

    周遇吉的后军改为第五军团,依旧驻守山海关。

    黄得功得右军改为第六军团,驻守草原。

    秦丽华的第八镇升级为第七军团,由秦良玉兼任第七军团军团长,秦丽华和李大开担任副手,第七军团驻守西南。

    李大开的第九镇和南京的第十镇合并为第八军团,由左良玉担任第八军团军团长,并晋升为上将军,驻守南京。

    其余各镇番号不变,只不过驻地都进行了调整,刘泽清的第一镇被调往了宣府大同,高杰的第二镇被调往了湖广,刘良左的第三镇被调往了山东,刘芳亮的第四镇被调往了河南,吴三辅的第五镇被调往了福建,唐通的第七镇被调往了贵州,左梦庚的第八镇被调往了两广。

    这次朱慈烺总算没有忘记沐国公,授予了上将军军衔,并将第九镇的番号给了他,命其驻守云南。

    八个军团的兵力不变,依然是六万人,但各镇的兵力却削减至两万,多出的老兵全部转为守备军。

    这些老兵将担任北方,西南,西北各府州县驻军的将领,士兵则是依然重新招募。

    这样一来,大明的野战军便拥有八军九镇,兵力规模大约在66万左右。

    而这次,朱慈烺也终于彻底废除了卫所世袭制度,所有卫城一律改为州县,千户所改为乡镇镇,百户堡改为村寨,所有军户匠户一律改为民户。

    所有试百户以上的武官,同样是要么保留官身,放弃土地,前往京城,要么废除官身,留在当地。

    而这次武官们的土地,朱慈烺都做出了限制,按照每户最多只能保留两百亩私田,其余多出来的全部充公。

    因为他打算趁机,在西南西北两地实施终极版土地改革计划。

    那就是今后任何人,每户最多只能拥有两百亩的私田,其他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按人口分给普通百姓租种。

    这样一来,那些地主大户为了多保留一些私田,必定会分家重新立户,但想要单独立户,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是成家的男丁。

    也就是说今后两地不会再出现大地主了,最多也就是两百亩的小地主,自己管理耕种,收割时临时雇些人手罢了。

    想要像以前那般,什么都不管,坐等收租的好事,绝无可能了。

    这般激进的土地政策,和打土豪分田地已经没有区别了,用屁股都想得到,一经实施,天下士绅肯定会炸锅,因为这是在挖他们的根。

    所以朱慈烺才打算先在西南西北两地实施,因为两地的地主大户基本上都被两大反王折腾的七七八八。

    而等到两地实行完后,在再北方四省实施,待到北方四省实行完后,最后再逐步向南方各省推行。

    如此循序渐进,各地区分而治理,既能让大家伙有个心理准备,也能尽最大的可能减轻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