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西斜,鲜红的余辉映在这两千年前的古道之上,或许几千年后它已经不在,但是现在它的美丽深深映入王允眼帘。而王允则坐在旺财的颈子上看着四下美丽的景色。。。
“到家了?怎么这么快。旺财快放我下来了我要自己走。”听见这话旺财如蒙大赦,赶紧把王允放下来揉了揉自己发涨的双肩。
王家在槐里的院子远不及在长安的大,毕竟那是皇帝赏赐的院子。不过好在这院子也才新建,相比于长安的院子给人新的活力。
王允快速的冲进院子,大大咧咧的叫唤到:“阿母,我回来了。”
听见王允的声音李氏放下手里的针线赶紧跑到院子里抱住王允。“儿啊,今天去田地里玩的开心吗?”
“阿母我要怎么说,我是去视察,视察!不是玩。”王允没好气的说到。
李氏也没和他争辩只是附和到:“对对对,看我这记性,我儿长大了都会视察田地了。”只是毫不在意的说着这话让王允感觉十分的没好气。
“累了没?饿不饿?妈马上给你做吃的。”
“饿是饿了,不过不累。”
“哈哈哈,我儿真厉害,走这么远视察田地都不累。”
旺财:“能累吗?从老妇家出来就一直骑着我”,捏了捏自己可怜的双肩,然后老老实实的把这句话烂在心里。
至于妈什么的主母和公子两人一直这么叫,虽然不懂但是大家也不敢多问。但大致也猜得出“妈”应该就是“娘”的意思。
“你先去洗洗,我马上去做饭给你吃。”虽然王府也有厨娘,不过对于王允的饭菜一直都是李氏自己在做。
在木桶里泡着澡王允对来福说到:“今天看了田地了,我很不满意。明天把我家的食邑都叫来,我有事和他们说。”
夜色又来到了,王允对着这漫漫长夜是抗拒的。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以前现在自己的夜生活才开始啊!每到晚上就开始胡思乱想,不到个三四点自己根本睡不着,加上早上按照李氏的说法小孩子要多睡,每天王允差不多都要到正午才睡起。李氏没有不高兴,反而对此很开心。
今夜同样是个无眠之夜。但是王允有了新的想法。很快他就盘膝而坐,脊椎自然伸直,肩张,两臂舒张下垂,口闭双眼开,调匀呼吸。随后脑中出现一篇金庸笔下的至高神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
半小时后。。。
“噗”随着一声屁响,王允自语到:“还真有个屁用,那怕我没那些条件也该有点响应嘛。看样子金庸老爷子确实只是文学大家,练武不行不行啊。”
想着想着他开始做起以前在网上看见的《易筋经》十二个动作。“不管有效无效练着吧,好歹科学证明可以锻炼身体也不错。”交叉着做完三易筋经动作和一些俯卧撑深蹲已经仰卧起坐后感到困意的王允到头就睡下了。
清晨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窗外的鸟鸣王允伸了个懒腰,“活动下睡的确实比较香。”很快他就穿好衣物出门了。
李氏看见他起这么早有些许不适应,“儿啊,怎么起这么早不多睡睡呢?”
王允给李氏行礼之后说到:“古人闻鸡起舞报效祖国,儿子已经起的很晚了。阿母不该每天让我一直睡的”
“自己还是太懒散了,时不待我,再这样下去有生之年我怕我要和我脑子里的东西一起埋藏在黄土之下了。”王允在心里想到。
接着看了看李氏又想到:“也还好是我穿越过来了,不然这位正主一定被他宠成纨绔,不对,这正主已经享福天国了哦。”
李氏看着自己的儿子,慈爱摸了摸他的头,“吾儿真的长大了,还懂事了许多。你想读书吗?妈妈想给你找个讲席(老师)。”
“???汉代这么有人权的吗?找老师还要问孩子意见?想了想自己的年龄,五岁,在现代有钱人家应该已经在读幼儿园牙牙学语跟着复读机开始学英语了吧,而父母大部分的已经准备好了各种琴棋书画补习班培养神童了吧。”想想王允顿时感觉这个时代其实也蛮可亲的。
“不用了阿母,他们教不了我,阿母教我就行了。”
“小嘴真甜,可是妈妈不识字。只能教你做人道理,还是要找讲席(老师)教你识字”
“识字”这确实是个问题,王允想到。古文和简体字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更别说什么汉代通用的篆书了。
“一切听阿母安排。”
“阿母,今天我想教那些黔首(百姓)种地可以吗?以后我们家食邑都交给我打点吧,还有那百万钱别买地我过几年有大用。”王允知道他这话所含的重量有多大,在心里他想着都是李氏不可能答应的,不过他还是想试一试,毕竟时不待我,他害怕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并且自己都来这么多天了估计也没啥金手指了,不然早就来了。
李氏看了看王允,她的眼里看不出喜怒。想了许久,她笑着对王允说到:“好啊,古代甘罗十二为相,今日我家允儿五岁掌家。想来以后也是一段佳话呢。”李氏已经三十了,而王信更是三十五岁了。在古代,王允对于他们来说算得上是老来得子了,也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并且他从王允的眼中看见了渴望,或者说迫切的渴望,渴望李氏能答应他。幸运的是李氏读懂了。看着这样的王允李氏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不过你也要好好打点哦,别让妈妈失望啊,不然你阿父回来我不好交代。”说着李氏摸了摸王允的头拉着他就给他做早餐去了。
王信的食邑多在槐里以北,差不多就是槐里县东北方的这些人家都是他的食邑。王允找了很大一片空地在这里聚集了五百多人,这些都是王允家的食邑,男女老少全都在这里了。再加上一些在外服役的,总的食邑差不多有六七百人。不过现在就只有五百多在这里。看着这么多人王允想到皇帝封这么大的地方给自己便宜老爹估计也是准备封侯的了,不过应该有什么原因导致自己便宜老爹没拿到爵位,但是先封赏了。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不认识我,但是你们应该都知道我是谁,没错我就是你们的主家。今天叫大家就是想让你们认识我一下,同时我也很明确告诉你们,跟着我你们绝不会吃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会让你们亩产最少翻三倍,我会让你们不出两年就可以逢年过节就吃上肉,每年可以有几套新衣服穿。我昨日去看了下田地,我的奴婢(汉代男的家奴叫奴婢,女的叫婢子,以后我会改为奴才和婢女或者下人,方便大家熟悉)告诉我今年不出意外是个好收成的年份。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收成可以再提高三倍,那是在不是今年的好天气的情况下。”
王允说到这里下面的人们就顿时就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安静,都安静。”叫了半天人们还是没有停下来,王允一脚给旺财踢去,“叫他们安静啊!你咋这呆,看不见我叫不住啊?”
“哦哦哦!旺财不是呆,只是自己这位小公子的话让他都惊了。”
扯了扯嗓子,然后大吼到:“全部安静,听公子说,谁在闹明年就不给他土地种了。”大家一听这话顿时噤若寒蝉,场面瞬间就控制了下来。
要不说还是旺财明事,在古代农民要是没有土地种简直不亚于要他们一家的命。
“大家都听我说,我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有条件的。我所说的这些如果要做到的话还需要大家配合我,无条件的信任我。我叫做什么大家还请认认真真的做到,我保证大家一定会过的更好。”
“介于今年大家觉得的收成很好,那么大家今年的税收。。。”
说到这里王允停了一下,下面的人心也是瞬间就悬了起来。以往遇见好年份主家增加税收什么的太正常了,只是不知道这位“小”主家会加多少。大家表示“我很慌。”
王允接着大声的说到:“至于今年的税收,大家就不用交了。不为什么,就是因为你们看起来很好的收成,我瞧不上!”
“还有就是,陛下为我家食邑是免税三年的。就是说,今年你们收多少粮食都是你们的,至于明年你们能收到多少就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明年收成比今年好我收税就少,收成不好我收的税就多。别觉得矛盾,但是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按照我说的做,明年哪怕天气不好也一定比今年多的。”
“下面叫你们的里长(秦朝十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我暂时还没找到对应西汉的户籍分法,如果后面又发现我会回来更正,如果没有就将就用。不过汉承秦制应该差不多。)留下我有事交代,其他人都可以先回去了。”
不过大家并没有走,而是有十一个人走了出来。王允了解一下原来就是这百户人家的的十位里长和一位亭长。
这亭长是一位看起来干事精炼的中年人,他先有礼貌的像王允行了一礼,然后小心翼翼的问到:“敢问主家刚才说的可是真的?”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论是今年的税收还是明年的亩产只要你们听我的这些都是真的。”
王允说完这话亭长激动的对着王允跪了下去喊着:“家主万岁!(汉代万岁很随便的,一般给老人祝寿这些都可以叫万岁,至于只有一个万岁那要到一千多年后了。)”随后他后面的那些人也跟着跪了下来喊到:“家主万岁,家主万岁。。。”
王允看着眼前的一幕先是惊讶,而后是感慨。“淳朴的农民啊,要是你们知道两千年以后的农民一般都不用缴税,并且太穷的人还有国家补贴。你们生活在那个盛世会不会做梦都笑醒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