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二十七章半调子前几日,冯一博才一回到都中,林府这边就得了信儿。
因为他的人还没过来,但成车的海外稀罕物,已经先送到了林府的库房之中。
黛玉那颗,从冯一博出海就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紧接着,她就听说,自己未来的夫君。
这一次威压东海,再立奇功。
得胜还朝后,又加官进爵。
在朝堂上,赐世袭二等镇海将军。
这让黛玉也跟着与有荣焉。
她是个藏不住事儿的性子,所有情绪都写在了脸上。
这几日的魂不守舍,任谁看了都知道自家姑娘在期盼什么。
晴雯去哥嫂那边走动,就带回了市井中的消息。
说如今坊间都说,冯大爷这次是借了龙王的法术。
只一抬手,就巨浪滔天,直接淹死了倭国二十几万大军。
虽然不信这样的无稽之谈,可黛玉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若是有人敢说不信,她还要生气。
毕竟,就算法术可能是假的。
但泼天的功劳,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
朝廷赐予的世袭爵位,总做不得假吧?
每日打听冯一博消息的同时,黛玉心中也更期盼起他的到来。
今日一接到冯府的帖子,她就立刻开始梳洗打扮。
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是精心妆点过的。
宝钗和妙玉一到,黛玉激动的心就快要安耐不住。
她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冯大哥。
终于来了!
这不,刚刚黛玉的人还在小厅里和宝钗、妙玉说着话。
可一颗心,却早就飘到了前堂。
神思不属间,她又想起父亲和姑姑之前的话。
说她明年及笄之后,就要过门。
想着想着,黛玉的嘴唇都快要被咬破了。
正是这个神态,才让宝钗忍不住打趣了几句。
才回过神的黛玉,脸上羞意还未完全褪去。
冯一博就已经到了。
一进来,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落在了黛玉身上。
半年不见,她的变化不小。
想是肉蛋奶充足的营养,让她病态尽去。
虽然看着依旧纤纤,但身量又高了一些。
此时起身见礼,已有亭亭玉立之态。
而且一身精心打扮之下,更是恍若仙子在世。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再看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羞意。
眼波流转间,如水的欣喜流淌。
随心两人对视,这欣喜又立刻转为羞涩。
“冯大哥……”
这一句称呼只三个字,此时却胜似千言万语。
黛玉福了一礼后,就连忙低下头去。
因为,只刚刚一眼,
她几觉要被冯一博明亮的眸子融化。
刚刚被宝钗打趣过,此时还羞不可抑。
黛玉生怕再多说一句,就将心中思念说出来。
一时,所有的期盼竟化作几分扭捏。
她只低头看着自己的裙摆。
似乎生怕心中的相思激荡溢出,被宝钗和妙玉看了笑话。
“大爷。”
此时宝钗和妙玉纷纷上前,各自福了一礼。
冯一博这才不舍的将目光移开,笑着点了点头。
他扫视一下厅中,见到桌上的茶具,知道三人刚刚显然是在开茶话会,便笑问道:
“你们聊什么呢?”
宝钗和妙玉在旁,自然都看见了两人眉目传情的场景。
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妙玉作为媵妾,倒是很快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便笑着回道:
“刚正说到荣府三姑娘的事,夫人说她明年就要远嫁海外,怕以后就没机会参与诗社,就和妹妹商量着要多开几社,既让她少些遗憾,也算为她践行。”
宝钗向来为人着想,冯一博自然是知道的。
可一听是探春远嫁的事,心中难免有几分尴尬。
若非今日提起,他差点忘了还有这个风流债。
确实,探春和黛玉年岁相当,都是明年及笄。
平时两人甚少互称姐妹,彼此林丫头、探丫头的乱叫。
黛玉明年该进门了,那探春自然也不远了。
可是嫁的虽远,却还是在他的手心里。
正在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的时候,宝钗顺着妙玉的话,笑着接口道:
“正好大爷来了,这大魏朝堂之中,再没人比大爷更了解东海郡王,不如大爷和我们说说他的为人,等下次见了三妹妹,也能让她安心一些。”
和黛玉的情绪都写在脸上不同,宝钗为人素来稳重。
平时说话前,都要斟酌再三才会出口。
除了和冯一博在闺帷之中,偶尔有些情绪之外。
其余时候,很少在人前流露。
刚刚,见证了冯一博和黛玉含情脉脉的场景。
宝钗心中也有些微酸,却借妙玉这段话的功夫,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冯一博不知宝钗刚刚的心理状态,闻言先有不好意思的一笑。
迟疑一下,却又不得不肯定的道:
“这个……确实没人比我更了解东海郡王。”
这一点毋庸置疑,不仅没人比他了解。
除了他也没几个人见过。
“说起东海郡王这人,那是真的好啊!”
冯一博硬着头皮开始夸赞自己。
也不知道将来身份被揭穿后,今日的话会不会成为自己的黑历史。
“他一身忠肝义胆自不用说,最为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也爱作诗。”
刚刚,她们提及诗社的事。
冯一博就顺着这话,想到了之前,在景顺帝面前留下的东海郡王这个人设。
今日的话,一定会传到贾府。
这样一来,就算被人知晓了。
东海郡王的人设也前后一致。
三女闻言倒是都有些惊讶,彼此对视一眼,
宝钗就先微微蹙眉,问道:
“东海郡王也好作诗?”
实在是这事有些太过巧合,让她难免有些狐疑起来。
平日里,她就时常帮忙搭理薛家的事。
因为生意上的往来,对与东海郡王的身份多少都有些存疑。
只是她平时从未主动问过。
但是,刚刚担忧探春远嫁的也是她。
此时听闻,自然是又有些惊喜,又难免有些狐疑起来。
好在,冯一博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
“对啊!”
他理直气壮的点头。
从冯一博这里得到确认,宝钗倒是没再往深处想。
探春未来的夫婿和她有共同的爱好,让她不由欣慰的道:
“所以三妹妹将来去了东海,也不愁没有伴儿。”
几人落座之后,黛玉的目光就再离开冯一博的身上。
此时听到冯一博说东海郡好作诗,便好奇道:
“可有佳作传世?”
“献土归附那次倒是有的。”
冯一博想都没想,就又将那首半调子的大风歌拿了出来。
“巨舰开兮装满粮,心系大魏兮是故乡。”
“数英雄兮黑龙王,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三女听完之后,不由面面相觑。
还是黛玉最先忍不住,出言夸赞道:
“这是仿汉高祖的《大风歌》而作,气魄上倒是不输原作!”
她听完之后,就被这诗的气魄所慑。
这番夸赞倒也发自真心。
宝钗闻言,也跟着点头,赞道:
“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他当年所言,如今都已经兑现,足可见这位东海郡王的心志之坚定了!以楚调明志,以吞扶桑完志,确实称得上是真英雄!”
黛玉夸的是气魄,宝钗就点出了志向。
不论什么时候,一个不忘初心的人都值得敬佩。
更何况,这位东海郡王不仅不忘初心。
还在多年努力后,成功兑现了初心。
这样心志坚定之人,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说是英雄毫不为过。
两人都给出了点评后,压力就给到了妙玉这边。
她憋了半天,只吐出一句:
“可这是楚调,不是诗。”
“咯咯咯!”
两女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东海郡王这诗的《大风歌》痕迹很重,她们自然都能一眼就能看出俩。
而且,这诗的气魄有了,却也多少带着一丝滑稽。
《大风歌》是楚调的底子,格律并不统一。
其实就是有感而发,吼两嗓子的调调。
类似的,还有项羽的《垓下歌》。
但这位东海郡王所作的,显然参照了《大风歌》的词。
却又和大风歌的格律迥然不同。
这在懂楚调的人眼里,就真真是个半调子了!
宝钗和黛玉笑的,也不是写的不好,正是这个原因。
不过,诗也好,调也罢。
到底朗朗上口,又胜在气魄。
因此,几人笑几声就作罢了。
只是笑完之后,宝钗难免又有些惆怅,叹道:
“这样看来,三妹妹至少不会没机会作诗了,就是可能还要教人作诗。”
从这首打油诗的水平,就能看出东海郡王不通格律。
若是真的喜欢作诗,怕是要从头学起。
妙玉也点点头,不无担忧的道:
“就是不知道,贾家三姑娘若是听了这个消息,是该开心还是难过。”
能觉得开心,自然是对方喜欢作诗。
但可惜的是,对方并不懂诗。
黛玉一听这话,却忍不住以手遮口,轻笑道:
“咯咯!下次我们就讲给探丫头,到时候不就知道了?”
宝钗和妙玉显然都想到了,探春得知这事时候的场景。
一时都不由失笑着摇头。
冯一博也跟着会心一笑。
只是,他想的却是探春若是因此失望,那等见到他的时候,会不会惊喜一些?
毕竟自己好歹是探花,怎么也比半调子强吧?
“我劝你们莫要幸灾乐祸,东海郡王为人端方,又善良正直。”
冯一博笑了笑,又觉得不对劲。
怎么笑起自己了?
他连忙帮自己遮掩一句,又意有所指的道:
“何况,还有我在,定然不会亏了三姑娘的。”
宝钗不知冯一博心中所想,听他大包大揽的,便笑道:
“有大爷这话,三妹妹当能放下心了。”
黛玉虽然一直期盼着,冯一博的到来。
可她此时闻言,却忍不住反驳了一句:
“可这诗一听就知其草莽气十足……”
言外之意,草莽之人很少怜香惜玉。
冯一博心中强忍心中好笑,先是看了她一眼,又故意正色道:
“虽然东海郡王确实是草莽出身,但也重情重义。”
黛玉说的是他,但毕竟又不知道是他。
但不管怎么说,冯一博也要拿出一副“不要背后说人”的态度。
而黛玉刚刚已经感觉自己失言,所以才会停下。
此时听到冯一博的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可她又向来是嘴上不饶人的性子,这时还是忍不住反驳道:
“兄弟情义和男女之情到底有所不同……”
对与出身草莽的人,黛玉心中还是有些偏见的。
在她的印象中,这样的人视兄弟如手足。
却又视女人如衣服。
对于男子来说,好似不算什么。
可对他的女人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冯一博其实已经不想再纠缠这事了,
毕竟,不管是他,还是三女。
说好也罢,说不好也罢。
等到将来他身份曝光的那一刻,都不太好。
“相信我,他绝对是个怜香惜玉,对女子也十分尊重的人。”
冯一博笑了笑,怕黛玉不信,还补充道:
“东海郡有他的女人帮忙管家,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却不知东海郡还有女子当官的吧?”
东海郡的黑龙婆和黑凤凰威名远扬,民间已经有了不少传说。
但都是作为黑龙王的附庸,借其威势一起传播。
而黑龙侍者的名声只在东海郡有所流传,外人却是很少知道。
“哦?”
黛玉闻言一愣,随后竟有些心生向往,喃喃道:
“这倒是有些意思……”
“大爷不如说说,这次海外可有什么趣事?”
宝钗见两人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忙结束这个话题,笑着问起海外的奇闻异事。
“说起趣事,倒是也有几件。”
冯一博想了想,就先讲起倭国的趣闻。
“此去攻打倭国之前,有人给我介绍了倭国的情况,倭国的国主之位,就十分有意思……”
听到一国之主被人架空,之前的国主连丧葬费都出不起。
三女不由瞪大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此前就有传言,说海外各国与大魏截然不同。
有的国度,女子可以继承王位。
有的国度,靠决斗定由谁统治。
有的国度,占卜决定谁当家做主。
甚至,有的国度是宗教决定一切。
这些她们多少听闻过一些。
尤其是薛家有人出过海,二房的宝琴就没少给她们讲这些海外见闻。
可不管哪一种,也没有一个国主会凄惨到这个程度吧?
这样的国主,比起大魏的平民都还不如。
“除了国主,对方的关白也很有意思,这个关白,就相当于倭国的宰相……”
听到倭国宰相,竟然各个都是靠武力上位。
三女更是大开眼界,也觉得不可思议。
她们虽没听过“以下克上”,却知道“以下犯上”。
想必意思都大差不差。
也就是说,想要升官就要把上官干掉。
这样的风俗还真是奇葩。
再后来,又听说新任宰相,才一上任,屁股还没坐热。
就在议和时,当场被宰了。
不仅如此,现任倭国国主还当场给冯一博跪下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