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赵武英雄 > 第八十八章郑

第八十八章郑

    阳春三月三,乃大吉之利,适合婚嫁乔迁。赵国赵雍和韩国韩姬瑶的迎亲之礼,也定在了这一天。韩赵两国,同出晋国,在礼数、风俗上都很相似。赵雍和韩姬瑶,一个是王,一个是公主,地位身份尊崇无比。两人血统纯正高贵,又皆是名门望族之后。再加上,韩赵两国祖上的渊源深厚。一人十八,一人恰好十七,年岁刚好。韩赵两国的君臣,都很喜欢这场婚礼。

    赵国赵雍和韩国韩姬瑶的婚事,不仅是两国王族间的喜事,也变成了韩赵两国家家户户的喜事。赵国离韩国虽然远了点,但在诸侯列国之中,韩国和赵国向来友好,韩赵两国荣辱与共,相扶相持的岁月,早已经在两国百姓心中播下了友好的种子。

    赵雍和韩姬瑶的婚礼,正是播下种子得到的善果。

    赵雍以司马望族为迎亲使,与相邦赵豹、大司马肥义两人,一同出使韩国。为了不错过最佳的迎亲时辰,三人携着丰厚的彩礼,提前二十日启程。出了邯郸,赵国的迎亲队伍所经过之处,都是百姓热烈的祝福声。韩国这边也是张灯结彩,祝贺公主,嫁了一段好姻缘。韩仓为了妹妹的婚事,里里外外张罗不停,他要将最盛大的婚礼送给妹妹。他要妹妹,成为诸侯四海之中,最幸福的人。

    三月二号,赵国的迎亲队伍,抵达韩国新郑。新郑,这座城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春秋初年兴筑的新郑城规模宏伟浩大,平面形状像牛角,故而当时人送出美誉‘八十里牛角城。’这座城池十分坚固,善居利战,又有着发达的手工业、商业,人口秘密,极其繁华。

    公元前806年,周厉王之子,周宣王庶弟姬友被封于郑,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赐予伯爵。周幽王时,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到国家有大乱之兆。然,周幽王钟情美人,荒废朝政,国家也日落西山,凭他一己之力,难以力挽狂澜。郑恒公见国家内外交困,无回天乏术,他又不愿意坐以待毙。太史伯建议他,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郑恒公接受了太史伯的意见,这是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郑恒公本人留在镐京,为国效力。两年后,犬戎在内应的援助下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

    周幽王被杀,镐京被蛮夷之人占领,姬姓宗庙被毁。郑国第二任继承人郑武公,为报国仇家恨,联合晋、秦、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受封卿士。后又护送周平王迁都雒邑,受赏大片土地。郑武公回到封地为强国对内高举爱民,同时又提出解放商人的口号,大肆发展经济,以强国力。对外高举尊王的旗帜,一边继续坚持父亲制定的东扩战略计划,以离间计灭亡郐国,趁周天子巡视虢国防务时灭亡虢国,横扫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为了攻取胡国,先将女儿嫁给胡国君主,并杀死主张进攻胡国的大臣关其思,袭灭麻痹的胡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为郑庄公小霸奠定基础。郑武公继承父志取虢、郐十邑之地,前华后河,左洛右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图大略基本完成,迁都于郐,建起新都,并把旧部从陕西迁到河南。郑武公,建立盖世功德。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为郑国第三任君主,是为郑庄公。

    周平王东迁后,周室衰弱,丧失了往日的实力和威望,诸侯国逐渐强大。郑庄公以周朝卿士和诸侯国君的双重身份。郑庄公平定共叔段叛乱巩固政权后,继续发扬郑武公的盖世功德。郑国处于四战之地,南有蛮楚、北有强晋、西有东周,郑国无法与之争锋,只能向东发展,而东邻卫、曹、鲁、宋、陈、蔡诸国中,宋国国大爵尊,在东方小国中又有号召力,是郑国发展的严重障碍。为了打破这一障碍,郑庄公决定对宋国用武。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郑庄公不得不精密筹划,其一,与齐鲁连盟,形成了对宋的牵制和包围。其二,以卿士的身份,假借王命伐宋,号召列国,并教训不听号令者。第三,扶植宋国内部的反对势力。宋国在内乱后,新任国君也曾发誓,当世为陪臣,不敢贰心。

    尽管郑国的军事上对宋国有压倒性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宋国并非小国,乃殷商后裔,其领土、国力也不弱小。再加上,郑国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又无险可守。宋国的地理位置又牵扯多国的利益,郑国若要灭宋,相邻的大国也绝不会坐视其崛起,必然要以武力干涉使郑回到自顾不暇的地步。因此,郑国对宋国的胜利只好采取和平的形式,威慑诸侯。

    由于郑国实力大增,引发了周天子的恐慌。按理说,郑庄公作为周朝卿士,他应当尽忠于王室,他是诸侯瞩目和敬重的人物。然,郑庄公利用卿士的角色,又不愿恪守卿士的本分,对外兼并、扩张,打乱了原有的政治格局。郑庄公所做的一切,给诸侯国传达了一个信号…以实力号召诸侯。

    周天子为了维护天下共主,日落西山的实力和威望,必然和郑国发生矛盾。周天子利用自己天下共主的身份,打压、限制郑国的发展。郑国要发展,对周室过于亲附不行,不亲附也不行。郑庄公采取又打又亲的政治策略,打击周室是为了抵制王室对自己的限制,是为了向列国示威,也为了向周室传达一种不屈的态度;亲近周室,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卿士身份,号召诸侯列国。郑庄公在率军袭击戴城,击溃宋、卫、蔡三国联军,成为一方之长。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道日衰,但周王朝余威尚存,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郑庄公因扶立新任周天子有功,周天子将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赐给郑国。周恒王继位,一心想恢复周天子对天下的统治地位,极力打压当时的近畿强国郑国,这引起郑庄公的不满。郑庄公以卿士的身份,对王室弄权。年少的周恒王不想成为任人摆布的傀儡,撵走了郑庄公。郑庄公回国后,便制造事端,扰乱周境的安宁。随后,郑庄公又假借天子之命,出兵攻伐宋国。姬林大怒,干脆免去了他卿士的头衔。郑庄公也不示弱,一连五年不去洛邑朝见,表示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孰可忍孰不可忍,无需再忍。

    周恒王实在忍耐不住,不顾臣下劝阻,亲自统帅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郑庄公乃何许人也,岂怕兵戎相见,自己亲率大夫祭仲、高渠弥等在繻葛列阵御敌。周恒王欲一战定乾坤,性子太急,终落得大败,自己还被敌人一箭射中肩膀。郑庄公见大败王师,并没有携余威,进攻周室,反而制止部下,让周恒王率领残师败将回归故土。郑庄公,对着部下道:“君子不希望逼人太甚,何况欺凌天子呢王室与寡人乃同宗同祖,怎能亲人相残,绝人后路。”

    周恒王率着败师回国,不久便交代后事。他立志匡扶王道,让天下人人共主。然,一切的心血努力因一战,终成浮云,周恒王尚未实现胸中伟志,便离开了人世。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打掉了周天子“受命于天、辅有四方、天下共主”的天命,从此,诸侯越来越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然,此战令郑庄公声威大振。郑庄公大败王师,借声讨宋殇公不朝周天子之罪,联合齐、鲁之师,以天子之命伐宋。齐、鲁军队败宋军于菅,郑军先攻占宋国郜、防,后又打败宋、蔡、卫三国联军,最终使宋国屈服。宋、卫、陈等宿敌都来求和,郑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郑庄公与齐、卫、宋等大国诸侯举行盛大结盟,俨然已是诸侯霸主。

    纵观郑庄公一生,对内礼贤下士,善于纳谏,以求振兴国力。计除母弟,以肃清内政,巩固权利。其后又不对弟弟赶尽杀绝,留有一线。为了孝道,黄泉见母。对外,联合齐鲁,击服宋卫,大败王师,成为一方之长,神威传遍诸侯。使郑国称霸中原,天下诸侯,莫非郑党,实乃一代枭雄。然,郑庄公长于料事和和智谋,却对郑国长治久安之事,无所料及。他在临死前哀叹道:郑国自此多事矣!

    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后世为了纪念三人的文治武功,合称为郑氏三公。

    郑庄公之后,多陷于内乱。南北大国为了争霸天下而斗武,郑国就沦到了争霸的夹缝中,成为了北晋南楚之间的缓冲地带。他们需要郑国以屏障的角色存在,但又要打击对方、示威于天下,因而郑就成了经常的用兵之地。郑庄公之后几世执政,常常是朝晋暮楚。郑国是千乘之国,军力总体较强,楚国和晋国一直想灭掉郑国,但一直未能如愿。郑国在内乱和外敌入侵的夹击下逐渐衰落,公元前375年,最终被韩国所灭。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0君,建都郑州新郑395年。

    韩国攻破新郑,灭掉了春秋小霸王之称的郑国。韩国在新郑城原有的基础上修葺加固扩建,如今的新郑城已是百二十里牛角城。韩昭侯也在这座城池,以申不害变法。终申子之身,无敢侵韩者。魏国称王,以庞涓为将,韩国五战皆败,最后凭借新郑城坚固的城墙,方才保存韩氏宗庙社稷。当今的韩康,也在新郑城,行王道以争天下。这座新郑城池,数百年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太多的兴衰荣辱。赵国迎亲众人,驻足在新郑城下,无不对新郑城肃然起敬。

    新郑,一座寄托太多人梦想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