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邀集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缔结合纵,共同应对齐秦楚三国,史称五国相王。
行王道,事关重大,赵雍虽为赵君,但是也要综合赵国诸臣的意见,及赵国目前的国力。公孙衍,抛出王道这剂诱饵,的确很诱人。赵君想了想片刻,不紧不慢地说道:“犀首,相王一事,兹事体大,请给寡人一点时间。”
“好,犀首期待赵君的答复。”
赵雍将这句话,细细咀嚼了一遍。公孙衍云淡风轻地说等待着他的答复。若是公孙衍要的,赵君给不了,会不会伤了那颗雄心万丈的心。其实,公孙衍流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并非他不在意。相反,他是很在意赵君的承诺。但,他又不能步步进逼,以免弄巧成拙。既然,赵君许诺给他答复。公孙衍只需静候便可。
话到此处,已然是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赵君此番前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是该离去的时候。赵豹,看了看时辰,见夜深了,出言道:“君上,时候不早了。我们就不要打扰犀首休息。”
赵雍,点了点头,道:“犀首之言,寡人铭记于心。夜深了,我就不打扰了。”
公孙衍并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上,笑道:“赵君前来看我,犀首倍感高兴。我们之间也交流心得,谈不上打扰。”
赵雍起身,拱手道:“犀首,告辞。”
赵豹,也拱手道:“告辞。”
公孙衍见赵君说走就走,毫无脱离带水,性情爽快,也道:“赵君,我送送你。”
“有劳。”
走出内室,来到正厅。肥义、田不礼、李兑等人在魏瑷的招待下,酒喝得也是尽兴。司马望族因为要保护君上,以免饮酒误事。坐在位置上挑了些瓜果点心,填填肚子,却是滴酒未沾。魏瑷热情好客,但绝不强人喝酒,命人准备好上等的茶水,以供司马望族享用。
公孙衍将赵雍送出魏国官驿,拱手道:“赵君,慢走。”
“告辞”。赵雍说完,领着一干人等离去。
魏瑷瞥了一眼公孙衍,问道:“上大夫,你们在内室谈了什么。”
“没什么。唠唠家常而已。”公孙衍目视着赵君等人离开的背影,呼出一口热气,缓缓道:“以前我轻视赵君年少,是个少不懂事的之人。今日一见,是我错了。有朝一日,赵君定会成为不平凡之君,一跃成为三晋之首。可惜啊!赵君一生有太多的跌宕起伏,注定孤苦。”
魏瑷,惊道:“上大夫,你说赵君会成为三晋之首。赵国会独领风骚,超过魏国。”
“赵君年少,便有如此胆识和魄力。他的见解深远,看的长久。长大后,必定会带领赵国独领风骚。这个少年,不简单啊!”公孙衍说完,便转身回到官驿。魏瑷虽听了个半懂,也不追问。他认为,赵国是绝不可能超过魏国。魏国,第一个破周礼,行王道。赵国的邯郸劫难,韩国的新郑之围,若非有齐国和秦国趁火打劫,赵国早就是魏国的领土。眼见魏国唾手可得万世基业,转眼成空。魏国的大好河山,也沦为他国。念及昔日的无限荣光,魏瑷心中发堵,一阵唏嘘不已。
夜,已深了。邯郸大街上,早已经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也听不到喧闹之声。夜色下的邯郸,宁静优美。赵君,欣赏着土生土长的地方。目视着,自己的国土。仰头吸了一口气,展开双臂拥抱邯郸。他从没有这一刻,放松自我。一阵冷风吹来,赵君发丝凌乱,衣角翻飞。
司马望族见起风了,忙道:“君上,风起了。我们还是赶快回宫。”
赵雍,凝视着他,眼神荡漾道:“这巍峨雄壮的邯郸城,风,从来都没有停过。”
邯郸的血雨腥风,波涛暗涌,的确没有停过。
赵豹,深沉地叹了一口气,仰视着邯郸城,道:“这片故土,有太多感伤、太多离人的眼泪。风,怎么能够停下来。”
这些人本来不必这般劳苦,也不用跟着他站在空旷幽静的邯郸大街,吹着冷风。赵雍也觉得对不住他们,对着众人拱手,道:“诸位,我们再此分手。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做。”
众人行礼,目送着君上离去。
翌日,赵雍站在赵宫,面对百官,大声宣布与魏国合纵,缔结联盟。
众人闻言,高呼道:“君上不可。”
赵豹、李兑也不主张合纵,但君上主意已定,多说无益。公子成闻言,微微一顿,脸色僵硬,也不发表声音。赵雍,对着反对的人说道:“齐秦楚三国进逼我三晋。三晋大地,应该由三晋的人说了算。三晋合,则存;分,则亡。三晋危亡在夕,我等身为三晋健儿,理应守卫故土。唯有摒弃过往仇恨,携手共同,方能应对危机。魏赵之间的恩怨纠葛,缠绕百年。今日,寡人决定与魏国合纵,就是为了斩断这段恩怨纠葛。再多的痛苦,寡人一人去承受。”
赵宫一片默然。他们又何尝不愿意联合三晋共对外敌。但,魏国给赵国带来的伤害,太深刻,难以让人释怀。赵宫中多数人都历经邯郸劫难,也追随赵肃侯一生,与魏国争雄。突然,放下过往的仇恨,与魏国结盟,他们是不愿意的。魏赵,争斗了百年,现在不争了。赵国的明天,又该走向何方。
与魏国争斗,也是赵国诸臣奋斗的方向。
忽然,赵宫中有人嚎啕大哭,哭声弥漫在整个宫殿。
赵雍也知这些老臣一时间接受不了与魏合纵的消息。这些人,言辞激烈,情绪难平,大骂他违背祖制,说他大逆不道。也许,时间久了,他们会懂赵君的用心。但,赵君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赵国有没有一个好的未来。只要赵国能够更好,能够傲视诸侯列国,他背上骂名,又如何。
既然下定决心,赵雍不会选择后退,唯有采取铁腕手段,压制这些人。他看也不看哭泣者,挥了挥手,道:“来人,将他们带下去。”
侍卫领命,前去将哭泣哀悼之人,押了下去。
“先君!看看你的儿子啊!老臣无能,无能啊!”
随着,哭泣之音,消失在宫殿。赵雍,吸了一口气,稳了稳心神,面对众人,道:“你们还有谁,不满寡人的主张,都站出来。你们若是觉得寡人,不配为你们效命的君主,你们大可离去。”
众人见君上这回是动真格的。底下议论片刻,拱手道:“臣等效忠君上,拥护君上合纵之策。”
“好。”赵雍,英气逼人,道:“有谁胆敢破坏合纵者,斩。”
“魏使驾到。”殿外有一人高呼。
魏使公孙衍,踏步而来,对着赵君行了一礼。赵雍,抬手道:“赐坐。”
两名侍者,快速搬来一张坐垫。
“谢赵君。”公孙衍,长袖一挥,坐在显赫的位置上。
赵豹,问道:“犀首,你怎么来了。”
“吾王,为了表示与赵国合纵的诚意。其一,立邀赵君为王。”公孙衍,道:“其二,我国归还赵国的领土。”
赵国诸臣闻言,心中激动不已。魏国立邀赵君为王,众人喜不胜收。如今,礼崩乐坏,诸侯大肆王道。姬周天子,虽痛恨不臣者,奈何没有实力压制他们。赵国称王,代表着魏国等诸侯国,认可了赵国的实力。如此,赵国方能行王道,以争天下。
赵肃侯夺地平叛,征战诸侯,一生为王道努力。心中的王道,激烈着他一次次从困境中站起来。然而,赵国命运多舛,赵肃侯也是生不逢时。王道,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赵肃侯语想做的事,而又不能做。因为他明白,赵国还没有实力,行王道争天下。赵肃侯为自己修了一个巨大的陵墓,以彰显王者之心。生不能为王,死后也要享受王的殊荣。故而,君王寿陵,以赵肃侯开始。
赵肃侯未竟的事业,由其子赵雍来完成,这无不激烈着赵国诸臣。
面对魏国抛来的诱饵,赵君始终不愿表态。赵国诸臣见赵国可以行王道,也是一片欢欣鼓舞,纷纷请求赵君顺应时事,行王道,争天下。魏赵之间,也因为王道,拉近了距离。魏赵之间的百年仇恨,也渐渐淡化了许多。
赵国称王,乃大事一件。诸臣一请,再请,三请。赵豹沉思良久,也觉得赵国应该行王道,以争天下,挺身而出劝君上行王道。肥义、李兑、田不礼、公孙璞等人也劝赵君称王。赵雍,不愿忤了众人的心意,站在赵宫,扬声道:“好,寡人答应相王。尊魏韩燕中山四国为王。参与合纵,共抗诸侯。”
赵豹,高呼,“天佑赵国,天佑我王。”
诸臣拜倒,高呼,“天佑赵国,天佑我王。”
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合纵的消息,传至诸侯列国,引发的海啸,不比齐秦楚三国会盟,均分天下的小。当这则消息,传至洛阳王畿。周王姬扁也是痛心疾首。如今,诸侯列国称王,他虽贵为天子,也不能匡扶正道,讨伐乱臣贼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遥想当年,全天下都是姬氏的领土,如今这些辉煌,成为过去。周王,坐在宗庙,大肆哭泣。悔恨自己没有能力,恢复姬周的天下。
周王姬扁在位,魏国、齐国、秦国先后称王。现在,连韩赵魏燕蛮夷中山五国也互相尊王。一时间,中原诸侯,九王并列。算上蛮楚,江南越国。行王道,争天下,已有十一国。
王道林立,礼崩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