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学教师在大明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风波乍起

第二百六十八章 风波乍起

    张籍?

    山东临清州的张籍?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难道这就是老师说的那个写了《为学》的少年?

    这么有见地又老辣的会试答卷难道竟是出自一个少年郎之手?

    万历此刻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的疑问。

    低头再看这试卷上的一笔清峻绝伦、气贯全文、章法有度的小楷。常言道观其字、知其人,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

    万历心中不由得好奇心大起。

    “传张鲸过来。”万历端坐御榻片刻沉声道。

    殿中侍立的一个太监闻言应声,躬身退出偏殿去寻张鲸去也。

    张鲸何人?现东厂主事太监是也。

    自冯保被万历贬斥至南直隶养老等死后,紫禁城中原属于冯保的两大权柄司礼监掌印和东厂主事,分别由原南京守备太监张宏和他的门人张鲸出任。

    锦衣卫设在外廷,现在万历皇帝想要查一个人的资料,当然是用禁中东厂最为方便。

    不多时门外一面白无须黑冠蓝袍的太监快步而至,及到殿中推金山倒玉柱俯首便拜,出口称臣道:“奴婢张鲸参见陛下。”

    此时万历已经看完前十名所有试卷,笑着写了个条子道:“起来吧,下去查查这个举子,此人甚为有趣。”

    “奴婢遵旨。”张鲸说着低头起身接过纸条,以为万历还有事吩咐遂侯立在一旁。

    万历见他不动此故作怒道:“还不快去,查完之后即可呈上。”

    张鲸连忙应声道是退出了大殿,他也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能手,从万历笑着批条的举止来看,皇帝是颇为中意此人,故而他也不敢动用厂卫野蛮粗暴的那套手段,而是散出东厂番子到顺着会试、籍贯等线索搜集资料。

    东厂办事的效率很快,在万历的命令及张鲸的安排下,傍晚之时就将张籍的资料查的七七八八。

    万历侍母至孝,晨昏定省从不怠慢,其居所也是着匠人精心建造。

    慈圣太后所居宫殿,乃是新修缮的,外面景色风光也极美,殿外有澄渊亭一座,四围是水,只有一条石梁横跨着,下面的河流,由玉泉山引入,经过太液池环绕皇城,再转入沟渠,慢慢地流入海中。在亭上远远地望去,堤岸上一带,绿柳成荫,老槐盈盈,若在春夏之际到亭上来游时,真是清风袅袅,胸襟为畅。适逢春日,慈圣太后常在此游玩。

    当张籍的资料被张鲸呈上来时,万历正在慈圣太后宫中问安。

    慈圣太后性情严明,待人宽厚,善于纳谏,曾多次对万历直言其错,此刻看到张鲸手捧一摞案卷,知是万历有公事要办,遂道:“皇帝即有朝务在身,就不必在老身这里多待,免得耽误国之大事。”

    万历闻言向她道别后,又来到中极殿偏殿。

    皇宫之中廊台间灯笼高挂,偏殿之内,两排大烛照的殿中格外明亮。

    张鲸上前恭声道:“陛下,今科会试第五名中式举子张籍的资料在此。”语罢,双手将整理好的卷册放到案上。

    张籍,临清州人士,山东壬午科乡试解元,年十六。

    万历接过翻开一看,心道果然是老师说过的那个少年,虽是寒门出身,但不过十六岁就有如此见识,当真不凡。再往下看去,张籍在临清州时的一些文章也有提到,如《鳌头矶赋》、《怎敌他秋波那一转》、《竹石》、《为学》等等,当然最让万历感到奇怪的是里面提到的那本封神演义。

    “张鲸,这封神演义是何物?”万历出声问道。

    “回陛下,这是一本志怪杂言,臣遣手下小的寻访张籍其人,这话本虽明面上是其弟张卫所作,但亦有人道此为假托,实乃张籍所写,据传是其曾因家贫故而作书当做话本出售,其后在运河两岸广有流传,现在京城茶楼酒肆中亦有说者……”张鲸详细的解释道。

    不过半天时间就能把似是张籍写的话本给找出来,能查到这种地步,可见大明厂卫机构对内的监控能力实在不小。

    在万历的印象中像张籍这样的读书人应该是不屑于写这种志怪小说的,不过念头又一转,以张籍的文笔写出的这本志怪小说又是怎样的呢,他顿时来了兴趣,向张鲸吩咐道:“快去,把这话本找来!”

    “这……”张鲸闻言却有些迟疑了。

    给天子献书这件事可大可小,若是先贤经典也还罢了,但这种不在经史子集中的志怪小说拿给皇帝看,若是被外廷文官抓住把柄,定然会被以蛊惑君上名义给弹劾参奏。

    如他这般做到东厂主事的大太监,给皇帝当差作天子家奴,自然是威风无比,但是他才刚刚上位,不免要顾及朝臣的看法。

    二十岁的万历天子正是年轻气盛,又是初掌大权,自是恼怒别人不听命令,这会儿见到张鲸迟疑,顿时面色不虞喝道:“怎么,还不快去找,小小一本书东厂都找不到么,这提督东厂的差事我看你是不想干了吧。”

    万历说得严厉,张鲸顿时伏地下跪惶恐不已口中连呼不敢。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奴婢这就去寻,这就去寻……”

    紫禁城中极殿内的发生这一幕外廷自是无人知晓。

    因为一众大臣们都在为七日后的殿试做着准备,期间又有一则流言蜚语在京城传扬。

    会试举子中有落榜不忿者于街市酒楼放言会试不公,有其父阁臣,其子等第之语。

    其实自万历皇帝登基以来,万历五年、万历八年两次会试中,前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三个儿子纷纷等第,又有高中状元探花者,有心人还注意到这两次会试之中还有阁臣张四维之子张泰征、吕调阳之子吕兴周等阁臣家人同乡中式,早就引得人心怀怨。

    前时不过有万历天子的极度信任在前,张居正强力手腕压制在后,故而只是私下流传,并未闹大,如今张江陵已逝,癸未会试中又有和原来一样的阁臣家人中式的现象,这才让事情爆发出来。

    此事引得御史台有言官纷纷上书,阁臣们自顾尚且不暇,更无人注意内廷万历索书这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