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天边夕阳西下,余晖映满天空,小小的茶棚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好多临清城的和下属县乡的士子,都在争相观看场中的比斗,一个好的破题往往能造就一篇好的文章,这场景简直是两名学霸当场做题啊,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即将赴考的读书人呢,
是时候结束这场比试了,刚刚解答了郑泰的一题,张籍看了看天色心想。
张籍和郑泰桌上的茶水现在都是这茶寮老板奉送的,一场比试吸引了这么多的士子,这里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半晌的茶水钱足足顶了十天的他十天的收入,茶老板早已是笑得合不拢嘴。
张籍喝完了杯中茶水,起身看着郑泰道:“该我出题了,题为——子曰。”
旁观众人一听皆是一愣,这是什么题,这算什么题,当下就有人问道:“是哪个子曰?”
“是子曰诗云的‘子曰’;是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子曰’。”张籍闻言解释道,这道题是出自清代人梁章钜的《制艺丛话》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可谓是极其刁钻,但是仍然被人及其巧妙的破掉了。
郑泰听了张籍的解释,终于不再那么淡定了,在刚才的比试中,郑泰破题的速度越来越慢,但总还算是能解答出来;张籍的破题速度也是比开始稍有不如,不过仍然比郑泰快多了。
茶寮老板又给张籍续上了茶水,这已经是张籍出完题后的第二盏茶了。在春日夕阳的余晖中,郑泰迟迟回答不出,额头已是见汗了。旁观众人等的有些不耐,有人喊道:“怎么了这是,还行不行,答不出来就认输,别磨磨蹭蹭的。”“是啊,瞧不起咱临清城的清渊书院,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就是,还是打道回府再去读几年书吧……”“连个清渊的童子都比不过,就这还考什么府试,回去再练练……”
郑泰这虎背熊腰的大汉书生,终于被激的坐不住了,猛地起身说道:“兀那少年,这算什么题,你能破吗。”先冲着张籍说完又转身向围观众人大喝道:“嚷嚷什么,这题你们能破得了吗……”他声音洪亮,嗓门极大,竟是压下了人群中的喧闹声。
这边张籍听了大汉的质问当下道:“吾辈读书人,当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臻至化境世间万物皆可为题,就比如……。”张籍看到人群中一个刚才吵得声音很高的一名士子走过去说道,“这位兄台可否过来一下?”
“你是叫我吗。”那人见张籍看向自己,疑惑的指着自己的鼻子。
“对,就是你。”待到那人走到了张籍面前,张籍又问道:“不知这位兄台家住何处,姓甚名谁?”
“我就是临清城东,赵家庄人,姓赵名时春,也是来应府试的。”这赵时春爽快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我问你话,这题你能破吗,你找个不相干的人过来做什么。”郑泰见张籍自顾和赵时春说话,气闷的大声说道,“不会解的题就别出!”
张籍转过身来,朗声对郑泰道:“这题我当然会解,不过这等会而再说。刚才我说了世间万物皆可为题,皆可破之,就以这位兄台赵时春名字为题,你可能破?”
“此等无理取闹,断无义理之事焉可为题?我不答。”郑泰看着张籍冷笑道,他断定张籍也是破不出来的,这都是故意出的歪题。
“不知郑兄今年几何?”张籍也不理他,自顾自问道。
“某今而立之年,那又如何?你是想讥我年长吗。哼,才高不计年龄几何。”郑泰倒也机警,一点破绽不肯露。
“那就是那就是三十之龄了?三十而立,不妨以此为题,汝可能破之?”张籍又出一题。围观众学子也是一阵大哗,和郑泰一样,都认为这算是什么题。“子曰”、“赵时春”、“而立之年”,这都出自何经何典,不过信口之语这哪有人能够答出。
一旁的袁永早就有些急了小声对张籍说道:“张朋友,这题可不能乱出啊,这些题谁能破得了。”
“袁兄无妨,这题我能破。”扭头和袁永说完话,张籍喝完最后一口茶再次起身,双手负于身后,于茶棚中踱步,到了分胜负的时刻了。
只听张籍大声道:“我刚才说了,世间万物皆可入题,这题既然我出了,我当然能答得出,破得了!”这句话向着围观众人也向着郑泰。
“不可能!”郑泰也是站起来道,众人看向张籍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怀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做不了,并不代表别人做不了。”虽然张籍站在郑泰面前矮了一头,但是气势却一点也不输。“你听好了!”
见到张籍要破在这三道刁钻古怪的题,原本嘈杂喧闹的人声顿时没了,只能听见归鸟叽喳的声音和远处隐隐的号子声,众人尽皆屏息凝神,想要看看眼前站着的这个童子是要如何作答。
“子曰一题,我以此句破之。”张籍向着人群一拱手大声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如何?”
“赵时春一题,我以此句破之。”张籍又看向郑泰有些怜悯的道:“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时之先。如何?”
“三十而立一题,我以此句破之。”张籍最后转身回到桌边却不坐下,而是向茶寮老板招了招手示意续茶,待到茶杯满了,端起茶杯轻捻,吹了一下杯口的热气继续道:“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坐也。如何?”
三道题解完,三个如何出口,满场皆静,满场皆惊!
这是何等对的才思,第一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取自苏轼之文,但用到此恰到好处,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真是才华横溢。这也是最标准的破题。
第二句用“姓冠百家之首”暗指“赵”字,用“名居四时之先”暗指“时春”两个字,这里用的都是“暗破”,及其精妙。
第三句前句两当十五破“三十”,后句椅子板凳不坐破“而立”,这最不着调的一句也能破的如此工整。
这少年到底是谁,郑泰此刻满面苍白,呆坐在座位上。
围观众人心底也泛起了同一个疑问,这少年——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