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210章:军临

210章:军临

    侯君集看了薛万钧送来的密旨后,惊出一身冷汗,李世民这是要重要李浩啊,封一个十九岁的少年为行军大总管,还让自己这么一个开过功勋来辅助他,很明显是要为李浩造势,用意不言而喻啊。

    其实他想多了,李世民之所以会有如此旨意,其实是想让李浩亲手灭掉高昌,报庭州之仇,因为李世民能从李浩的奏章中感觉到李浩对高昌的深深恨意。当然,李世民器重李浩,是事实,但没侯君集想得那么离谱。

    事已至此,侯君集便加快行程,和薛万钧火速赶往庭州,反正庭州之围已解,李浩安全了,他就算再怎么拖延都没有用,还不如赶紧过去,不让李世民抓到把柄,这叫两头都不得罪。途径凉州,侯君集传达李世民的谕旨,凉州都督李大亮竭力配合,调兵两万让侯君集统率,侯君集带兵经长城直达肃州,过玉门关。

    长安这边也闹了点风波,李世民下达出兵圣旨后,将李承乾召至甘露殿,屏退左右,单独谈话,谈话内容不知道,反正李承乾出甘露殿的时候,脸色非常难看,仿佛吃了两公斤热大便一样,之后李承乾就被禁足东宫,闭门思过,很明显是被李世民训斥了。

    罚完李承乾,李世民又玩起了老套路,赏赐李泰,各种金银布帛,还有一副自己珍藏多年的名家书画,可把李泰这个小胖子给乐坏了,李泰甚至感觉,自己也不必主动去争夺太子之位了,每天就待在家里装装好孩子,等着李承乾犯错,等到他哪天犯下了滔天大错,这太子之位就是自己的了。

    还别说,他这个想法跟历史真有点像,只不过后半段不太像,李承乾确实犯下了滔天大错,被夺了太子之位,不过最后李泰也没当上太子。

    八月初四,侯君集经西州,往北,翻越天山,正好天山之上有不少树木,侯君集命人砍伐树木,携带上路,到庭州之后好打造攻城器械。

    侯君集还未到西州之时,高昌探马就发现了他们,赶忙回高昌城奏报麯文泰,麯文泰顿时吓得手脚冰凉,浑身直颤,唐军果然来了。

    太子麯智盛赶忙献计,向西突厥求援,麯文泰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赶忙谴使前往西突厥,这次的使者依然还是察克燧尔。

    由于上次借兵给高昌,西突厥损失了三万四千大军,乙毗咄陆很生气,立刻谴使前往高昌,向麯文泰讨要六万两黄金,折合白银六十万两。

    之前麯文泰已经送了一万两黄金作为定金,按照他们双方的约定,确实应该再付六万两黄金没错,然而麯文泰不甘心,庭州又没打下来,自己还损失了全国一半兵士,现在还要支付六万两黄金,换谁都不乐意,他便以庭州未能攻克和迪力拉尔娜杀死旅军元帅为由,拒付六万两黄金,只肯再付一万两,当精神损失费,双方使者争执月余,都未有结果。

    使者回到西突厥奏报乙毗咄陆,乙毗咄陆气得差点怒掀桌,正好众臣正在弹劾迪力拉尔娜,乙毗咄陆便夺去迪力拉尔娜兵权和一应官职封号,羁押入狱,然后跟众臣商议出兵讨伐高昌。

    西突厥近年来吞并了许多国家,不差高昌一个,不过,高昌有点特别,因为高昌跟大唐接壤,大唐可以允许一只猫睡在自己身畔,却觉不允许一头狼伏在自己旁边,一旦他们出兵攻打高昌,大唐必定不会坐视不理,进来插一脚是小事,很有可能引发两国大战。

    就因为这个,西突厥众文臣纷纷反对出兵高昌,乙毗咄陆也不好犯众怒,只能就此打消出兵的念头。

    当高昌使者臭不要脸来求援的时候,乙毗咄陆感觉自己的三观被刷新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没派兵去打他们就是好事了,居然还好意思跑来求救,乙毗咄陆想都不想,直接拒绝了。

    然而察克燧尔不甘心,再次求见乙毗咄陆,并许诺只要救下高昌,高昌每年进贡西突厥三万两黄金,乙毗咄陆初时有点心动,但想想高昌那为负数的信用值,再次让他滚蛋,乙毗咄陆又不傻,先不说高昌的信用值欠费,光是要帮助他们与大唐开战,就让他皱眉,跟大唐打仗是那么好打的吗,经过上次那件事,他深深感到后悔,士兵的性命不是钱能买到的,他已决定,不理高昌,而且,庭州之战也让他认识到,大唐的军队实在太强了。

    察克燧尔给高昌众臣送礼,没人敢收,他绝望了,然后他便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高昌要完了,自己不能回去,麯文泰喜怒无常,若是因为没能求来援助,迁怒自己,估计会一刀把他砍了,就算麯文泰不斩他,大唐铁骑到来,他也难逃一劫,察克燧尔找到了使者团的将领,向他说明了其中利害关系。

    使团将领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第二天便以回国复命为借口,离开西突厥,然而远遁他乡,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一,侯君集终于带着两万大军来到庭州城,李浩亲自出城相迎,一个是开国功臣,大唐元勋,另一个则是当红小鲜肉,皇帝最看重的少英英杰,而且目前还是州牧一方的封疆大吏,军政一手抓哟。

    有道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李浩和侯君集在庭州城外见面之后便开始互相飙戏,嘘寒问暖,你侬我侬,关系看似甜蜜得不要不要的,其实李浩的内心非常拒绝,一直在暗暗咆哮:“离我远点,老流氓,你将来可是要造反的,别跟我套近乎好不好,咱俩可不熟呢。”

    侯君集也是暗忖心思:“这小子得罪了太子,将来必定没有好果子吃,但他眼下受陛下隆宠正盛,不可得罪,也不可靠他太近。”

    二人各怀心思,竟能演成革命同志会首时的激动场面,那演技绝对能够问鼎奥斯卡。

    李浩将侯君集薛万钧请进城中,给他们安排驿馆,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李浩应该置办一桌酒席,给他们二人接风洗尘,毕竟他是晚辈嘛。

    然而并没有,李浩今天演得有点累,好久不演戏,功力退步了,回到刺史府,他就是最大,管你侯君集还是薛万钧,老子累了。想吃酒啊?自己叫外卖啊!

    对于李浩如此不上道的行为,侯君集表示一点都不惊讶,甚至还有点窃喜,不惊讶是因为他认为李浩还年轻,人情世故这方面还不太周全,窃喜是因为他也不想应酬李浩,毕竟太子跟李浩的关系比较紧张,反正他的准则是:工作上尽力配合李浩,不让李世民抓到把柄,私事上远离李浩,向李承乾表忠心,两不得罪,这就是侯君集从一个小混混一步一步爬到开国功勋的经验。

    一夜无话,隔日一早,侯君集到刺史府找李浩,自然是为公事,首先是商量攻打高昌之事,其次是他从天山砍来了许多树木,准备打造攻城器械,想要从庭州城中借点工匠,毕竟工匠越多,完活才越快。

    李浩听完侯君集的提议后,给他点了个赞,侯君集打仗还是挺有一套的,知道就近取材,倘若真要把攻城辎重从长安运到这里,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还耽误时日,他这样做就很有灵性了。

    于是李浩调集城中所有工匠,和侯君集带来的军中工匠会合一处,开始建造攻城器械,同时,侯君集将带来的两万兵马一分为二,给了李浩一万,李浩接受了这一万兵马后,日夜操练,倒不是说这一万将士训练不够,而是李浩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将他们练一练,这样打仗的时候用着才顺手。

    一个月后,秋末冬初,庭州温度骤降,棉袄已然穿上身,这种天气不太适合出兵,然而他们还是出兵了,因为李浩想要在寒潮到来之前灭了高昌。

    李浩和侯君集齐头并进,带着两万大军和攻城辎重由北往南,在进入高昌国境后,二人商议了一番,分头行动,李浩直接带兵前往离庭州最近的交河城,而侯君集则带兵绕过交河,直取高昌最东边的柳谷和田地二城。

    十月初十,当侯君集的大军到达西州城外之时,一直忧心忡忡的麯文泰得到了唐军大举进犯的消息,终于再也扛不住心理上的压力,病倒了,当天夜里便死在了病榻上,高昌城内愁云笼罩,人心惶惶。

    麯智盛为了稳住局势,匆忙接替了王位,连登基仪式都来不及举行,立刻安排兵马布防备战。

    李浩带着一万大军兵临交河城下,望着交河城,李浩冷笑,当初交河公带兵围庭州,眼下情势逆转,他带兵包围交河城,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当然,李浩可没有那闲工夫困城,如今天气转冷,再过一个月估计便会天寒地冻,他必须速战速决,不然只能拖到明年开春,他一刻都不想让高昌多存在于世上。

    在交河城外五里处扎营,李浩手摇羽扇,头扎纶巾,指着交河城,问:“各位将军,攻下这交河城,最快需要多久?”

    陈宾想了想,道:“回大总管,交河城中兵马不足五千,若让末将攻城,三日便可。”

    李浩点了点头,不忘纠正道:“自即日起,在军中,不要叫我大总管,要叫我军师。”

    众人闻言纷纷一愣,军师?李浩这又是搞什么名堂,他们虽然满心疑惑,却没敢多问,只能纷纷点头:“是!军师。”

    李浩手摇羽扇,轻轻踱步:“陈将军说他需要三日便可攻下交河城,诸位将军,可有更快的?”

    众人纷纷摇头,这里论打仗,就数陈宾和彭海最厉害,陈宾都说需要三日了,其他人自然不敢放大话。

    “既然诸位将军都没人能在三日之内拿下交河城……”

    众人闻言以为李浩就要派陈宾主持攻城了,没想到李浩却缓缓道,“那么便有本军师亲自来,今天日落之前,拿下此城!”

    众人闻言纷纷目瞪口呆,望着已经偏西的太阳,都说不出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