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国之全面战争 > 276 进攻下

276 进攻下

    火枪的最佳射击距离是50米,因为只有在这个距离内,使用燧发滑膛枪的士兵们才有一定把握瞄准目标,而不至于开火后都不知道子弹会飞到哪里去。

    但是,滑膛枪在百米内的距离,铅弹就已经可以狠狠射入人体造成致命伤了,这也是火枪刚刚流行起来时,惜命的火枪兵往往会站在百米距离开外抬枪对射,结果打了半天双方死伤的人极为有限……

    能杀人的前提,首先是要能打到人……

    当然,人类是会学习进步的,战争频繁的欧陆统帅很快发现了这种战斗方式的低效率,开始渐渐拉近交战距离,直到18世纪线列战术发展到巅峰时刻,50米交战对射距离成为欧陆各国的共识,除了英国那种不按照常理出牌拼死顶着枪口前进的特例外,大多数国家都会在50米左右的距离外排队枪毙。

    此时,波兰人还没有50米射击的概念,只是按照理论上的滑膛枪最大有效杀伤距离来作为标准,所以太平军战列线刚进入百米就扣动了扳机。

    噼里啪啦火枪射击声打的热闹无比,那些拿着弓弩的波兰士兵则无趣的拿着弓弩预备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第一军团确实比其他新组建的常备军强出一大截。

    起码,士兵们能坚守战场纪律,这一点看似简单,在封建色彩没有褪色的17世纪,可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情,只有各国精锐才能普遍做到。

    百米距离的射击,只给太平军造成了两位数的伤亡,对于数千人推进的战列线而言,真的可以算是九牛一毛了。

    一顿自由射击后,掩体后的波兰火枪兵开始忙碌的装填弹药,他们的动作由于紧张和业务不熟练,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意外’。

    结果,第二次射击时,有超过一成的火枪兵没能将自己枪膛里的铅弹打出去,这一成火枪兵中,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扣动扳机没有击发后,再次重复之前的装填动作,而不是检查枪膛……

    可以预见,这些波兰火枪兵在这场战斗中,再也别想打响手里的滑膛枪了!

    这就是排队枪毙时代的常态,也是历史上英军极其重视第一次齐射的原因,无论多么精锐的火枪列兵,只有第一轮齐射是最整齐的,随后的装填在散布着死亡气息的战场上,士兵们很容易在各种负面情绪下出现失误,结果就导致各种意外发生无法开火。

    每一轮齐射后都会出现这种概率,人类终归不是机器人,这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齐射的次数越多,同一横截面下能开火的滑膛枪越少……

    这种情况是普遍意义的,精锐部队只能降低这种概率而无法杜绝,哪怕是太平军士兵,没有紧张的情绪,也有极小的概率在多次装填下出现失误,只需要一次失误,装填弹药就需要重新来过,很显然,在战场那种争分夺秒的情况下,大部分士兵没有慢条斯理重新清空枪膛装填的耐性。

    所以说,太平军线列步兵同样注重前几轮齐射的质量。

    他们没有在百米距离内开火,仍然踩着鼓点挺胸抬头前进着,八十米,七十米,六十米,五十米!

    在不足五十米的距离下,太平军线列步兵终于可以瞄准目标了,于是,太平军的战列线停了下来,第一排士兵站立举枪瞄准一气呵成,随即在军官挥下的指挥刀命令中,扣动了扳机。

    成片的铅弹将露出半个身子或者一个脑袋的波兰士兵打的人仰马翻,很多挺身正在抛射弓箭的波兰弓箭手,身子一软趴在了掩体上,暗红色的鲜血很快淌满了周围的泥土。

    十字弩和弓箭手虽然加入了进攻的序列,但对太平军造成的杀伤力并没有预想中那么可怕。

    火枪的齐射将很多想要射箭的波兰士兵击倒,大大降低了波兰人的火力投送。

    第一排太平军线列步兵齐射完毕后,原地装填弹药,第二排线列步兵踏前两到三大步,在军官的命令下统一举枪瞄准射击!

    不足10秒的间隙,又一波弹雨铺天盖地的砸在了波兰人的阵线上,即便他们有掩体遮护,大多数铅弹都没有命中目标,也让露出半个身子和脑袋射击的波兰士兵死伤狼藉。

    掩体只是降低波兰士兵受攻击的面积,而不是将他们完全遮护住。

    第三排太平军线列步兵在齐射过后,紧随而至,走到队列的最前方,打出第三轮齐射!

    这时候,第一排士兵基本上也完成了燧发滑膛枪的装填,在军官的命令下继续踏前,太平军使用的正是近代排队枪毙常用的徐进射击法。

    一边开火一边前进,用火力压制敌方的火力,并渐渐拉近距离。

    第一军团的波兰士兵依托掩体顶着成片的弹雨,看着越来越近的太平军战列线,心中不禁产生了动摇。

    此时,防御掩体后方已经躺满了被命中的尸体还满地打滚哀嚎的伤员,对波兰士兵的士气打击极大,理论上,依托掩体的波兰士兵即便武器相对落后,也能在对射中打出占据优势的伤亡比。

    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波兰士兵根本不敢露头射击,或者是射完一次后,就哆哆嗦嗦的在掩体后面趴着,也不知腿软还是手软,无论如何也爬不起面对直射的枪口……

    这就导致了波兰阵线的对射火力大大削弱,掩体可以保护士兵,但同时也让士兵们有了一个怕死的庇护所,不像空旷的野战,士兵们除了尽一切可能装填弹药开枪外,没有其他选择。

    因此,掩体对于没有足够勇气面对死亡的士兵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渐渐地,太平军线列步兵已经逼近到了不足30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燧发滑膛枪的杀伤力可以说完全发挥出来,太平军线列步兵几乎可以做到超过九成的命中率,波兰士兵的伤亡直线上升!

    这时候,波兰第一军团阵地上的士兵心里那根弦已经蹦到了临界点上,距离崩溃已经不远了……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掩体后面的小贵族基层军官突然爆发出狂热的呼喊声,发动了反冲锋,一马当先带头跳出了掩体,挥舞着冷兵器向并不算远的太平军线列步兵杀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