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四国演义系统 > 第397章 多事之秋与多实之秋—4

第397章 多事之秋与多实之秋—4

    首先这群人在并州老家借助熟悉地理的优势,多次成功的抵御住了赵云的进攻,其次,他们在战斗力上也是经过了董卓多年的培养,至少在应对赵云带过来的那些新兵的时候,并没有在战场上吃太多亏。其实,倘若凉州体系的士兵们,不是有盔甲和其它装备上的优势,恐怕战胜率早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想象的地步,但即便如此,那些如今投靠了白波军的董卓旧部,如今也在盘算着如何利用与凉州体系对决的大好时机,从对方那里得到足够的先进装备。

    至少光从战场上的缴获来看,是无法满足他们大规模需要的,不过偶尔的收获也足够让他们提高一下着甲率了。

    其实在盔甲和其它装备的方法,让赵云和苏宁一直都是比较谨慎的,尤其是那些刚刚投靠过来的并州的世家大族,他们的不屈大部分都没有配发凉州体系的甲胄,而是依旧是用以前的装备。

    这倒不是因为凉州区的工业生产能力无法完成这样的装备目标,而是因为这群人实在不值得苏宁新人,如果他们得到了凉州体系的甲胄和兵器,恐怕会对赵云造成意想不到的危险。

    然而这样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正在与赵云所部作战的白波军,通过战场缴获等各种方式,从新兵蛋子那里得到了不少的先进装备,而他们转头就过去,将那些世家大族们狂扁了一顿,至少在那群人那里,他们无论是在既有的战术体系和战场经验方面,还是在刚刚到手的武器装备方面,都是拥有着巨大优势的,于是那些刚刚投降著名的世家大族们,开始对凉州体系大家抱怨起来,尤其是那些原本与凉州体系就有着很多商业往来的人知道,亚洲这些并非没有能力为他们配备更加结实的甲胄,而仅仅因为不够信任他们才选择不予配发。

    这让他们大感心寒的同时,也萌生了投靠白波军一起发动叛乱的想法。于是这些世家大族的部曲,就开始与白波军暗通款曲,以至于赵云在战场上的局面显得更加被动起来。

    对此无可奈何的赵云,只好求助于自己的副手,英仙座节度副使李世绩。

    李世绩能够出现在东汉末年,当然也不是苏宁按照字母顺序召唤过来的,他是祝您在把他的传记看了20多遍之后,答对了全部的十道题,才从问答召唤系统当中将他召唤到了这里。

    不过来到这里的李世绩,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将他的才华施展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

    虽然他对这一历史事实时间段并不陌生,但他还是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弄懂了苏宁现有的战略思想。

    而今的她终于知道苏宁的对内策略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扩张,并且将每一寸得到的土地都转化成极高的生产能力,从这里产出的粮食和各种工业用品,将成为对外征战的重要武器。

    当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出于环保的压力很多重工业制造企业都将会被迁移到西域以西的地方去,并且在那里用更短的距离向前线,输送必要的物资装备,那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苏宁还需要在东汉末年有一个稳固的基地,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战略局面失衡的尴尬。

    话说他在西线战场投入的兵力和资源的确是有些多了,以至于东线战场这边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李世绩是比较关注苏宁在西线战场上的表现的,作为一名唐朝时期的开国名将,他对与外敌作战这种事情显然要比对内作战更有兴趣。

    但是苏宁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把他派到国外战场上去,因为这位曾经在唐朝与突厥的战争当中表现出色的将领,很适合坐镇在大北方。

    他也是内定的并州都督的重要人选,而他现在做辅佐的赵云,只不过是来定州打酱油的而已。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赵云像这位已经内定的继任者询问意见,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请教而已。出于对行政效率的追求,他希望自己制定下的政策能够让对方在接任自己的位置之后,用最小的调整幅度就能达到他布局当中的完美。

    所以他干脆不准备在这些事情上指手画脚,而是直接采用李世绩的意见。

    然而这一次,李世绩让他有些失望了,因为他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意见。甚至他都已经想到了,像前任英仙座节度使一样大开杀戒一番。

    前任英仙座节度是不是别人,正是现任信德地区总督,征南方面军总司令白起。

    这位仁兄之所以被免去英仙座节度使的头衔,并且他手下的士兵也全部改制成为另外一个节度府,完全是因为他们在信德地区平定叛乱的时候,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那些跟随当地土人豪强掀起叛乱的家伙,遭到了白起最为残酷无情的杀戮。战后的伤亡数字虽然模糊不清,但是大本营派去的调查官,却传回了一个让他们惊讶的数字。

    “我们就这样失去了14万劳动力。”贝特洛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悲痛的向苏宁表达了自己的抗议,作为一名来自近代民主社会的行政官员,他无法接受,白起如此残忍的行事手段,虽然他们这群殖民者当年在印度也没留下什么光辉灿烂的事迹,但这显然不能够阻止这群所谓的自由人士发表自己的观点。

    于是苏宁在这群人的抗议之下,不得不将白起的职务作出了调整。

    同时他的内心当中也是比较担心,白起这个家伙会失控的,所以,他将原来的西北方面军总司令章楶章质夫,派遣到与信德地区相邻的旁遮普地区担任总督,并且他有权提调信德地区的任何军政民政。

    对于这一点,白雪竟然出乎意料的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反正让他处理当地的军政民政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甚至和那位宋朝最成功的军事文官达成了默契,一旦战争开打,无论是面对南方的印度古国,还是面对西面的安息帝国都有他白起来率军征讨。

    这种私底下划分权力的行为,当然立即遭到了大本营的强烈反对,然而却立刻得到了苏宁的特别许可,于是这两个人就兴高采烈的开始在印度河流域为非作歹,大量的流民被安置在了附近的地区,周围那些人就有可能不买的人迅速变成了战俘,由于惧怕再次发生大规模屠杀事件,大本营作出了更大的条件让步,希望这些当地的土民能够配合那两位杀神的行政工作,而当地的那些土著百姓们,其本身更加惧怕这两位杀神的刀斧,所以就算条件会比以前更加苛刻,他们也不会选择用造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信德和旁遮普地区的治安战争终于宣告基本结束。

    这也是苏宁在养伤的这几天里,得到的好消息之一,不过,一套现在养伤的长安城来说,最让他揪心的,不是远在西线战场的治安战争的结果,而是近在面前的关中治安状况恶化,以及并州的叛乱不断。

    这是关东的治安状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只是几个地主豪强因为他将抵抗薛仁贵的东进l被打倒之后,那些原本租种这些地主的佃户们,准备将他们的土地侵吞为私有,从而引发了互相之间的连番争斗。待到苏宁在关东站稳脚跟,并且宣布那些地主的土地划归国有之后,这些佃户又与当地的官员和亚美发生了冲突,由于他们不肯吐出已经占据的田地,随后便爆发了连绵不断的抗争。以至于薛仁贵不得不出动军队进行镇压,但是在镇压的同时,那些士兵们也感受到,这群人只不过是一群苦命的家伙。他们想要得到土地的愿望,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原本土地在划归国有之后,就是要分配给当地的居民进行耕种的。可是苏宁却偏偏不准备这样做,他搞出了很多类似国有农场的单位,并且希望招募那些佃户们进去工作,这当然遭到了那些佃户的抵制,于是原本的一场军事打击行动,却演变成了士兵们与佃户们磨嘴皮子的行动,后来薛仁贵发现这种事情根本就不适合他的士兵去做,所以立刻向苏宁汇报并要求派遣足够数量的文职官员,下乡参与调解。

    于是那些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孩子们终于派上了用场,苏宁已经准备将他们成批量的任命为管理,参与到与佃户们的调解工作当中去,然而,周一方案很快就遭到了佃户们的集体抵制,尤其是关中的那些乡老们,坚决认为皇权是不应该下乡的,乡里乡亲就应该是他们管理的地盘。为此,他们还纠集了一群利益相关人员,试图阻挠这件事,结果遭到了薛仁贵的残酷镇压,然而这件事情却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关中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政治的核心地区,所以他们并不认可凉州的什么集团和公司派来的人员,他们指认朝廷和官府的相应文书,这让苏宁不得不在任命官吏的时候,扛起大汉王朝的旗号,可惜的是,他手头只有一位同桌那里救出来的皇子刘辩,却没有真正的大汉皇帝,于是无奈的他只好给远在洛阳城的关羽发出一封书信,要求他和洛阳城里的小皇帝刘协商量一下底层官吏任命的事情。

    然而这封书信还没有离开多久,关于那边反而先行寄来了一封信,里面陈述了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那就是这位一代武圣,竟然把皇帝丢了。

    于是赵云那边的事情反而显得不再重要了,寻找皇帝并试图从那里得到相应权利的合法认可,成为了苏宁以及他身后两周体系的重要工作。

    而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原本还在纠结当中的赵云,一下子陷入到了更加被动的境地之中,由于目前的形势太过紧张,他不适合做出任何让苏宁在大义上丢分的举动,如果在并州境内展开,像白起一样的大规模杀戮,那么苏宁的凉州体系一定会在当地失去民心。

    而且关东的那些诸侯们也将用这个做为借口来攻击,祝您更加不幸的是,那位逃跑的皇帝,很有可能也会在诸侯的挟持之下,进入此,不承认苏宁两种体系,对于关东合并州地区的控制。

    这样一来,他们过去做的那些事情,很有可能就会成了无用功,因为他们必须还要用自己相对虚弱的防御体系来应对诸侯们的联合进攻。

    更加不幸的是,并州体系如果发生了大规模的屠杀。那么正在人心惶惶的关中地区,很有可能会立即发生大规模的叛乱,而他们现在在做招募的那些新兵当中,很多人都是关中子弟,如果家乡发起叛乱的话,那么这群人很有可能也会发生哗变,毕竟这群人仍然像他们的祖辈那样,习惯于效忠大汉朝廷,所以苏宁必须为他们制造出一个皇帝来,如果找不到那个失踪的刘协,那么他也就只能在长安拥戴刘辩了。

    于是并州的局势开始变得更加相持不安,而洛阳城那边的状况也出现了让人不安的躁动。

    首先,驻扎在河东郡的项羽,对关羽的能力水平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皇帝就是在关羽驻防洛阳几天丢失的,显而易见的是洛阳城里还有几家大势力,是愿意帮助小皇帝逃走的,而关羽对此却一无所知,甚至项羽认为应该派遣一部分文官来驻扎洛阳城,让这里充分发挥半个都城的优势。

    但是这个建议立即遭到了苏宁的拒绝,他并不在乎小皇帝是在谁当值期间走丢的,他只在乎小皇帝现在究竟到了谁的手中。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小皇帝到了曹操那里,那么关东的局势只会继续在苏宁的掌控之中。虽然小皇帝刘协东巡的时间比历史上的早了很多,但这毕竟也是苏宁一手造成的,所以他也只能承担这种蝴蝶效应带来的可能恶果,谁让他现在就盘踞在长安附近,而原本历史上的小皇帝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往许昌的。

    其实在原本的计划当中,苏宁是准备过几年再把他从洛阳城里放走的,否则他就无法完成他在历史上的角色,也就会导致关东的诸侯混战偏离原有的历史轨迹。

    不过,刘协的这次成功逃跑,倒是让他不需要再花费心思纠结这些事情了,现在他应该做的就是集结兵力,准备随时应对关东地区发生的变化。

    这也算得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