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宋缔 > 第两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

第两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

    石碑上已经被刻上了字,是褒奖曹娥孝道的碑文,全都出自赵祯的手笔,由将作监做好的刻字匠人一笔一划的刻上。

    守城的官员自然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让一众官员以及石碑先一步进城,谁敢破坏官家册封忠贞孝女的大事?

    其实五月端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这炎热的夏日进行一次狂欢,好事情往往都会赶在这一天聚集,人们也愿意在节庆的时候听见好消息。

    高高的宣德楼能把神都城最热闹的南门大街看得清楚,赵祯离开了凉爽的城门楼子,看着南门大街上的热闹欣慰不已,观瞧这样的盛世景象,要比看着门楼上的那帮耄耋宿儒要好的多。

    宣德门的门楼极大,为的就是方便帝王关窍城中的景象,同时也能驻屯大量的士兵,今日是盛世佳节,作为皇帝的赵祯自然要请宿儒老臣之类的前来一同过节,体现皇帝的尊老爱民。

    赵祯主要不想看到吕夷简的嘴脸,这个曾经的朝臣已经完全投靠东城豪门,但表面上他依旧是以致仕的老臣自居。

    更为狡猾的是,吕夷简在赵祯准备罢免他的官职之前,便自己称病致仕、

    赵祯之所以要罢黜他,最简单的原因是看到了吕夷简的政治手段以及对权利的贪婪。

    吕夷简为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黜忠言,废直道,排斥异己。多次截留大臣的上表奏章,使诤言不能达于圣听,这是赵祯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当年他推荐张士逊、王随、陈尧佐等进入中枢,但些人明显才不配位,为的就是让赵祯不得不起用他。

    但结果赵祯启用一大批新晋官员,给了范仲淹,苏洵,以及欧阳修等人快速崛起的机会,使得吕夷简的计策彻底落空。

    但最让赵祯不能容忍的还是他利用权利之便,构陷他人,当初富弼出使契丹,吕夷简删减国书,试图陷害富弼,幸好富弼在看到国书中的不妥时及时上奏,要求赵祯再次审阅,于是便暴露了吕夷简贪恋权力的私心。

    赵祯心中对吕夷简的厌恶主要是来自于他的虚伪,开始的时候赵祯还是觉得吕夷简为人不错,毕竟在后世的史书中记载的还都是他的正面,可当赵祯正真了解吕夷简之后才发现,原来吕夷简此人表面上正直,但背地里却是灰暗的很。

    明道二年的时候,吕夷简辞官罢相,走之前还赠送赵祯规劝之言:“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

    这八条规劝对于当时的赵祯来说极为有用,赵祯也是真心采纳,但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几条根本就不是吕夷简自己先出来的,而是早已流传在朝中的话。

    不光如此,他既然能提出这八条规劝,那行事也应该如此才是,可他自己反倒是没有做到。

    朝堂之上就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才不以得正,因为他的存在才导致言路闭塞,至于他的收汇受贿的事情也不在少数,至于绝女色……吕夷简家中的妾侍可不在少数。

    最让赵祯不喜的是,他的伪装往往能欺骗旁人,即便是皇后都说过:“吕夷简多机巧、善应变。”

    南门大街已经游人如织,摩肩擦踵,最热闹的便是卖香囊的小贩,挑着一个小摊上面是五颜六色的彩带和各式各样的香囊。

    这时候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贫家子弟都是一般无二的,多少会在小摊前买上一两个香囊。

    得益于风气的开放,女子也常常出现在街面上,这个时代之所以流行的便是才子佳人的话本,便是源自于男女大防还未出现。

    尤其是大宋出现了工业基础,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安稳,文化被赵祯引导向了正确的方向,连皇后都能出现在神都城中,何况是一般人家的女子?

    市面上女人和孩子的生意最好做,只要有女人出现在街市上,自然是买卖兴隆的。

    赵祯作为皇帝要招待朝臣,皇后作为母仪天下之人,自然是要和女眷在一起的,而她打破了传统,带着诰命夫人以及官员家的女眷去了碧雅轩。

    赵祯回到了门楼之中,朝臣们已经在等到他宣布消息,之前礼部的官员已经把赵祯要重新册封曹娥的消息告诉给了众人。

    忠孝仁义一直是儒家思想所宣传的,也是符合华夏传统精神的东西,赵祯这样的行为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历代王朝的帝王都会褒奖这种烈女,孝女以示教化公德。

    三才已经派出内侍出宫宣布,南门大街上人最多,神都城中的布告牌子就在这里,硕大的布告牌子上贴满了朝廷的政令,这些东西原本是不会告知百姓的,都是官府在执行,但后来被赵祯要求必须贴示出来,甚至包括皇帝的旨意,否则如何能叫昭告天下?

    皇宫中派出的内侍尤其是宣读圣旨的内侍排场可不小,他是代表皇帝,不光是锦衣华服,还有天家仪仗。

    宫中禁军开道,鸣锣示警,四周百姓退避留下主道,内侍站在硕大的布告牌坊下,高声宣读赵祯的旨意。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今陛下感其仁孝,赐碑文,修殿堂,封其灵孝夫人,与两浙路越州城北敕建正殿!”

    四周的百姓山呼“万岁”,敕封孝女曹娥为灵孝夫人,由此可见陛下的仁德之心。

    这可比大相国寺的高僧前往吐蕃传教让人佩服的多,贤觉带来的影响很快被化解掉,百姓们讨论的也都是关于曹娥的事情。

    不光如此,还有些读书人在人群中宣讲曹娥的事迹,说来也巧,这件事刚好帮助赵祯驱散贤觉所带来的影响。

    相对于佛门前往吐蕃传教一事,册封曹娥为灵孝夫人更得百姓民心,也更能让他们找到归属感。

    佛门和百姓没有多少连接的地方,而册封曹娥不同,曹娥是汉家百姓,也是华夏历史中存在的孝女,这种源自于华夏精神的人物自然更让百姓拥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