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高顺 > 第382章诸人论政

第382章诸人论政

    见管宁如此态度,高顺问道:“幼安尚有何不满之处?”

    管宁向前一步,对高顺一礼后说道:“君侯,县令之职虽卑,然上承朝廷,下抚百姓,乃国之重器,需由朝廷任命,岂由君侯所命乎?”

    管宁身高八尺,长须白面,外表俊秀。

    管宁,生于158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时下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其割席绝交的典故,千古流传。

    高顺心中一惊,想起历史上观宁终身不臣魏,忠心汉室,果然不虚,便笑道:“哈哈,幼安多虑了,诸位皆安排在青州各郡任职,由朝廷任命的青州牧下达的命令,此乃州牧的权力,并不违背大汉律法。”

    管宁对高顺的话没有反驳,这确实是州牧的权力,周飞有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而是质问道:“君侯乃冀州牧,擅离辖区,所为何图?”

    高顺虽然只是冀州牧,但是掌管幽州、并州、青州、凉州等已是公开的事实,只是大家都不说破,管宁的指责,让在座的郑玄、卢植等人非常尴尬。

    面对指责,高顺从容一笑道:“哈哈,本侯乃朝廷任命的车骑将军,巡视四方也是职责之一。”

    管宁继续反问道:“君侯是朝廷任命的车骑将军,掌管征伐叛乱之权,而现在董卓祸乱京师,危害百姓;且将军掌控幽、并、青、冀、凉五州,兵强马壮,何不挥兵进京,清君侧,解救陛下,还天下百姓一片安宁?”

    高顺知道他掉入了管宁的陷阱,决定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凉州羌汉之战持续百年,以朝廷之力尚且不能平叛,现在仅靠几郡之力,岂能那么容易?北方的乌桓人未除,鲜卑大军还在塞外盘桓,边郡之兵若是调离,蛮夷顷刻间便会卷土重来,必将给万千边郡百姓带来惨重苦难;且无朝廷调令,顺乃外臣,岂能带边军入京?”

    管宁笑道:“将军,可从凉州、并州、幽州、冀州和青州发兵,迅速包围京师,速战速决,然后迅速回兵边郡,可保边郡不失。”

    高顺笑着反驳道“哈哈,几十万大军作战,岂是短时间内能结束的?况且,那必将导致中原地区战乱四起,生灵涂炭,非吾所愿也。”

    郑玄忙出面打圆场道:“陛下尚在京城,将军是投鼠忌器,务必有万全之策。”

    孔融是忠于朝廷之人,反对道:“君侯乃朝廷命官,若无朝廷圣旨便带外兵入京,与董卓何异?”

    蔡邕心情复杂,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却不知道如何面对,便反问道:“即便除去董卓,又该如何面对众多地方诸侯呢?他们是不会轻易交出手中的权力的,难道要掀起一场全国性的战争?”

    高顺见大家都没有更好的意见,继续说道:“既然大家如此想,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大家畅所欲言,好好的讨论一番,顺该何去何从,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大汉,有利于百姓?”

    郑玄等人对高顺谦虚的态度很满意。

    杨家也是大族,不过杨家采取的策略与袁家不同;袁家希望夺取地方军权,然后威逼董卓放弃对朝廷的掌控,退出洛阳,甚至有代汉的打算;杨家希望在朝廷内与董卓斗争,逼迫董卓放权,这样的话对大汉的影响小,破坏力小。

    杨修乃故太尉杨赐的孙子,现司空杨彪之子;杨修在此任教,乃杨家的自保之策,这样的话杨彪可在京城与董卓放手一搏,而无所顾忌。

    杨修知道家族的策略,他本人反对高顺代表入京;见高顺如此说,便向前对众人行礼后说道:“修愿为君侯使者,前往洛阳,劝说董卓放退出京城,返回凉州,还天下太平。”

    这完全不符合高顺的利益,甚至会引起董卓的误会,且他可不想被人利用,便立即反驳道:“顺在起兵之日,便立志于边郡,保大汉百姓免遭蛮夷的劫掠、杀戮;顺曾向先帝承诺过,绝不干涉朝中事务,岂能失信于先帝?况且,董卓乃虎狼之人,对其劝谏,毫无意义。”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非常信守承诺的。

    原来高顺还赞赏杨修的才华和口才,准备锻炼一番后接替审配的职务,专事外事,现在看来,这些人皆不值得信任和重用,他们只会为家族利益着想,否则,很容易被出卖,为他人做嫁衣。

    被直接拒绝了,杨修很失望,他原本希望借助高顺的军事力量,协助父亲等人将董卓逼出京城,完成家族的大计,达到对朝廷的掌控,无奈高顺不上钩。

    众人也感觉高顺所言不假,董卓岂是能轻易被劝说走的?

    卢植能文能武,心想,高顺能掌控这么多地盘,手下有这么多官兵,权术智谋皆在众人之上,肯定有不为外人所知的打算,现在即便逼其入京,也于事无补,若是几十万大军于中原作战,带来的灾难无法估量,便支持高顺道:“若是君侯带兵入京,中原大战不可避免,生灵必遭涂炭;若是四疆异族趁虚而入,无人防御,则大汉危矣!若是君侯维持现状,保几州百姓安宁,保边郡不失,亦是为国为民之策。”

    高顺不由佩服卢植的眼光,看到了五胡乱华的先兆。

    郑玄等人感觉卢植的话很中肯,维持现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若是再平定凉州,能保几州安宁,已是天大的功劳了。

    满宠在十人中最年轻,正是一腔热血的年纪,听卢植言论,感觉非常正确,既然不能参与中原之战,保边郡安宁同样能建功立业,便向前一步,行礼后道:“君侯,青州在广年侯的治理下富庶稳定,无需宠的参与,宠愿意前往凉州,尽一己之力,保一方平安,望君侯批准。”

    见众人已不再纠结他挥兵南下之事,高顺暗松一口气,大汉气数犹在,众人对大汉的忠心犹在,当仔细合计为宜;而满宠及时转移话题,让他非常满意,便批准道:“哈哈,好,伯宁一心为国,忠心可嘉,可前往凉州,在广年侯手下听用,享受千石薪俸。”

    “宠谢过君侯!”

    现在虽然乱,汉室还有一定的威信,管宁等九人见无法劝说高顺,便接受了担任县令的任命。

    众人散去,房良对众人的态度接不满意,如此威逼高顺,让他非常生气,便问道:“主公,何必对他们如此客气?”

    “哈哈,至少表面上要对他们客气,等我们统一中原后,便不会如此了;否则,这些人投入其他诸侯的怀抱,为他人所用,将会增加我们统一中原的难度。现在先不讨论这个问题,预备一下,明天前往泰山郡!”

    “是,主公!”房良立即应下后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