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屠家子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心计

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心计

    “正是!据属下调查发现,宛城黄巾贼寇号称十数万,其实真正的骨干教徒不过万余,其余的不过一些被太平道迷惑了神志的百姓!希望大人在城破之后,能够对这些人区别对待,该杀的杀,可杀可不杀的,尽可能不杀!”何咸苦劝道。

    “当初在秦末的时候,人民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赏附来劝降。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造反,纳降他们不能使人向善,讨伐他们足以惩恶。现在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那就滋长他们造反的意念,给他们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啊。”朱儁依旧记恨颍川之败,不肯动摇以杀戮来平息黄巾贼祸的念头。

    何咸不肯放弃,再劝道:“这几年,南阳接连遭遇瘟疫,旱灾,贼祸,十室九空,良田荒废,正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时候……”

    却被朱儁大手一挥,不动声色地将这个压了下去:“这是后话,贤侄无须再言!现在的问题,先讨论如何击破黄巾贼,方是正策!”

    此次召集,朱儁的主要目的就是统一思想,整合力量。接下来的部署中,朱儁选择了围城之后的四面合攻!南阳郡尉何咸率领麾下郡兵2000人攻东门;荆州刺史徐璆、江夏郡尉秦劼率领本部5000荆州兵攻南门;朱儁麾下司马张超率领5000人攻西门,朱儁自领本部人马8000攻北门!

    宛城墙高城厚,朱儁也不奢求南阳郡兵和荆州兵能够攻破城门,但有一点,就是要不断给城内的黄巾贼压力,吸引本区域的黄巾贼不能增援其他城门,并不断消耗守城的箭矢、檑木等器械,消磨黄巾贼的守城决心!

    避其锋芒,挫其锐气。等待时机,一鼓而登!不得不说,朱儁的战略极为正确。宛城的黄巾贼就像一只困兽,被朱儁拴着绳子溜,稍不留神,朱儁就甩一大棒子,捅一刀,捅完之后,朱儁就跳出圈子,继续寻找机会。黄巾贼四面受敌,四面都不敢放松,恐慌的情绪逐渐在宛城蔓延。一开始众志成城、以身殉道的狂热慢慢冷却,一小部分的黄巾贼已经开始考虑投降汉军会不会得到宽恕。在这其中,尤其以把守东门的黄巾贼动摇最大!

    因为进攻东门的何咸,天天率领着他的南阳郡兵,不好好攻城,整天就是拿着扩音喇叭在城下做政治宣传。

    “那些跟随着波才,反抗到底的颍川黄巾教徒,死得那叫一个惨啊!脑袋被砍不了不说,凡是与之有亲属关系的,一律杀无赦!”

    “相反,那些及时投降的教徒,则幸福喽!朝廷划了一个圈,给他们划拨了土地,让他们劳动教养,种地赎罪!十年之后,可以返回故籍,重新成为大汉的子民!劳教期间表现良好的,还可以减刑,提前释放!”

    “皇帝说了,只杀那些领头造反的!你们这些教徒,原本都是皇帝的子民,只要诚心悔过,概不杀头!皇帝也不喜欢天天杀人啊!”

    “投降吧!你们的大贤良师已经被朝廷的百万大军团团围困,如同宛城一般,不消时日,就会被大汉的军队剿灭!”

    “张角即死,朝廷大军南下,你觉得到时候投降,还来得及吗?!”

    “什么?张角是神仙?!那你知道困死张角的是谁吗?那是皇帝座下第一悍将,天上煞星投胎而来的卢植,卢大将军!他身高十尺,腰围也是十尺,一餐饭吃掉一头牛,每天不杀人,年头不通达。死在他手上的神仙,没有一万,也有一千,区区一个张角,算个屁啊!”

    从讲政策,讲颍川黄巾贼的下场,讲张角的现状,再到讲各路神仙的打架,城上城下甚至开始了友好的互动!负责镇守西门的黄巾小帅韩亮,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不要脸的汉军。但是他又不敢撤下城头的兵卒。他只要撤下城头的兵卒,城下就擂鼓进攻,数百名南阳郡兵就扛着云梯浩浩荡荡地杀过来。赵亮下令召回兵卒,命令放箭,城下的南阳郡兵就扛着云梯大摇大摆地退回到一箭之地外修整,这些郡兵根本不怕黄巾贼的软弓。因为他们的身子连着脑袋都套着厚厚的铠甲,寻常的箭矢根本起不了太大的杀伤,反而浪费黄巾贼本就不多的箭矢资源。退定之后,南阳郡兵的大喇叭又开始巴拉巴拉地讲故事。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赵亮没有心气和这些无耻的南阳郡兵玩扯犊子的游戏。他下令所有的兵卒耳中,必须塞一团棉花,以隔绝城下的噪音。至于效果如何……

    看到许多兵卒装模作样塞了棉花,但却竖立耳朵认真听的模样,赵亮唯有报以苦笑。相比于其他几个城门每天传来的伤亡报告,这样奇葩的场面显然要平和的多。但平和之下,究竟在发生什么变化,赵亮不知道,但他可以感受到,那些信仰并不坚定的教徒,眼神正在慢慢发生变化。眼神之中的虔诚少了,敬畏少了,多了一丝莫名其妙的复杂之色,如同看向待价而沽的货物,让韩亮越来越感到不安。

    韩亮将这边的情况汇报给了他的顶头上司韩忠。韩忠此刻正和秦劼的荆州兵打得不亦乐乎。双方才新野一路打到了宛城,可谓仇敌。虽然中间,因为张曼成的介入,默契过一段时间,但终归是兵和贼的对立。秦劼要杀敌求功,韩忠要杀官求生,双方的矛盾无可调和,唯有一战!

    为应对汉军的四面围攻,宛城黄巾也分成了四部。其中,镇守北门的是赵弘,镇守西门的是亲赵弘一派的张也,也就是张曼成之前留下来的嫡系人马。镇守南门的,是韩忠;镇守东门的韩亮,乃韩忠的侄子,率领的是亲韩忠一系的黄巾贼势力。韩亮麾下的势力本来就是因为韩忠的威望杂合在一起,没有太多的忠诚度而言,经过何咸在城外不停的撩拨,纷纷生出了异心。偏偏韩亮还不能杀一儆百搞肃清运动,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怀疑是吞并这些小势力的队伍,内部先发生奔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