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屠家子 > 第六十七章 拦路的书生

第六十七章 拦路的书生

    褚贡自然是一百个愿意。各世家豪族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反正不用自己领兵对抗山贼,出点人、出点钱粮,都是皮毛之事。唯一不爽的就是,靠近复阳地界的世家豪强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安。张天师虽然说得轻松,可那是整整十数万的贼兵啊,一万青壮加上一千郡兵、三千私兵,怎么看都没有太大的胜算。为今之际,唯有将族人和世代积累的钱粮暂运到宛城内仓储,才是完全之策。那些搬不走的天地、宅屋只能听天由命。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一场大危机已经找到了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在某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场更大危机的开端。

    一万青壮?那真是青壮那么简单吗?武装了一万刀枪箭矢的“青壮”,带走了一千有战斗力的郡兵和三千的豪强私兵,补充了大量的钱粮物资,这一计连消带打,诈光了宛城防御力量的同时,极大限度地提升太平道众的武装力量。堪称是神级布局!

    从整个宴会过程来看,张曼成一开始的迷茫并不是伪装。变局从那个黑袍书生的出现开始。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手段,获取最大的利益。计划发生了变化,比之前更加猛烈。

    破局之子已落,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大汉的风暴,将以宛城为中心展开。

    太平道,起事在即!

    本来可能导致成为鸿门宴的宴会终于散了,杀机暂隐。何氏一行以筹集粮草,集结私兵为由,迅速离开了郡守府,出了宛城。

    回首望去,整个宛城被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操控,忙碌地运转了起来,募兵、收粮、集武器兵甲。

    这是一个极大的漩涡,不是何咸不敢插手,而是不能。

    太平道利用疫病的危机,获得褚贡的信任,又因为山贼的危机,取得兵权、钱粮物资。在这中间,就算何咸主动请缨,抢夺兵权,能够削弱一部分太平道的力量,但是那样一来,何氏必将成为太平道处之而后快的对象。以一己之力对抗太平道的怒火,何咸不能。既然不能,那便只能放任。洪水滔天,堵不如疏。何咸能做的就是低调再低调,积攒实力,在洪水泛滥之际,做好疏通工作,将洪水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何真和阿福一辆马车在后,何咸独自一辆马车在前,文聘带领了二十几名护卫环绕在车队四周,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脱离宛城视线之后,文聘便催促车队加快了速度。早一分进入何家庄范围,便多一分保证。

    离开宛城没有多久,一名意料之外的客人骑着一匹老马和一筐竹简出现在车队前方。

    听到文聘的回复,何咸有些吃惊,但还是亲自下车,将他引上了马车。车队继续快速驶往宛城西北的何家庄方向。

    何咸似笑非笑地看着对面的客人,捉摸不透对方此次来访的目的。但可以确定是,对方没有恶意,更不会是太平道的信徒。因为他就是不久之前,将四大山贼联盟准备突袭宛城的消息透露给何咸的那名复阳李氏的少年,李严,李正方。

    “公子似乎对我的到来很意外?”短暂的沉默之后,正襟危坐的李严还是先开了口。

    “确实!此次此刻,咸认为李公子已经是在飞奔回复阳的路上更加合理。”何咸也不客套,自己点出了自己的疑问。

    “复阳有兄长李能配合家父主持即可,严,不过是个多余之人。”

    “哦?便是那个郡守府里的青袍书吏吗?”何咸有些好奇地问道。

    “正是!家兄李能,才德出众,又是嫡系长子,深得家父喜爱,郡守赏识。”

    李严的话语方正恭敬,但依旧掩饰不住那股不得喜爱的落寞感。

    “这与你出现在这里有何关联?”

    “关联很大!因为郡守对家兄不薄,故而家兄肯定会遵照郡守的意思应付此次山贼危机;又因为家父喜爱兄长,故而会着重参考兄长的意见。也就是说,此番复阳李氏会和郡守站在一条船上,而这就是我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和郡守一心抗贼,有什么问题吗?”

    “郡守必败!”李严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话听到此处,何咸发现这个李严很不简单,他看问题的思维逻辑非常缜密,是何咸现在拥有的人才中所最缺乏的。更重要的是,他竟然能够得出出“褚贡必败”的断论,这让何咸非常好奇。

    “哦?你连郡守准备如何抗击山贼的计划都不清楚,又如何判断其必败?”何咸继续问道。

    “山贼不过是皮疥之患,与太平道人的亲密关系才是郡守必败的主要原因。”

    “太平道人?”听到这个词汇,何咸对这个李严的兴趣越加浓厚了。

    “以我复阳县为例,太平道人传播之日以有将近十年,前些年而言,信徒尚且寥寥,但太平道入道门槛很低,只要捐赠少量的钱粮便可以成为入道,修习所谓强身健体,祛病长寿的道法。但是这几年来,随着瘟疫肆虐,天灾不断,信众从底层百姓到富庶之家,信仰太平道,成为其信徒的百姓越来越多。”

    “虽说强身健体,祛病长寿的道法有一定的欺骗性,但这似乎并无不可啊?”何咸故意考校道。

    “一开始,严,也是如此认为。信徒在了解到那些符水道法无效之后,自然便会失去信任。但听闻去年颍川郡发生了一件“太平道人被杀事件”,让严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什么问题?”

    李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脚边的背囊里面取出一卷卷竹简,恭敬地递给何咸。

    “复阳,信者约五千户……”

    “宛城,信者约一万三千户……”

    “新野,信者约七千户……”

    “博望,信者约……”

    ……

    “这是……太平道在南阳郡的信徒数量?”何咸惊呼道。

    李严递给何咸的,竟然是太平道在南阳郡的信徒数量统计!这是何咸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竟然有人,和何咸一样,密切关注着太平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