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蜀汉的复兴 > 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

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

    万年护军胡烈,最近几年真的很背。

    想当年胡玄武威风凛凛的拿下阳安关,为司马昭的伐蜀之役拿下首功。结果一转眼就在同一个地方成了阶下之囚。被调到荆州了吧,又在司马亮的瞎指挥下莫名其妙的丢了襄阳……非止如此,等他回过神来。啊?怎么我那兄长被羌人取了脑袋不说,连老家安定也丢了?

    这次被羊祜派出来支援司马骏,一开始他还想着凭自己经年宿将的身份,怎么也能捞上一个主攻。结果被安排了一个押粮官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明明那边司马骏已经派出苟晞率领骑兵前来支援,眼看第二天就可以和苟晞合兵一处了,结果就在今天,他的粮船果然不出所料的遇到了袭击。

    说起来,经历过多次失败的胡烈已经很谨慎了。这一次运粮,乃是从荆州地方来的五万石粮食。为了防止被敌人一锅端,他非常小心的动用了一百条粮船,每条船上只装有五百石粮食。更多的吨位,他拿来装了士兵。

    非止如此,一旦粮船即将航行到河岸比较平坦的地段前,他都会让船上的士兵先下船一部分,在平坦的河滩上先行列阵进行警戒。待得船队再次驶入两岸都是山丘的地段后再让士兵重新登船。

    可以说,他已经把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最好。

    可是,敌人根本就不按规矩出牌啊。

    十一月二十日,杨县以西,木兰塞以东。这一段汉江,主要是在大山之中穿行。河流蜿蜒曲折,河面也因为两岸山势的压迫而收窄。因此河水流动速度加快,对于逆流而上的粮船来说,这一段的行程是最为困难的。

    所以,到了这一段的时候,不光随船的民夫,便是部分船上的士兵,也要到船舱底部努力的划桨,否则粮船便会不进则退。对此局面,胡烈一边命令部分士兵去船舱帮助划桨,一边命令部分士兵下船:减轻船只重量的同时,继续在岸边加强警戒。

    然后,敌袭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敌人根本就没有上船抢粮的打算,也没有预料中的抵近江边用弓箭射击。而是隔得老远就开始用投石机招呼:对,就是用投石机朝着江里招呼。而且投石机用的全是火油弹!

    “哎,骑都尉,老夫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看着匆匆而来的苟晞,老将胡烈满脸愧色:“当时的情况,只听见一声绑子响,半山腰上的不少树木一下子就断了,然后就露出了树木隐蔽下的投石机。那火油弹的密集程度啊,哎……老夫事先派出的兵爬上半山腰的时候,贼人非但没有撤走,反而借助地势进行了居高临下的射杀。等老夫把对岸的兵和船舱里的兵派出去的时候,贼人已经全部撤走了……”

    “哼,这必是贼子早就预备好了的伏击地点。”看着起伏不定的山丘,以及山丘上茂密的植被,苟晞也觉得满嘴发苦:“我的汝阴王诶,你给我骑兵能有什么用啊?”

    “哎,现在贼子熟悉地理,这数百里粮道,有了投石机之助,可谓到处都是贼子可以攻击的地点,这实在是防不胜防啊。”

    “这个嘛,将军容禀,末将倒觉得不一定。”

    “哦?骑都尉想到什么了?”

    “胡将军,听你的描述,贼子只是单纯的在半山腰上发射火油弹,完全没有下来抢粮的意思?而且等你的后续部队集结起来后,虽然还有少量粮船未被引燃,但贼子还是迅速退走了?”

    “正是如此。”

    “嗯,由此可以推断。其一,贼子不缺粮。其二,贼子的兵力不足。”

    “骑都尉后生可畏。那么从这两条可以推导出什么呢?”

    “呵呵,将军这是在考校我呢。那么我就说说我的想法,请将军指正。”

    “指正不敢当,骑都尉真是少年有才,老夫洗耳恭听。”

    “胡将军,贼子不缺粮的原因,当然不是他们自己种粮。而是事先就从西城那边带了一部分粮食出来。而且,若是末将所料不差的话,贼子肯定有好几处粮食的埋藏点。按一个士兵既要背负粮食,又要携带刀具、工具甚至部分投石机的关键部件来算。一个士兵身上最多能背负三到五天的粮食。所以他们的攻击点和粮食的埋藏点,肯定隔得不会太远,有了一个暴露的攻击点,末将只要肯花时间,就能找到他们的一个或者多个粮食埋藏点。而敌人暴露的攻击点越多,其粮食埋藏点暴露的可能就越高。一旦其粮食埋藏点暴露,呵呵,这支在外面流动作战的贼军,定可不攻自破!”

    “骑都尉分析得有道理。只是虽然如此,但是你看此地山峦起伏,植被茂密,便是贼子只能在一到两天的路程内机动,也是不好找的啊。”

    “将军,正是因为此地植被茂密才好找啊。需知人要在此地穿行,怎么可能不披荆斩棘留下痕迹?若是得汝阴王令,从南乡郡等靠近秦岭的州郡调集一些善于跟踪的猎户前来,岂不事半功倍?”

    “真是……骑都尉确实有大才。哎,骑都尉放心,待会老夫就向汝阴王起草请罪表,但老夫也会把你的分析都写进去。一切行止,都请汝阴王定夺。”

    “末将多谢将军关爱。”

    “诶,提携后进乃是美德。骑都尉若是不嫌弃,让老夫先为你取个表字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辞。”

    “嗯,晞者,拂晓也。旭日东升,大道将行。便字‘道将’吧。”

    “苟晞多谢胡将军赐字!”

    ……

    “诸位,这是骑都尉,不,现在他有表字了,哎,本王怎么就没想起给他起表字呢。如此才俊,居然让胡玄武这老货给抢了先。罢了罢了,说正事,大家对道将的分析怎么看?”

    啧啧,你都说了如此才俊了,叫我们怎么说?不过呢,这个分析真的很有道理呢。

    “大王,我等认为可行。”

    “善,那就从荆州军里划拨三千人,从我们这里划拨两千人给道将指挥,由其全权负责绞杀贼子。嗯,一开始是本王想当然了,这次把骑兵全部收回,然后让道将统帅步兵剿贼。”

    “诺,属下等稍候便去安排。”

    ……

    “臣骏顿首陛下,十月初十,王师南下平叛。赖吾皇天威,逆贼望风遁逃。王师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收复新城、上庸两郡。现逆贼龟缩于西城一隅,灭亡之日已在不远。然,西城城高墙深,贼众集于一地。一时之间急切难下。又有少量悍贼,于汉水两岸袭扰我军粮船。故而战事当不能在短期内善了,臣已命……臣既受命讨贼,必恪尽职守,定斩贼酋曹悌者首级而还。”

    十二月月初,司马骏的表章送到了洛阳。司马炎立即召集裴秀、贾充、杜预、杨骏等人议事。

    “众卿,看完汝阴王的报告,有什么看法?”

    我们能有什么看法?什么收复新城、上庸两郡?斩首呢?一个斩首都没有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两郡是敌人主动放弃了的呗。现在战局明显得很嘛:我军没能占到任何便宜不说,这粮道也受到了威胁。

    “陛下,现在的局势很清楚。贼子集中在一城后,汝阴王的两万战兵就显得数量有些不足了。若是朝廷不加派援军的话,至少在西城,汝阴王的部队无法强攻,只能将之围困。只是这时间长了的话,粮道确实不太安全。而且,也难说有什么变数。”

    “嗯,粮道维护的问题,这个苟道将的方法不错。臣觉得可以采纳。”

    “杜卿,你觉得可以加派援军么?”

    “陛下,援军可以加派。只是臣要提醒陛下的是,按照陛下上个月的旨意,为了牵制蜀贼在雍州的部队,现在我国在并州、潼关的部队都已经开始徉动。要派援军,就只能从洛阳中军和荆州军里抽调。但是洛阳中军现在的八万人里,有六万人的训练时间都不足一年。臣担心把这些人送上战场,可能死伤会比较惨重。”

    对于司马炎来说,他出生的时候司马家已经是曹魏的高官了,一直以来,由于祖辈、父辈的庇护,他完全没有先辈们在行伍中打滚的经历,连真正的战场都没上过。所以士兵的生命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

    但是最近这些年,这个数字的变动那是触目惊心啊。所以,再怎么不接地气,再不把普通人的性命当回事,他这个皇帝也不能随意的挥霍洛阳中军了。

    所以,杜预这么一说,他马上就熄了加派中军的想法。

    “那么荆州军呢?”

    “陛下,荆州军现在全员三万,已经派出一万支援汝阴王了。现在东吴的动向不明,若是再抽调荆州军……”

    “哼!这些吴狗,不会又想背盟吧?”

    这个,真的难说啊。事实上,不管是曹魏还是司马晋,从皇帝到官员,都更喜欢和季汉打交道:简单明了嘛。这个东吴啊,真的是让人琢磨不定啊。

    “陛下,臣建议,让汝阴王先把西城围起来。然后加紧剿灭山林中的贼子,维护粮道安全。同时密切注意东吴的动向。臣的进奏曹发来消息,说是东吴的扬州军团先后抽调出大量兵力前往荆州、交州。若是东吴真的按照盟约对蜀贼动手,则我们可以从荆州乃至扬州抽调兵力支援汝阴王。”

    “车骑将军之言,实乃老陈谋国之论。善,那便如此给汝阴王回信吧。嗯,那个苟道将很不错,我大晋优秀的年轻人还是不少的嘛。这样,杜卿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他。若是在接下来的剿灭贼人的战斗中表现不错,就加他为骁骑中郎将好了。”

    “臣等遵旨!”

    “茂先,准备笔墨,朕要给吴国的伪帝写信。两国盟约还要不要坚持了?他再不出兵,朕就要翻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