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包三黑 > 第四百七十二章 随军家属

第四百七十二章 随军家属

    方洲青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为包拯推销起羊毛织的布料来格外卖力。

    大宋开封城中的富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新的布料,穿着精美舒适而且还没有丝绸贵,种种优点集中到一起。开封城中兴起了一股穿着羊毛布料的时尚风潮,不但大富人家以穿着用羊毛做成的衣服为荣,连一些日子还过得去的小户也在盘算着在过年时为自己的孩子添一件新面料做成的衣服。

    商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马上发现了这个可以赚钱的商品,顺藤摸瓜找到了商品的源头方洲青,方洲青一口咬定这东西是从遥远的西域来的,经过长途跋涉光运费就不便宜。再三打听确实没见其他地方有出产这种布料的,开封的商人只好信了方洲青的鬼话,方洲青一下子成了被开封商户追捧的供货商。方洲青暗中得意,要是让你们知道这布料是包拯生产的,跟包拯联系上我怎么赚钱啊。

    方洲清向开封城运去了布料,运回来的是包拯急需的各种物资,从硫磺、硝石到铁矿石和粮食样样俱全。

    充足的物资为包拯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包拯在扩建完纺织工厂后,又建立起了炼铁的高炉,然后矿石和煤炭都要从外边购买,炼铁的成本提高了不少,可还是比大宋其他地方炼铁要便宜的多,并且那产量是大宋那些落后的技术拍马也追不上的。

    有了充足的铁料包拯可以做的事情多了起来,火枪的生产是包拯最为重视的,坩埚炼钢炉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越来越好,火枪的关键部件枪管在工厂里一根根的加工完成,火枪厂生产的火枪的能力大为提高,包拯的目标是在过年前要生产出来五千条火枪,这样他就可以组成一支三千人的火枪队,到那时土蕃人要是还敢来进攻,包拯他们就有了抵御能力了。

    包拯虽然将自己的部队提升到了火器时代,但他还是不敢脱离大宋的现状,他不敢肯定如果火枪兵同对方的弓箭手对射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他努力加强了火枪兵的防御能力,为每个火枪兵都装备了索子甲和头盔。

    火枪兵们拿到索子甲和头盔时感动的无以复加,盔甲在大宋是奢侈品,只有富有的将领才能拥有,包大人给这些小兵都装备盔甲,可以看出包大人对士兵有多么爱护。包拯爱护士兵是真的,不过士兵们不知道包拯所拥有的水力拔丝机和水力锻锤使得制造索子甲和头盔的成本急剧下降,这些东西已经没有那么贵了。

    做为火枪兵两翼的重要护卫力量的骑兵包拯当然也要将他们武装到牙齿,精良的马刀自然是不可少,锻压出来的板甲成了标配,连马身上也披上了索子甲的甲片。

    当包拯的骑兵集合在一起时终于有了一种重装骑兵的感觉。包拯此次的作战思想就是要依靠强大的工业能力向敌人平推过去,所以由于装备铠甲而降低了部队的机动性,也还是能够忍受的。

    “包大人,您快点儿啊,大家都在等你呢。”公孙策一反常态的催促起包拯来了。

    公孙策如此着急是因为外边还有一批比他还急的士兵。士兵们在外边排好了队伍伸着脖子等着包大人出现,他们正急着要出发呢。

    士兵们如此着急是因为包拯答应他们一起去迎接从开封来的士兵家属。

    在向皇帝上书制定《平戎策》时,包拯就向皇帝建议要想稳固边疆就得大量向边疆地区移民,皇帝当时答应了包拯的请求。真宗皇帝对百姓还是很仁慈的,所以他不想搞强制移民,要求包拯迁移的人口需要是自愿的,包拯就将主意打到了厢军家属的身上,当包拯他们立住脚之后,包拯就开始命人在厢军中进行宣传,厢军士兵的家属如果愿意随军前来那么包拯将为他们安排工作。年老体弱的可以负责照看牛羊,身强力壮的则可以进入各种工厂,即便是妇女包拯也为她们安排了纺织厂的工厂,每种工作所开出的工资数量都足够让厢军动心,而且包拯还愿意承担这些人到来的一切吃住费用。

    包拯手下的士兵大多都是生活没有着落而被招募进厢军的,他们的家属也都生活困苦,只要有口饭吃在哪里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所以在包拯组织第一批移民时就有厢军愿意将家属接过来。

    为了表彰这几次作战有功的士兵,包拯不但奖给了他们财物,而且还将山谷中新开垦出来的部分荒地奖赏给了功劳最大的士兵。那些士兵成为山谷中的第一批地主。拥有了土地的士兵第一次觉得自己和这里深深的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是值得他们用生命去保卫的家园。

    包拯给那些获得财物奖励的士兵放了几天假,士兵们在休假的时候包拯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告诉士兵们放假期间可以去秦洲等地转转,如果可能的话找个媳妇回来。包拯的队伍接受随军家属。新娶的媳妇也享受安排工作的待遇。

    士兵们这下乐坏了,现在大宋的爱情其实很简单,带着钱的士兵很容易就从秦洲城领回了属于自己的女子,头脑灵活的士兵已经算清楚了,娶个媳妇放在工厂干活,用不了多长时间娶媳妇的钱就赚回来了。

    没有军功的士兵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后悔自己没有在战场上找到立功的机会,都在想着是慢慢攒钱还是争取在下次战事中能够立个大功,也过上有妻子儿女的生活。

    迎接开封来的家属的队伍走出了很远,队伍中的士兵没有显出一点儿疲惫的样子。

    在快到中午时分,包拯他们终于和开封来的家属会合了。

    亲人相逢悲喜交加,士兵们一个个都咧着嘴笑不停,家属们眼泪不断的在流淌。家属们不知道远涉千里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环境。

    包拯立马于人群之外,看着士兵们和家属急切的交流着,诉说着相见的喜悦,介绍着各自的处境。

    包拯心中很是感慨,生活在富足太平的年月里有多么宝贵,要不是生活困苦,这些家属也不会背井离乡来到这充满危险的边境地区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