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聪也不顾什么脸面了,开口就骂出他的上联:“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
张三不屑的端起酒杯回道:“诗书易,礼春秋,皆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
贾聪气的满面通红,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回应,这时他老师看到自己学生吃亏,看张三小小年纪如此不知进退当下不屑的说了句:“鼠无大小皆称老。”
张三回头看了看他,见他拿个羽扇一副高人做派,确如此护短,当下气道:“龟有雌雄总姓乌。”
那乌老先生听罢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骂道:“混账!有辱斯文,我们文人聚会,岂是你这种斯文败类能来的。”
张三眯着眼睛看着他说道:“斯文,老先生学富五车,不如我出一上联你来对对如何,对出来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不出还请您管好你的徒弟。”
那老乌也不回话,张三说道:“我的上联烟锁池塘柳。”
那老乌听完胡子一抖,那边贾聪讥笑道:“就这水平么,我对云映天边霞。”说完还得意的跟张三挑衅。
老乌气的喝道:“闭嘴,回去给我闭关读书。”
张三不屑的看着出去的那群人,这边始终没有说话的端王等人才开口道:“来来来都喝酒。”大家一见端王圆场气氛立刻又活跃起来,再也没有人提对对子什么的了。
大家酒过三巡,端王开口:“王驸马这正是秋高气爽老是窝在府里好生没趣,不如明日你叫上几个伙计,我们踢上几脚,也好活动活动筋骨。”
那边驸马王诜说道:“好啊,只是王爷,我这府上那些臭脚,怎么比得了你这些精兵强将。你可要把高俅让给我们队。”
端王哈哈大笑着说:“你倒是会挑人,我和这高俅甚是投契,这么着,除了高俅你谁便挑就是。”
王诜摇头道:“端王,这每日都是我们这些熟悉的面孔,踢来踢去好不无聊,不如多邀几人一起乐呵乐呵。”
端王想想摇头道:“孤王也是多方打探,怎奈这东京太大,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
张三听着他们聊球,不由的想起以往世界杯的盛况,这蹴鞠本就是中国发明,确一直没有机会传播世界,最终确被别国改进发扬光大真是可惜啊。
看着亭子里热切讨论的两人,张三想着这个不着调吃喝玩乐在行的家伙将来是会当皇帝的,这家伙还是书法皇帝、绘画皇帝、作诗皇帝等等,要不要给他添一个现代足球创始人皇帝的头衔。
张三正在计划着这里面的可行性,那边人们吃喝之余端王特意在亭子外搞了个歌舞表演助兴,先是一曲将进酒,在一曲木兰辞,花样繁多,品类丰富,场上的才子个个瞪着眼一边观看一边品评,个别的偷偷拿出手绢擦擦嘴角的口水。
张三还是第一次看到王府里的歌舞表演,果然比外边的表演要技高一筹,正看得有趣,人群突然退去,场中来了四个小斯打扮的人,表演起玩球,张三顿时失望不已,踢球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刚才的看球和大腿好玩。
这些书生倒是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品头论足的夸赞一番,张三原本以为蹴鞠在大宋只是个小众的娱乐项目,但是看这群人的状态似乎这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啊。
这样是搞联赛估计也不少挣钱吧,只是场地呢?怎么建一个容纳几万人的场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木头肯定不行,容易火灾,张三不由得想起罗马斗兽场,其实搞一个坡地坡上弄些座位还是不错的。
要说这样的地方在东京还真的不难找,东京这几条运河河堤一些拐弯处稍微一改造都是不错的地方,其他的在用木头搭建一番都弄成露天场地,几千上万人还是很轻松容纳的。
到时一人收五十文,轻轻松松几千贯到手。只是自己一个人经营恐怕吃不下这么巨大的蛋糕,要知道京城鱼龙混杂自己还真的玩不转。
张三看着坐着欣赏踢球的端王,眼睛越发的明亮起来,自己赚钱的机会多的是,不如把这事交给他,到时登基称帝后,这蹴鞠比赛轻轻松松就是世界级的啊。
张三正计划着,那边四人的花式踢球算是表演完了,接着侍者们捧场一些书画作品在厅里挂起,这就是所谓的欣赏了么?张三走近一看这些书画作品都是近期作品,至于为什么知道。因为上面的落款都写着某某于某日所作。
张三一个个看来,这些作品都是水准以上的作品,其中还有端王一些近期所作的,例如张三正看的这幅蹴鞠图,里面人物形象鲜明活泼果然很不错。
只是张三记得这宋徽宗不是只会画花鸟么?没记得他会人物画啊?张三正在看画,另一边端王走过来说道:“哦,张三郎也喜欢蹴鞠么?”
张三一见王爷来了,微微一拜说道:“王爷,在下对于蹴鞠也是只是玩赏,自己确水平有限。虽然偶尔玩上几脚,但是不过是跟乡民瞎玩。”
端王听罢叹了口气说道:“嗨!自从高俅来到府上,现在想找几个对手都难啊。”
张三微笑道:“想我大宋幅员辽阔,生民万万,能人异士数不胜数,王爷要是有心,我有一策可解王爷之忧。”
端王一听眼睛一亮说道:“早就听妹妹说起,你才智过人,走我们回亭听听你的妙计。”
来到亭子里,王诜正在喝酒,看到两人回来问道:“王爷不是正在外边赏画怎么又回来了?”
端王笑道:“张三郎说有良策可以为我们找到蹴鞠人才。我们都听听。”
王诜大喜说道:“哦,快快快,我们洗耳恭听。”
张三坐下说道:“在下一点浅见,成与不成,全当笑话。”
王爷和王诜接笑着说道:“你尽管说就是。”
张三喝了一杯酒说道:“想我大宋国泰民安,四境宵小莫不远盾,四海之内万国来朝,治下之民何止亿万,番邦小国莫不是以着汉服、习汉字、说汉话为荣,所以我大宋时下所兴所行,番邦莫不是竞相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