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城背岭寒吹角

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城背岭寒吹角

    刘襄立在牙旗之下,看着甲士为首的盾阵在前,两千弩手,一万两千投矛兵随后,一点一点,不慌不忙的推进。

    敌军背水扎营,两面环水,便于防守,但也断了自己的后路。

    寨墙已经被砸得七零八落,防守寨墙的敌军被打得人仰马翻,特别是布置在望楼上的弓箭手,幸存者廖廖无几。

    成规模的盾阵,已经被砲车破坏,剩下的人,要顶着石弹、弩矢、飞梭,面对安平军的进攻。

    盾阵在推进,在甲士的带领下,重盾护身,长矛、大戟交相捅刺、凿击,一步一步稳定向前。

    弩手随后跟进,压制敌方弓箭手,仗着射程远人数多,很快就清扫了幸存下来,不多的射手部队。

    投矛兵大放异彩,七尺长的飞梭,用投矛器投出四五十步的距离,落在盾阵前方不远,敌人最密集的阵势上面。一斤多的飞梭,从头顶上扎下来,就像牙签扎葡萄,汁水四溅,脑浆横流,杀伤力极为惊人。

    一万两千投矛兵,轮流上前投掷,飞梭漫空,无休无止,当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摧心断肠脑浆流。

    王兴实在忍不住了,跑到刘襄面前请命:“主公,让某带着车营上去试试威力吧,涿县的人马也不出城,某心痒难耐啊。”

    “战场太狭小了,你再带人上去,会挤作一团,部队难以流畅转换,你带兵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道理用我教你吗?”

    王兴很遗憾,惆怅的看着战场,一副饥渴难耐的样子。

    刘襄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王兴,你打过很多仗了,现在也是独领一军的主将,要始终警醒自己,不可意气用事。为将者,要保持理智,兵凶战危,不可不慎。”

    王兴一个激灵,沉思半天,恭声说道:“谢主公指点,某一定谨记在心,因为太过在意车营,失了分寸,幸亏主公提醒,某险些犯了大错。”

    刘襄点点头,没有说话,继续观察前方战况。

    安平军的将士,已经将敌人逼在桃水南岸,盾阵向前推挤,敌人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飞梭、弩矢的杀伤效率越来越高。

    已经有人跳入河中,向对岸游去。河道宽广,水流湍急,他们生死难料。

    随着逃兵越来越多,敌人的战斗意志越来越低,很多人哭喊着想要投降。

    刘襄命哨骑传令:“暂停进攻,喊话纳降。”

    安平军将士高声大喝:“跪地投降,反抗者死。”

    敌人跪倒一片,但凡站立之人,尽被弩手射杀。

    跳入河中之人也开始回游请降,不肯回头的,也多被赶到河边的弩手射死。

    这一仗,打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结束战斗。军中功曹统计:杀敌三千余人,俘虏六千余人,缴获大车五百辆,完好的战刀五千把,长矛大戟六千杆,弓箭一千张,羽箭三万支,帐篷千余顶,损坏严重,需要修补。

    粮草辎重廖廖无几。

    刘襄没有期待缴获粮草,就在门口,哪需要什么存粮。

    能拔除侧翼威胁,缴获大量铁制兵器,才是他的目的。他还有很多兵卒用着木枪投矛呢,这次的缴获,又能武装万余人,很好。

    鉴于此战投矛兵的表现,这飞梭和投矛器,还得大量制造,实战效果还真不错,原想着过渡一下,结果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非常好。

    收兵回营,安置俘虏,这些琐屑的事情,被刘襄一股脑的交给了王兴和赵云。

    他带着宿卫来到涿县东门。

    东、南两面的护城河已经被填出了十六条通道,民夫已经撤回,七梢砲还在不依不饶的砸着城垛。

    刘襄仔细的数了一下,砸塌了一多半了,可见命中率有多拉胯。

    天色越来越暗,七梢砲的准头更没眼看了。

    “命令停止发石,收兵回营。”

    七梢砲和石弹都要搬回营地,轻车营和民夫在两处砲阵忙忙碌碌,刘襄靠近东门,仔细观瞧。

    守军损失很大,城上城下散落了几千具尸体,加上城外军营,涿县损失了至少一万五千人。

    可是为什么打成这种样子,刘襄一头雾水,温恕到底是怎么想的?

    无论他有多少人,也扛不住这样的挥霍。这么大的损伤,他又怎么维持军中的士气?

    这些守军成分复杂,有世家豪强的私兵部曲,有新征召的青壮百姓,温恕又有什么底气,跟安平军打巷战。

    巷战可不是想打就能打的,需要一定的士气和组织能力。很多部队在敌军攻进城池之后,就士气崩溃,四散而逃,根本没有打巷战的想法。

    刘襄真的不想打巷战,那种战斗,就是个泥潭,是绞肉机,进去就得脱层皮。但凡有一点可能,他都要避免落入这样的境地,他不能让部队有过大的损伤。

    所以他之前想刺杀,现在又费尽心思的推算温恕的用兵策略。

    “不能就这么冲进城去,陷进泥潭,就难以脱身了。”刘襄提醒着自己,损伤这么大,兵员这么复杂,居然没有士气崩溃,这里面,有问题。

    他看着被砸得摇摇欲坠的门楼,高声喊道:“请温太守一叙。”

    过了一会,城上才有人回话:“太守说了,让贼寇尽管来战,不必废话。”

    见不到面,射不着他呀。

    一点机会都不给,这不是个好人。

    刘襄在皱眉思索,史阿却在一旁恼怒异常:“温恕老儿,如此看轻主公,当真该死。”

    听到史阿的言语,刘襄心中一动,叹息着说道:“太原温氏,乃郡中望族,一项自视甚高的,那里看得起吾辈这样的寒微之人。世家子,大多如此,这个世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才想改变一些东西。”

    史阿沉吟半天,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沉声说道:“今日我军大胜,主公却闷闷不乐,可是因为那温恕老儿?”

    “温恕组织百姓,恐怕会在城中与我军巷战,巷战啊,损失太大了。”

    史阿咬咬牙,开口说道:“某听人说过一句话,叫做君忧臣辱,觉得很有道理。主公不要忧虑,某去取了温恕老儿的性命,为主公去了这烦心之事。”

    刘襄叹了一口气,虽然目的达到,可他一点都不开心,这是一个可以为他去死的人,他有点省不得。

    “你可有把握全身而退?”

    史阿洒然一笑:“古之刺客,慷慨悲歌,某心中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