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21章 李洪心中的盛世

第21章 李洪心中的盛世

    中规中矩的答案明显不让宋濂满意,冷哼一声说道:“不过是朱子批注,没有半点自己的理解么,这样读书,比的不过是强闻博记,算什么通读五经?”

    李洪却是摇了摇头,他虽敬重宋濂风骨,却不喜欢宋濂这对待学问的方式。

    正是因为宋濂这种人的存在,导致八股文大行其道,一个个只知道对着圣贤的书籍,翻来覆去的翻阅,恨不得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各种延伸和解读。

    文章写得越来越花团锦簇,可对于民生政事却越来越忽略。

    而与之对比,同时期的西方,却在研究力学定律,从物理的层面上改变了世界。

    这种风气,李洪觉得自己应该改一改。

    而眼前的文坛魁首,毫无疑问便是李洪最应该先改造的对象。

    这仿佛是一种使命感,自从穿越到大明之后,李洪便一直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努力,现在得知李善长至少辞去了左相的官位,这让李洪稍微松下了一口气。

    可再之后李洪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没了目标,无论是现在种植的番薯,还是即将施行的商业计划都是李洪给自己找的方向。

    可今日与宋濂相见,李洪突然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了。

    他或许为了身家性命终身不想入朝为官,却也不愿再一次看到中华民族落后于世界的步伐。

    李洪就想要当一名执鞭人,要用鞭子狠狠的将大明重新抽回正确的道路上!

    “太史公学究惊人,晚辈自知在太史公面前永远只是后进末学,只是晚辈尚有一事不明,想向太史公请教!”

    “讲罢!”宋濂听见李洪向自己请教,立刻抛开先前的不满,甚至觉得李洪孺子可教,并非是那无可救药之徒。

    只是一旁的朱标看着李洪那有些熟悉的笑容,心中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他没记错的话,前几次李洪寥寥几句话就将李善长朱元璋乃至于他自己镇住时,李洪也是这种笑容。

    “好,既然如此,那晚辈可就问了!”

    里李洪先是笑着说了一声,随后十分认真的说道:“敢问太史公,读书人为何要通读五经?”

    “自然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濂脸上一副表情你这都不懂的表情,而李洪却再一次问道:“那敢问太史公,如何才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子曰,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有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明此道理,自可做到修身齐家,至于治国和平天下,你这黄口小儿,尚还不到你能接触的层次!”

    宋濂一脸傲然说这句话的时候,却全然忘了这改变了大明朝堂格局的内阁制度便是出自李洪之手。

    “太史公所言,不外乎格物穷理四个字!”李洪随口回道。

    “嗯,你小子倒是还有几分悟性,这四个字便是朱子一身所学问的精华所在!”

    宋濂面含微笑的说道,只是紧接着李洪的问题却让他忍不住微微眉头一皱。

    “只是晚辈还是有一事不明,这朱子说要格物穷理,可是这格物,到底该如何格,这穷理,世上到底有多少理?”

    这大概也是后世程朱理学评价不高的原因,除了存天理,灭人欲这种几乎违反人性的主张之外,程朱理学给给你了解题答案,却丝毫不跟你说解题的过程。

    也正是因此,才让后世的儒生纷纷走错了路,一个个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不是只能转而翻来覆去的研究朱子和其他圣贤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了。

    而宋濂毫无疑问乃是儒学大成者,但同样,也是走火入魔最深者。

    李洪这一句,顿时将宋濂给问到了。

    “可是这格物,到底该如何格,而穷理,世上到底有多少理,如何才能穷尽?”

    李洪又问了一次,而宋濂思考了许久之后,却发现自己读了一辈子的朱子典籍,竟然答不上来。

    而后宋濂便有些恼羞成怒的说道:“你这后生,朱子所言,自当是高深莫测,而朱子都想不明白的事情,你非要计较,难道你觉得你比朱子还要圣明么?”

    李洪却是摇头说道:“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无不到也。此乃朱子在《大学》中的批注,这证明朱子并非想不明白,而是我等后辈读书人不成器,无法明解圣贤本意!”

    这话几乎已经是指着宋濂的脸说他所学的东西没有李洪理解的精深,这让宋濂有些恼火的说道:“呵呵,那你倒是说说,这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宋濂本意是想要为难李洪,一是让自己找回些面子,二是想告诉李洪不要有点学问便沾沾自满,却不料李洪开口一句话便让他陷入了深思。

    “晚辈认为,“格物”就是要接触了解事物,并认识事与物的本质、本性、本理,从中找到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探寻这些规律之时,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性修养,同时令百姓安居乐业!”

    李洪口中论据,其实更接近于此时尚未诞生的阳明心学中的格物致知,而实际上朱子的主张却是穷天理,明人伦,主要所讲的实则还是儒生口中的三纲五常,教你明辨是非,忠君爱国。

    李洪并非觉得这些道德修养不重要,但却不能本末倒置,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或许是儒生心中的世外桃源,可李洪心中的盛世,却远不止如此。

    而程朱理学明显无法帮助李洪达成这一点。

    只可惜,李洪此时所言听在宋濂口中未免有些太过离经叛道,只见宋濂怒道:“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真要是按你所说,那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不要去读圣贤经典了,何不都跟着你去所谓的‘格物’,然后放任百姓自生自灭,反而会令百姓生活更加安稳?”

    李洪摇头反驳道:“太史公何必如此极端,天下读书人众多,自然有人对于政务教化更为擅长,但同样有人更适合格物。”

    “强词夺理,我怎看不见所谓格物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宋濂冷哼一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