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李岩闯明末 > 第五章 中举以后咋个过

第五章 中举以后咋个过

    李信打着呵欠起床,梳洗后准备下楼吃饭后去看榜,走出家门,才来到府衙的十字街前,就感受到这股涌动的浮躁,考生们云集于府衙门前。李信心想这场景,自己要想挨到榜前,还真的有点难啊。

    “子诚兄,来看榜了!”不少的考生都与李信打招呼。这时有人喊道:“放榜了!”

    顿时外边的压力大了无数倍,众人都是涌上前去。

    院试就不发团案了,而是发一长案,一张告示从高至低排名,贴告示之际,无数人都是拥在榜前,维持秩序兵丁们拦都拦不住。

    后面有看不到榜的士子在那喊:“让我看榜,让我看榜!”

    “谁念下榜单,我们看不见!”

    当即就有一士子模样的对身边几名大汉道“你们却也识的文字,就按仁兄们说的,去前面读榜,声音大些!”

    “是,公子”

    几名大汉站到榜前,互相对视一眼,齐声唱到:“天启七年河南乡试榜,第五十名,兰考,翁壁,礼记。”如是三遍,在场的人都能听清。

    “我中了,我中了。”李信但听身旁一个声音呜咽道,抬头看去,却是一白发老翁用袖子拭去泪水,一旁士子看着他,眼底都要冒出火来。

    李信第一个抱拳道:“见过翁兄,小弟杞县李信李子诚,在此先恭你荣膺鹗荐,乡试连捷!”白发老翁拭泪后,也是抱拳回礼道:“多谢子诚,愚兄先行一步。”

    当下白发老翁在众目所视下,走到台阶前,向陶提学施了一礼道:“弟子谢大宗师,朱衣点额。”陶提学点点头。

    ......

    “第三十二名,杞县,李信,尚书!”

    “子诚兄,贺你荣膺鹗荐,乡试连捷!”旁边不停有举子拱手道贺。李信眼眶有几分湿润,向众人道:“多谢诸位同窗,盼望一并折桂。”

    推却了同窗的庆功宴,李信却还是往家里赶,心想自己不在家,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

    还没到家门口,这才到了巷口呢,李信就觉得气氛十分不对。但见地上满满的都是鞭炮屑,走到巷口呢,突然发觉人都没有,往日街坊邻居都不在了。连平日几间卖烛火的铺子都是关了门。

    李信不由心道,人哪里去?正诧异呢,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阵喧哗声,还有阵阵的酒菜肉香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李信心道不是吧,当下赶忙走过去,顿时吓了跳,这是什么?

    满满占满了半个巷子的流水席,人声噪杂。

    一桌。两桌,三桌……八桌?李信心想,这……这至于吗?

    “李公子来了!”

    “叫什么李公子?现在要改口叫老爷了。”

    李信一出现,几个热情的街坊就聚了过来,将李信围了过来,各桌的街坊邻居都是起身道:“李老爷回来了。”

    “李老爷来了!”

    李信望去到处都是笑脸,举起酒杯的手,还有一抹抹挂在脸上的敬重。

    二叔满脸酒意,看来是喝高了,抢着过来,拉着李信的手说道:“你怎么才回来,报录人都到了一个时辰了!”

    “二叔你真的是喝高了!”李信提醒道。

    一旁三叔也是来了,李信道:“三叔,这是怎么回事?酒席提早就定下了?”

    三叔也是喝了几杯,嘿嘿笑着道:“是啊,昨日你二叔和我找了咱们省城里数一数二作流水席的师傅,瞒着你偷偷定下了这流水席,咱们要给你来个惊喜啊!”

    李信不由心道,果真如此,自己一回家,二叔三叔,果真给自己一个‘惊喜’。

    “这也太铺张了吧!”

    “别管那么多?族老们也同意了。”

    好吧,大家都同意了,自己有什么好说的。

    李信望去远处就地摆着几个大锅炉子,在那烧着,那灶是用红砖头垒起一圈,周围用铁丝拧住了,里面烧得是煤炭。

    煤烟气远远传了过来,那锅底下的大火,煎得锅里的沸油,咋咋地乱响,也将师傅的脸照得是亮堂堂的。

    这一幕,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景象。

    成了举人,李信感觉浑身一阵轻松,仔细回想一下,好处还是蛮多的。在大明,只要考中了举人,就可以不再服差役了,无论是对举人自己,还是对家庭,都是一个利好消息。而且按照明朝的官吏制度,考上举人就有机会去做官,虽然官小,见了上官就要下跪,自己也不愿意下跪,但是社会地位在那里摆着,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做了举人还可以不交公粮,还有人拿着田地诡记到自己头上,大家都有好处。最重要的是,明朝的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律规定,举人犯罪和平民犯罪是要区别对待的,特别是在审讯的环节中,是不可以对举人动刑罚的,自己毕竟不是土著,家里还有人当官呢,哪天出点事都是很正常的,但作为一名举人,可以不担心刑讯逼供之类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李信背心直冒寒气,现在是天启七年,魏公公当权,父亲李精白可是山东布政使,去年还随大流给九千岁立了生祠。天启好像就是今年没的啊,明年苦大仇深的崇祯皇帝就把九千岁弄死了,清算下来,好像自己一家人都要糟糕。

    越想越着急,崇祯登基后,小冰河威力全开,土地绝收,陕西的农民伯伯们活不下去了,在整个长江北部游荡,也就十七年时间,就把大明朝直接埋葬了。这河南好像就是重灾区,流寇和官军在山陕鄂豫来回扫荡,活下来的人可不多。

    “我该怎么办?我能肿么办?”李信都有点绝望了。他可不是历史专业毕业,仅仅是个自考的军工厂技术员,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大部分来自网络小说,完全不靠谱啊。对了,小说中李岩是李自成的制将军,那也就是说他最后是造反了的,至于是不是被迫造反,那就难说了。

    如果造反的话,是不是可以未雨绸缪的先做点准备?不说别的,至少先弄点可用的人手啊,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也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

    李信越想越觉得自己有必要早做准备,自己今年才17岁啊,崇祯亡国的时候是崇祯十七年,也就是说自己三十四岁的时候辫子们就要扫荡神州了,剃个辫子,见人就打千的样子想想就直哆嗦。

    但是,可用的人手从哪里来呢?李信紧皱眉头,抬头看着书房门。秋荷在一旁看到了,心里直犯迷糊,自家公子都成了举人了,还有什么值得发愁的?

    李信开口问秋荷:“秋荷,你是怎么到的我李家?”

    秋荷一愣:“公子,奴家八岁时家里遭了水灾,没有粮食,我阿爹就把我卖给了人贩子换粮,我命好,到了济南就被夫人买了来说是照顾公子,其实也就是学学规矩,还教我识字呢,我听说有些人家把丫鬟活活打死的,公子是好人,我都没挨过打呢。”

    嗯,你的要求真不高,不挨打就行。李信暗暗吐槽。

    “母亲在哪里买下的你?是人市吗?”

    “对啊,这几年年成不好,到处都有人市。公子问这个作甚?要添丫鬟吗?奴家知道地方,公子有什么要求,奴家去买了来。”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