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篡明 > 第九章 泊来之物

第九章 泊来之物

    凡册原想的是以官府名义强行与私人合营,按比例分成,但现在这氛围,怕是行不通,看来还是需要对盐、铁进行专营,以增加财政收入;他突然想到还有另外一法,三国枭雄曹超,成立了专门的盗墓部队,专职挖掘帝王及王侯将相陵寝,以解决军费问题,而且自己又是考古学出身,亲自参与过一些贵族陵墓的发掘,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但盗墓有损威德,只能秘密进行,人选问题需仔细思考,眼下还需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军粮。

    他心中盘算着,向牛金星问道:“近年北方大旱,蝗灾频发,陕西耕田减产严重,部分田亩甚至颗粒无收,不知今年收成如何?”

    牛金星的回答也基本符合史书所载,他回复道:“禀明公,前几年陕西及北方几省虽受灾严重,但也不至颗粒无收,不过产粮也仅为正常年景十之一二;近日,臣查看秦王府库文书,发现自从崇祯十五年初陕西旱情有所缓解后,产粮能达正常年景十之五六,崇祯十六年收成则更好。”

    史载明朝北方多为种植小麦的旱田,平时气温正常且不缺水的年景里,根据农田肥沃程度略有差别,亩产在一百至一百五十升之间(一升小麦约重1.5斤);但最近几十年属于明末小冰河期,冬季气温比往常低一至两度,直接导致雪山雪线下移,开春时雪水减少,从而使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部分支流断流,引发了大面积干旱;旱地又是蝗虫产卵的温床,因此大旱之后往往发生蝗灾。

    陕西属于旱灾较严重的省份,从崇祯十年(1637年)至崇祯十四年(1641年)连年干旱,直到崇祯十五年有所好转,降雨量逐步增多,粮食产量有所恢复,但到底恢复了多少,确实无法知晓;如今之计只有亲临田间,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凡册向牛金星问道:“城外哪处民田较多?”

    牛金星答道:“禀明公,南面永宁门外西南方向土地肥沃,民田较多;此时正处立春后长苗时节,应有农人除草施肥。”

    “那去永宁门外,体查民情!”凡册说着往回走去,众人跟上。

    上了马车,凡册闭目冥思,北方小麦亩产太低,不足以支撑数十万军队,看牛金星也坐定后,问道:“丞相,可否听过土芋?此物在明万历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间由海外传入,距今已有数十年。”

    牛金星略微回忆后说道:“禀皇上,臣听闻此物乃宫廷御食,民间极少见到;不过明朝与海外红夷交流甚多,臣知晓南直隶及浙江种植一种名为甘薯之物,此物也为万历一朝引入;另陕西所种玉蜀黍也是明朝隆庆年间由海外传入,此物经百余年传播,如今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只是此物味干,不为百姓所爱,据闻陕北高原缺水之地种植较多,关中平原则较少。”

    凡册明白,其实历史记载也是如此,玉蜀黍就是今天的玉米,最早于明朝隆庆(1519年)年间传入中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此后官府也向全国推广过一段时间,虽然有部分省份开始栽种,不过由于当时的品种口感稍差,并未大面积种植。

    其次是甘薯(今为红薯),此物在明朝万历后期(1593年左右)传入福建,或许是明末战争频发引发社会动荡,交通更加阻塞的原因,又或许是因为传统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反正甘薯就一直只在福建及周边栽种。

    最后是土芋(今为土豆),此物传入时间跟甘薯相当,不过进入明朝后就成为了贡品,被皇室圈养了起来,另据史载此时传入的品种为高山红皮土豆,在京师平原地带产量不高,且食之无味,被统治阶级冷落了起来。

    此三种作物产量较高,特别是甘薯,对土壤水分及温度要求不高,任何地方都可栽种,且亩产高达千斤以上;还有玉蜀黍,虽对温度、水分要求稍高,但达到种植要求也是亩产千斤;其次是土芋,不知宫廷圈养的是否为高山红皮品种,此种只适合高原种植,但如种植成功,每亩产量也可达一千五百斤以上。

    凡册看着牛金星说道:“丞相,朕欲传诏,不仅鼓励民间种植玉蜀黍,官田亦开始耕种,此物产量巨大,十倍于小麦,应可解军粮之困;另甘薯、土芋是否一并种植,待朕细想后决定。”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胡一山在车外说道:“禀明公,卑职见前方有农人施肥,不远处又有农舍,是否唤来问话,请明公示下!”

    凡册觉得不应耽误民间劳作,说道:“不用,本公亲自前去查看。”

    此片耕田平坦开阔,放眼望去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农人弯腰劳作,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野上尽是绿油油的半高麦株,正在春天的温暖中茁壮成长。

    凡册走近一个正在认真劳作的农人问道:“老乡,看这麦苗今年庄稼应能有好收成吧。”

    那农人发现有人在问,抬头望了一眼回答道:“哎,旱了好几年,前年才算是好转,这两年庄稼收成能有常年光景十之六七,大约每亩八十余升吧。”

    凡册想了下,正常年景小麦亩产应在百余升左右,不过气候、雨水还没完全恢复,能有这个产量也属正常。

    牛金星作为百官之首,自然对粮食较为关心,问道:“大顺皇帝下诏,官府发予返乡农人耕牛、农具、种子,可还及时?”

    农人说道:“及时及时!大顺皇帝不仅免征三年赋税,还让百姓有田可耕;不似暴明,不顾旱情增加田税,百姓不堪忍受,只得离乡变为流民。”

    凡册突然想问一个关键问题:“老乡,听口音为关中人士,可知有种粗粮名为玉蜀黍?”

    农人想了下说:“知晓知晓,本农原是陕北延安人士,少时见过农人种植玉蜀黍,味不甚好,百姓大多仍喜小麦。”

    凡册关心产出问题,有点急切得问:“那老乡可知玉蜀黍正常年景亩产可达多少?”

    农人答道:“本农当时还小,后随家人迁徙关中长安附近耕作,周围田亩少有玉蜀黍;依稀记得陕北丰收时节,山坳几亩薄田所产即可堆积如山。”

    凡册和牛金星听到此话,似乎看到了远处的曙光,他们告别农人开始往回走。

    上了车,凡册说道:“丞相,此物亩产确实远甚冬麦,未分之官田尽快统计,如改种成功,定能丰收,大顺国运必将永固!”

    牛金星立马回复:“遵旨!臣定将未分荒田统计无误,登记造册,作为官田分予军户及民户耕作;臣以为,官府发与耕牛、农具,由农人自备耕具,产出按官四私六分成,请皇上明示!”

    凡册精神抖擞得说了声:“准!”

    马车慢慢朝南城门走去,车上坐着一个穿越少年,他意气风发,誓要让大顺土地不断产出供给,让这台国家机器轰鸣着,驶向更远方!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