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方平,前朝东安人,孝义之士,风骨甚厚。
在世时,他为替父亲席廉鸣冤,两度魂赴地府告状,饱受酷刑,百折不挠。
后得鬼神风助,魂飘灌江口,遇玉帝九子王驾,上告家父冤情。
九王殿下交赤城王二郎神处置此桉。
二郎神命人押来涉桉之人对质,查明席方平上告句句属实,将涉桉的阎王、郡司、城皇一干人送至东岳依法处置。
又使席方平与父亲席廉还阳,赐其父三十六年阳寿。
席廉近百岁才寿终正寝,席方平也得八十二年高寿。
二郎赏识孝义之士,席方平死后,将其举荐与东岳帝君。
帝君封席方平为扬州城皇。
在职期间,席方平公正严明,不徇私情,治下大小官吏无人敢受贿、贪赃枉法。
后升任泰山少卿,掌管【福禄官职】。
刘氏名入泰山籍,便是席方平主笔,授意之人乃炳灵公三太子。
泰山每年都巡视九州,察世间身具功德之人,与其增福、添寿、赐禄。
似刘氏这般两次蒙受上天恩赐的,三百年来独此一号。
究其原因,就在其子刘世才身上。
下元那天,炳灵公三太子和岁星福神察幽冥册,已知刘戚氏之子乃异人转世,此事不足为奇。
大千世界,鬼神如林,佛道众多,未经轮回转世的异人大有。
但能干出功德的异人却少有!
今日辰时,禄星予刘氏赐禄后,也来到泰山灵宫见三太子,告知‘赐禄’之事。
炳灵公听后惊讶,随查幽冥录,又见刘氏阴德增添。
感应一番之后,明白此新增功德依旧出自其子刘世才!
而刘彦新添功德,来自‘岁夕灯会’。
除夕夜陆侯携百姓祭城皇、祈水官,功德圆满,产生的民愿甚大,天上福禄寿三星都感知到。
禄星见刘氏阴功够数,便在其寿终之日封禄,使其死后享福禄。
炳灵公得禄星相告,欲近水楼台先得月,亦想看看‘那刘世才今后还干成何等功德,添于其母刘氏’。
故让席方平将刘氏之名添入泰山籍。
后,上表父亲东岳大帝,给刘氏定禄位,封为【郡君】,配享香火。
今夜又差席方平赴临安,颁布【东岳受命】,封官赐禄。
席少卿已至杭州,此时正在州城皇官邸用茶,拿出‘东岳牒牍’与杭州城皇过目。
一来告知其治下将出一位郡君,二来问一问刘氏之子刘世才为人。
……
官邸后堂。
杭州城皇方志明观看牒牍,有些惊讶,问少卿道:“【郡君】乃爵位,非正职官位,如何配享香火?”
席少卿端正说:“其因就在‘天官赐禄’。”
“今日天官禄星亲与刘戚氏赐禄,其禄不低,其阴功亦超出【郡君】功德数,故而与其加封,配享香火。”
方城皇明白后,又添新疑:“刘戚氏妇道人家,不曾在世为官,亦未得天子封号。其子刘世才,倒是受天子赐号。”
“莫不是母凭子贵?亦或刘氏分得其子功德?”
席少卿含笑收牒牍,说:“方兄说对了。刘戚氏确是‘母凭子贵’,亦得了其子刘世才功德。”
“刘世才,异人也。”
“异人者,性命由我,名不在册。”
“故,其有功德亦不能加身,只能加于其父其母。”
“其父早亡,转世割断牵连。刘戚氏为母,尚在,所以承其子功德。”
“下元日,岁星来东岳,亲笔将刘世才之阴功赋予其母刘戚氏。”
“如今他母子二人气运相连,子之功德全部归于母之名下。”
“近来刘世才新添一桩功德,乃助临安县办‘岁夕灯会’……”
“临安城皇亦受用百姓香火礼敬,此事方兄难道不知?”
说话掐算时辰。
方城皇恍然道:“下官略知一二,当夜临安‘灯祭’所生民愿着实不小……,却没想到刘奉义乃异人转世。”
席少卿起身说:“不如方兄随我同去一见那位郡君。”
“下官正有此意。”
说着,方城皇同行出官邸,乘坐少卿车驾去往临安。
路上,席方平问起‘刘世才为人和身学’,得知‘刘奉义乃真儒’后,更想一见此人。
他生前亦是真儒,替父鸣冤之后,厚养风骨,笃志经学。
虽未成鸿儒,亦是一方名士,儒术通达【正心境地】。
“不知刘世才真学通达何等境地?”
带着思量,席方平继续与州城皇谈论‘奉义诸事’。
……
与此同时,地府两位通判、判官已至临安刘府,正与刘奉义灵堂见礼。
刘府设两处灵堂,一处在前院厅堂,一处在后院正房。
前灵堂做待客之用,后灵堂守灵之用。
依临安丧礼风俗,家长亡故后,须守灵七日,即‘守头七’,第八日方能入殓下葬。
此时前院灵堂,香火腾腾,灵灯高亮。
刘彦一身孝服礼谢韩通判人情,平儿福伯一同答谢。
韩通判受之一礼,含笑道:“若非春燕娘子提点,我也难与奉义结善缘。”
“令堂老夫人阴功甚高,该当添寿过岁。”
“以后我女翠莺,还请奉义和娘子多多教诲。”
“翠莺妹妹聪明可人,善良贤淑,乃可教之才……”
刘彦说话夸赞其女,对平儿道:“请娘子来。”
平儿领喏进内院。
刘彦又顾看赤髯判官,他已知其来意,但不知其姓,打算问一问好与母亲引荐。
“未知判官尊姓?”
陆判正品味他身上经学之气,听问回道:“下官姓陆。”
“陆……判?”
刘彦闻其姓,不禁想起《聊斋》中同名典故【陆判】。
原文细节他忘了,只知其大概。
试问道:“莫非髯师就是,陵阳坊间传闻中‘与朱尔旦结下人神之谊’的十王殿陆宗师?”
陆判笑说:“岂敢在真学面前称‘宗师’,奉义所言判官正是俺。”
正说着荀娘子、高二姐入堂,刘彦暂收腹中言,引荐韩通判和陆判。
一番礼数后,刘彦说:“娘子去将翠莺妹妹请来,就说韩通判在此。”
荀娘子领喏,两步出堂化香火飞去东湖。
高二转顾陆判询问:“请问大宗师,阴司如何判罚家母?”
陆判分顾奉义道:“老夫人已折寿抵罪,不需再受罪行处罚,今日我奉命来与老夫人勾销罪孽。”
高二心忧解除,看一眼世才,又问道:“我母可要下地府,拜阎君?”
韩通判开口说:“令堂归入泰山籍,不须下地府。今夜泰山必定来人,与令堂封官赐禄。”
说着眼看陆判:“不如先给老夫人勾销罪孽?免得泰山人来,见老夫人阴籍还在,怨我阴司怠慢。”
陆判赤髯展开,笑道:“是也,该去勾销。”
刘彦、高二心得几分明悟,知道了‘母亲额头神道印记由来’。
随请两位阴司上神入后院。
正房内,刘氏鬼魂站在棺椁前,左右是戴孝的怜云、玉娘,身后是小月儿、众丫鬟。
看到儿郎请阴司神人来到,刘氏立即携儿妾、义女出迎。
丫鬟们则有些怕,把手在屋内观看。
刘彦见母,走到身旁引荐陆判、韩通判。
刘氏持礼先礼谢恩人,后欠身拜陆判,口称:“罪妇刘戚氏,拜见判官大老爷。”
陆判赶忙托手道:“不可如此!老夫人入泰山籍,虽未领封,但印堂已显,说不准官职比下官还大哩。”
刘氏福至心灵,端正持礼,低头等判。
沉玉娘暗下喜悦,与怜云目光交汇。
少时,判官打开生死册,一手持书,一手持笔,道:“刘戚氏且听,汝少时造孽,小有罪行,故折阳寿二十年,以抵所犯罪孽。”
“今汝身亡,罪孽抵销,就此了账!”
说罢,手中判官笔在她名册上一划。
【刘戚氏】之名便从生死册上销除,一切罪孽全无,真个是‘一笔勾销’!
刘氏立身听判,忽感魂儿一轻,彷佛压在身上的重石被搬走了,印堂金印更明亮。
此刻,她想到了‘无债一身轻’这句俗话,两眼落下喜泪,躬身拜谢陆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