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狐婿正文卷第175章君心化龙其口中‘正礼’是指‘今夜要行的拜师礼’。
今夜最重要的两件事,即‘刘彦拜师’和‘相君授学’。
相君已在艮园东阁设置好礼堂。
因是隔世收徒拜师,需设先师之灵位,然后有一人代师受礼,其中礼数颇为繁琐。
君家简化礼数,把祭师与拜师合二为一,只需持香祭拜、敬茶聆训便算正是入门。
少时,众人齐聚东阁门前。
阁门打开,宽大礼堂内涌一股正气,堂内供桌布置得当,中间有一先师牌位,上书【司徒明】三个字。
简朴不添虚号。
牌位前,摆放着一篇文章,堂中正气即是文章所发。
相君道:“我代笔替你来《正气歌》,呈于恩师灵位。这既是‘拜师文章’。”
“不可耽误,随我进来。”
他领步入堂,刘彦随其后,胥君入堂观礼,众女眷则在外观礼。
“恩师生平,你已知晓,为兄便不多言。”
“现在世才可以行礼敬香了。”
刘彦点头上前,见供桌之上无香火,心头明了,先对牌位行揖礼。
起礼时,魂身自觉正形,印堂三重光晕打开,分为胎光、文光、仁光。
重光之中,胎性本相亦随他持礼,这便是表里如一的敬礼方式。
胥君含笑拂须,默声点头。
刘彦礼毕,不曾落双手,两手拇指朝掌心一叩,涌出一股光烟飘扬,足足有一丈高。
他双持烟气又行一拜礼,那明光烟气化作三炷香显入双手。
他持香二拜礼后,上前敬香插在香坛。
香气升腾起来,刘彦退身行三拜礼,道:“弟子刘彦,愿继承老师绝学,承师门《君心化龙》。”
相君随拜恩师,道:“师弟刘彦,表字世才,临安人士,二十七岁入真学,得孔孟双成,乃明经固道之子,望老师在天之灵感应。”
“今日弟子自作主张,代老师收世才入我门中,继承老师之学,为天下正道。”
“师弟,向恩师敬茶。”
一声‘师弟’很清澈,表明‘刘世才正式拜入门内’。
刘彦秉持礼敬,自取一碗香茶上敬老师,完成最后的拜师仪式。
堂外众女各有笑颜,阿九笑的最开心。
她从公子入学一路见证,相伴虽短,见证诸多,可以说最知刘彦。
“正礼已毕,建元要代师授业传道,堂外观礼,皆都回避。”
胥君走到门前告知。
两湖女眷连同阿九、怜云各领喏称是。
随着堂门关闭,她们耳目被隔绝。
东湖王妃邀西湖长姐西园叙话,让四位郡主在园内宴客。
西湖长公主转看阿九,问出大家都好奇的一桩事。
“你公子可曾婚配?”
……
东阁二楼,偌大的讲室空静明亮,没有繁杂陈列,只有三张矮案蒲团。
刘彦与二君对面落座,倾听师兄相建元授学。
司徒心学乃十分庞大的学术,分为上下两部、九卷、五十一篇。
《君心化龙篇》便是最后一章,乃司徒心学之精要,是全部学术之纲要。
相君道:“《君心化龙》上部四卷,皆为外篇。”
“外篇四卷讲经学儒术,分别阐解‘文道’、‘诸子’、‘六经’和‘君子’。”
“修此四卷,可知儒道千秋,知来龙去脉,明白诸子之道,通晓六经大义,学会如何做君子。”
“只有学会做君子,方能使君心化龙,养后面五卷内篇。”
“内五卷分为‘内业’、‘君心’、‘心力’、‘神明’、‘御龙’。”
“内业是老师心学入门,大体阐解‘心学之用’。”
“君心一篇,不单讲君子心。”
“还包含各种心欲,如小人心欲,诸子心欲,释道心欲,观众心而知自己。”
“悟通此卷后,谁对你用心,便可从他用心,知他是何等人。”
“如此,可防备当面算计,但无法防备其人背后谋算。”
“想达到‘金风未动蝉先觉’,便要修至第八卷‘神明’。”
“届时,藏神明于心窍,心神端坐正位,他人算计一到便如‘金蝉晓秋风’,可提防那背后暗箭。”
“‘心力’和‘御龙’这两卷相接。”
“心力,是讲‘心力之理’和‘养心之术’。”
“御龙,则是教人如何运用心力,掌控心之力,即是御身龙。”
“御龙化龙,可使心力收放自如,使心窍变小变大,使外人无法看破你的君心。”
胥君闻此,笑颜接话:“据我所知,令师曾用心力倒拉水牛、捆缚猛虎,那时他还未踏入大儒境。”
刘彦好奇问:“心之力,可以化外力?”
相君解答,从他口中获知‘心力不能化外力,但可以御外力、御神气’。
心力在内,可用于谋算、思量、推演、悟学、做文章等等,是为内在精力。
心力在外,则可用于御力、御气。
气、力是两种东西,都出自身壳筋骨。
心力能统御筋骨气力,使二者相合,从而爆发不可思议神力,诸如胥君所言‘拉水牛’、‘缚猛虎’。
“师兄所言极是,心之力确可以影响身体内外。”
“心力不足,便会精神萎靡,文思枯竭,身骨乏力。”
刘彦边听边悟:“敢问师兄,心力能御鬼神吗?”
他忽来这句疑问。
其中的‘御’包含两重意思,抵御和驾驭。
抵御是指‘御身外鬼神’,驾驭是指‘御身内神明’。
“可以。”
相君说:“学会运用心力,就能驾驭内在神明,抵御外在鬼神,御用周身玄通。诸如文光、正气、阳气。”
“心力修至见神之境,能直发心剑,而诛邪祟。”
“不过,这些师弟尚不能学,你要循循渐进。”
“今夜我先传你外篇四卷。”
“之后每夜过来,你我照此论学,不说吃透外篇,至少明白个大概,通晓大义,我再传你内五卷。”
“世才意下如何?”
刘彦礼道:“小弟听凭师兄安排。现在临安瘟疫得治,已不需我出力了,我可每日得闲修学。”
胥君说:“这才是君子所为。有事则帮,无事则退。如此便不会被功名利禄拖累,只遵循本心道义,快活轻松。”
他这一句随口之言,听入刘彦耳中大感明心。
自己以后不都可以如此行事?
来时御龙,去时如风,行道义,不恋功名。
济世,但不怀忧天下。
这不正是自己想走的道路吗?
他一点灵光闪烁,想起李白那首《侠客行》中【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多谢先生指路,学生受教。”
二君相视而笑,如此明白君子,他们甚是喜欢。
几句闲谈之后,相君便开始整卷授其学业,先教何为‘文道’。
“文之为道,与乾坤并生,充塞天地之间。”
“天地玄黄,方圆体分,日月叠璧,山川焕绮,大地之形,皆是天地文章。”
“夫子之道,得来于天地,著书成文,而教后世。”
“众弟子继承那天地而来的道理,再以自身之道充塞天地,便汇聚成儒家文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