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属性点慈善家 > 738 “石碑”基站

738 “石碑”基站

    属性点慈善家正文卷738“石碑”基站被军务耽误两个月,王齐回到任务指挥部,盯着各组的项目推进和测试进度。

    里面最重要的无疑是载具。

    按理说,为了对抗真空,圆柱形和球形的强度更好,但因为是走传送门而不是火箭发射,载具并没有重量限制,用厚点的钢也没有解体风险,较为规则的空间更容易充分利用。

    所以载具最后还是做成了个楔形的,没弄成长方体,则是出于观测需要。

    这个载具的前窗是两块v形蓝宝石玻璃,看起来极不合适,可配合“石碑”任务却情有可原。

    现有的宇航服不够成熟,靠宇航员自身无法完成着装,两个人相互帮忙,载具内空间又不够,干脆一点,载具内不加压,宇航员就穿着宇航服在里面干活。

    没有内外压力差,这才能够安装足够大块的玻璃,提供较好的舱内视野。

    载具做了两台,是备份需要,也可能用于任务调整,它们这个时候正在做水下测试。

    而为了配合全程着装的任务需要,宇航服也要再次升级,其中的重点是服内进食和尿液、湿气搜集系统。

    ……还是没有做水循环,因为飞行背包设备魔法化之后容量足够大,多塞个几升的盒子,总体大小甚至还比初版小了点。

    服内进食条件有限,只能是流质,甜度非常高的果酱,其实就是糖浆和果酱的混合物,加了点盐,结果显得更甜了,齁的慌。

    可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往好处想,这么高能的流质,喝几口就能顶一天的活动消耗,也是设备空间与技术难度最低的实用方案。

    对王齐来说,任务推进的过程,反而比第一次开门前轻松了不少,至少各部门对接的企业、人员都已经熟门熟路,开会的频率都降低了不少。

    几个月时间很快,又到了能开门的周期。

    王齐没着急,等第二批的两名预备宇航员训练好,设备通过超低温测试,延期两个月把工作准备就绪,才呼叫索拉里斯再次开门。

    开门时气压接近七百百帕,现场有不少年纪大点的都戴上了呼吸面罩,堪称糟糕,但和外层空间对比起来,地面上仍称得上天堂。

    开门后,第一时间连人带载具一起送进门。

    这回没有临时搭架子,而是载具团队弄出来的一辆特种车辆,整体状态比较像吊车,区别只是吊臂是专门设计来弹射载具的,确保载具在没有上升矢量的情况下进入门里,规避隐患。

    之所以要带人在里面,还是因为载具自动控制能力不行,为避免送到对面飞丢了,所以得有人在上面,确保它能与门保持相对静止的位置,且不与其它需要进出的物体冲突。

    别看就一句话的事,实际为了“相对静止”这个目标,还专门开发了一套载具用定位仪器,有两个参照物时,一公里内,能检查到自身大于每秒3毫米的位移。

    这样的精度在真空环境里非常有必要,因为索拉里斯开门也无法指哪开哪,没有泳池的支持,现在没能力安全回收载具,意味着宇航员回来休息时,很小的相对速度就会导致载具飞到失踪。

    其实就算有泳池给传送门托底,要把一台几十吨重量中巴车大小的载具从里面捞出来,装回弹射车上,有魔法也要忙和小半天时间,受索拉里斯传送门“五秒切断”规则干扰,以及环境多次变化带来的各种隐患,这项行动很难保证载具完好无损的再次投入使用。

    首批两名宇航员的任务就是固定1号载具,并启动它的常亮通讯灯。

    人回来后调整几小时,换成老带新,和两名预备宇航员组成两组,同步执行任务。

    第一组的任务是围绕1号载具搭建任务支持框架。

    该设备用于给行动组提供远程定位光信号,和“换电”服务。

    换电是基于当地环境的选择,上一次试探时,没有在真空环境里检测到可用魔力。魔力是类似基本粒子的存在,当地没有大气,检查不到魔力理所当然。

    而搜索合适的任务地点,需要功率非常大的广域照明设备,甚至要超过动力消耗,毕竟真空环境不需要额外能耗维持速度。

    无法边用边充,自然要用换电的方式,不然载具搭载的能源部太大,也不利于控制。

    第二组的任务,则是把2号车开过去停好,然后开3号车做运输工作。

    之前只有两辆参与水下测试的车,没有3号,多出来的它,是后来弄的一辆敞篷载具。

    太空敞篷载具,真的有种“肉身突破大气”的味道了。

    但说实话,王齐却觉得很好,甚至比两台原版任务载具还好。

    因为是后做的,也不用执行正经任务,唯一的工作就是往返于门和两台任务车之间运输人员和货物,所以不太考虑可靠性,有很多尝试性的东西,非常有意思。

    比如它的控制方式,和飞行堡垒、任务载具的双拉杆加挡位杆的形式不一样,更像轨迹球。

    它的操作台是个半包覆式的球体,上面有经纬线,一个固定的指针结构,指向原始的0、0位,拨动这个球,载具就会跟着调整方向,然后用旁边的推杆操作前后。

    这东西虽然用的也是“矢量发生”动力,却只有前后可以动,牺牲了一定灵活度,但极大的简化了操作方式,哪怕穿着笨重的宇航服,也能单手控制整机。

    用车辆比较的话,两台任务载具是高档轿车,3号车就是拖拉机,说明书就三页,根本不用驾照。

    各种准备工作任务不少,宇航员们进进出出,第三天,才完成基本准备,留下一组继续完善,另一组开载具去搜索合适的任务点。

    任务点最好是岩质,然而受限于开门总时间,以及灯光目视搜寻的不可预测性,该阶段有限时。

    设备、时间各方面还是过于凑合了,在最亮的两颗星星里,判断出流放地本地对应恒星方向,在面朝该方向的区域搜索,实际到达范围后,能留给搜索的时间已经不多。

    第一组人一天半,第二组人坚持了两天,仍然没有找到合适地点。

    不到五十小时,其中在路上往返的时间都要扣掉十几个小时。

    真空说起来是想加速加速,想减速减速,可正因为当地重力太小,稍快就超过逃逸速度了,环游周期会比大行星上空长很多,反复加速和改变航向的话以现有技术支持力又很容易迷向。

    总之传送门开启位置不太好,搜索时间不够,折腾了两趟后启动备用方案,退而求其次,选择水冰层。

    要找水冰,自然要找陨石坑里的,虽然没办法用同位素测定年代,但陨石坑被撞击过,里面的水冰和其它物质会分离的更彻底一些。

    另外,陨石坑的形状,本身也能为“定向射频”提供一定的帮助,接收方信号会略好一点。

    地点确认时,已经是第十一天,因为准备工作做得够多,时间还够。

    花一天时间,卸载掉搜索用照明设备,把已经调试好的基站和任务车固定在一起。

    这个动作完全依赖宇航员舱外动手能力,简直是考古航天,好在大家都习惯了。

    任务主体安装基站的过程没有多少意外,面对零下两百度不知道经历多少年的坚冰,根本也没打算用电钻或凿子,直接就是模拟激光的魔法设备开孔。

    开孔过程气化形成的压力把宇航员吹飞了几次,好在所有人全程都没离开背包,可以自己飞,没有人员失踪的情况。

    发展了大几十年,最后就这么一哆嗦,做得还相当马虎,前路仍长得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