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里,叶城都与他们讨论学术,每个人都显得非常兴奋。
九月的天有些冷了,幸好金田那边制造的蜂窝煤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才解了叶城这个南方人的寒冷之苦。
叶城看到这么多蜂窝煤和军用帐篷,便突发奇想,让工匠们试着用军用帐篷和蜂窝煤用生火的办法来保持温度,在里面种出东西来。
他动动嘴皮子不要紧,可苦了这些工匠,伐竹搭帐篷,生火适应温度,忙得不可开交。
今天他又把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由于议事厅正在改造,他便把人都聚集在大堂里来,在大堂里,他们的相对而坐。这样就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参会的人也会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叶城指着斜对面的花园问道:“你们看到那个花园了吗?花园里有花,有草。那花和草有善恶之分吗?”
所有人都不知道叶城要表达什么,但见到叶城这样问,又不能不回答。
有一个人硬着头皮回答道:“那花草应该没有善恶之分吧。”
叶城道:“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有一个人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
叶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那个人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这样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叶城又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肚子里呢?”
那个人摇头道:“那这就是恶的了。”
叶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
那个人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儿肯定是恶的。”
叶城笑了笑:“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所以说,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就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会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那个人思考了一会儿道:“公子,您的这种观点听上去很有趣,可没有实用性啊,这种观点能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叶城道:“当然有用,它能让你获得幸福。”
“人为什么会常常感到不幸福?表面看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总受到束缚,精神也不能自主,我们受到了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因为我们和外物产生了对立。我们所以和外物产生对立,是因为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是非好恶之情。当我们对外物有了是非好恶之情,就是给外物贴上是非善恶的标签。一旦你给它们贴上标签,它们就有了生命,反过来干扰你。也就是说,我们被客观条件所限制,全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
很多人茫然。
叶城就举例子说:“比如你刚才对野草发出的感叹,你就是给它贴上了‘恶’的标签,于‘恶’的东西,人人都会动气,一动气,心情就受到干扰,你心情不好,还谈什么幸福!
不仅仅是被你评价为‘恶’的事物会对你产生干扰,就是被你评价为‘善’的事物也会对你产生干扰。比如被你评价为‘善’的黄金,表面上看是你喜欢它,你拥有它,实际上,当你喜欢上它时,它已经控制了你,时刻干扰你。
它在你手里,你就过度兴奋,可当它遗失时,你必然过度地忧伤,你已经成了它的木偶和奴隶,你如果被这样一个‘善’的东西所左右,失去自主力,也是没有幸福可言的。”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善恶之分,那岂不是说不必奋斗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叶城继续说道:“不用刻意去为善去恶,也并非是全无‘好恶’,如果全无好恶,没有是非之心,那你就会成为一个麻木不仁之人。所谓‘不刻意’,就是说‘好恶’全凭天理,再无他意,就是不要刻意和事物对立。
你现在是为了保持花园,花园里有草,这就妨碍你了,它妨碍你,你就该把它拔除。如果没有拔除干净,你也不要放在心上。比如你今天拔了一天草,可还没有拔完,那你也不要晚上想着草,一想草,就会想到它是恶的,如此,你就和草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
张超好像明白了什么,说道:“看来,善恶全然与事物无关了。”
叶城道:“当然。善恶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为善,为气所动即为恶。”
其实想要获得幸福,只要不和外物的对立就可以了。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
比如你被雨浇成了落汤鸡,不必恼火,因为雨就是要落到地上的,这是它的规律;比如你被别人诽谤,也不必愤怒,你不理它,它自然就按它的规律慢慢消亡。
大风起的时候,要顺风走,不要逆风行,你要遵守风的规律,这就是顺应万物,不要和万物对立。
财富、名声、地位自有它们的规律,你不要给它们加上标签,让它们来指挥你,你不必把它们放在心上,只需要向前努力就是了。
当我们做到不以自己的私意来衡量外物时,我们就不会受到外物的限制和支配,我们就可以支配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安放,达到幸福的境界。
很多人和外物对立,归根结底,是因为有“出人头地”的野心。“出人头地”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出人头地”而丧失掉人本应具有的最宝贵,也是我们最容易获得的东西:幸福感。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都希望能拥有功名利禄。的确,功名利禄是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可问题是,人有一样东西是和别人无法平等的,这就是天赋。
儒家把人分为三等:只需要稍加学习就能成为圣人的人(生知安行者),通过刻苦的学习可以成为圣人的人(学知利行者),最后一种是被动的刻苦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圣人的人(困知勉行者)。
人之不幸就在这里。有人天生睿智,有人投胎到大富大贵之家,而有人则天生愚笨如牛,有人出身贫苦。要追求外在的成功,前一种人比后一种人要轻松百倍乃至万倍。那么,如果很倒霉,我们成为后一种人该怎么办?
答案就是:掂掂自己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