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 第二百三十章 复州

第二百三十章 复州

    江夏走汉江到襄阳,要途经淮南道的沔州,山南东道的复州、荆州、郢州,然后才是襄州的府城襄阳。

    之所以选择去襄阳,也是因为襄阳的水利交通便利。

    从江州可以直接坐船抵达。

    途经这些地方,也正好可以顺手看看这些地方的人文情况。

    船队进入沔州,宋扬眉头就一直紧皱。

    “沔州竟然毫无生气?”宋同也是面色沉重。

    两人拿着望远镜沿途看了半天了。

    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特别是经过府城汉阳,宋扬还特意让船队停下来去附近找找有没有人居住。

    结果战士们在附近转了一圈,一点儿生存迹象都没有。

    唯一能看到的是那些高度腐烂的尸首,证明着曾经这里有人类文明存在过。

    “唉。烧了吧。总不能让野兽啃噬个干净。”

    宋扬不忍再看,吩咐了一句。

    船队继续行使,身后的汉阳冒出了滚滚浓烟。

    汹涌的烈焰将一切残破付之一炬。

    沔州土地不算肥沃,往年也是靠着交通贸易生存。

    现在各地商贸不兴,沔州幸存的百姓早就四散逃开了。

    鄂州就接收了不少沔州百姓。

    当然,大部分没有过江,他们都往北方去了。

    “沔州这里以后还要站下来,毕竟守着汉江水道,可以与江夏南北呼应。”

    宋扬望着远处的浓烟缓缓说道。

    “是啊。沔州若在往常也算战略要地了。只可惜天灾只有已经没人顾得上这里了。”宋同也感慨的说道。

    “这事儿得让王然想着点儿,就在这边留个一两千人守着江口足矣。”宋扬想了想说道。

    这样的操作七叔宋同自然是赞成的,先把地方站下来,后面再考虑慢慢发展。

    两人又大致商量了一下。

    船队也缓缓的进入了山南东道的地盘。

    沔州过来就是复州。

    复州这边的情况明显要比沔州强的多。

    途径沔阳时,老远的就看到江面上渔船来往。

    到了沔阳城江面,县令朱成国已经等在码头那里了。

    “下官沔阳县令拜见江州王爷。”

    宋扬的船一靠岸,朱成国便带着一行人叩拜。

    “你知道本王要来?”宋扬好奇的看向朱成国问道。

    “回王爷。下官已经收到了荆州王奔王大人的通知。”朱成国老实回答,搬出了荆州同知王奔。

    宋扬前几天就派人过江先一步去告知了方哲行程,所以峡州和荆州也知道宋扬这次出行。

    至于这复州,是三天前才投靠过来。

    复州无王,顶头官员是复州知府来明喜。

    房州王兵败被俘的事情传开以后,来明喜立刻找到了王奔,表达了要投靠宋扬的心意。

    王奔和方哲一说,方哲便答应了下来。

    这样一来宋扬的势力算是又扩张了一州。

    来明喜是太子**,一直就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

    他的老师也是太子的老师,俩人算是同学关系。

    太子虽然死了,但他也没有马上投靠宋扬的打算。

    原本是想拖一天算一天。

    没想到宋扬已经强大到吊打房州王的地步。

    来明喜也算识时务,立刻就投靠绿宋扬阵营。

    当然,有几分真心就不得而知了。

    宋扬要求的也不多,只要别给我捣乱,老老实实管好民生,你就能坐稳知府的位置。

    这一点方哲明明白白,所以一收到消息,立刻就同意了复州的请求。

    甚至对复州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将这边的基本情况说给本王。”

    宋扬知道了前因后果,立刻就问起了复州的情况。

    复州人口剩余在六万到八万之间,其中六成在乡间。

    县城只有沔阳和复州府城两座。

    民生方面恢复的还算凑合,最起码前头过去的这个冬天,几乎没有百姓因为挨饿受冻而死。

    粮食储备也还算充足,有渔猎补充,坚持到今年秋收也不是问题。

    总体上还算平稳吧。

    这来明喜也是有点儿能力,虽然没做出耀眼政绩,但也勉强能维持住局面。

    大乾的官员大多如此,比如陈福、王奔、陈临、魏观等人皆是如此。

    这才是正常的,像王然、刘怀仁、刘敏这种比较有能力的,总归还是少数。

    得了汇报,宋扬对抚州还算满意。

    表扬了朱成国几句,算是对他这大半年来安抚百姓拯救黎民的一种赞扬。

    “王爷谬赞,都是下官应该做的。王爷,今日天色尚早不如去县城里看看?”

    之前的汇报都是在码头上说的,宋扬本来只是想看看沔阳怎么样了。

    没想到沔阳竟然投靠了自己,那下船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也好,咱们就去参观一下朱大人这大半年的成果。呵呵。”宋扬笑道。

    “不敢不敢。还要情王爷指点一番啊。”朱成国忙的摆手道。

    “王爷这边请,咱们在城里转转,来知府应该下午就能到。”朱成国比了个请的手势。

    宋扬百年跟着他往前走,身后是公孙奇带着一百名复兴军战士紧紧跟随。

    七叔宋同没有下船,宋扬去城里看情况,船上得留个人守着。

    也不是说不相信朱成国吧,这只是一种安全保障措施。

    最重要的是宋扬本身就有极强的武力,于明、公孙奇、魏南三人加一起都不是宋扬的对手。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他自己当然不怕了。

    七叔也因此放心他这个战斗狂人进城。

    朱成国这里是昨天才得知宋扬要来的。

    是知府来明喜送了信过来,并且要求他说如果宋扬在沔阳停留,就尽量留一下,他正在往这边过来。

    宋扬真的来了,朱成国便诚意邀请宋扬入城参观。

    也是等着来明喜来拜见。

    跟着朱成国进城,城内废墟已经基本清理干净了。

    天灾之后,有的地方是重建新城,有的地方是清理废墟。

    这取决于清理废墟的难度。

    沔阳本来也不是什么大城,城内多是一层的民居,而且木质结构较多。

    天火之后本来也没剩下多少建筑废料,扫一扫推一推也就清理出来了。

    好歹县城的围墙还剩了三成半,住在城里也能力用的上。

    经过大半年的建设,百姓们几乎都住上了木屋。

    抚州这边林木覆盖率很高,百姓们就地取材直接砍树建屋。

    木屋建造比土胚房还方便一些,而且外面抹上泥灰也很保暖。

    “这县城规划做的倒是不错。能看出朱大人的确是有些能力的。”

    跟着朱成国一路走来,宋扬大致看了看,城内规划确实不错。

    也难怪朱成国想邀请宋扬进城,确实有展示一下他政绩的打算。

    “王爷。这里的百姓看起来也算有些精神,虽然比不得江州,但是比江北逃难来的流民还是好不少的。”公孙奇小声的告诉宋扬。

    他做水运副总管以后,负责了一段时间江北探查。

    经常能接到一些江北的流民。

    看了这沔阳的百姓才有直观对比。

    “王爷,这位将军。沔阳这里挨着汉水,且又有沔水、通顺河等多条汉水支流。渔业非常发达,百姓们靠着捕鱼也能维持生计。”

    朱成国耳朵倒是好使,听见了宋扬和公孙奇说话。

    刚才船队过来的时候,就看到江面上很多渔船。

    上了码头,又看到许多补网晒网的百姓。

    沔阳百姓的确大多从事渔业。

    也是因为这样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复州这个土地不算多肥沃的地方才生存了这些百姓。

    在沔阳城里转了转,宋扬大致了解了情况。

    朱成国也介绍了很详细,看着时间差不多黄昏了。

    朱成国正要安排晚宴,城南来了三骑快马。

    公孙奇看到快马过来,立刻挡在宋扬身前,将背后的弓箭抽了出来,直接拉满了对准那三名骑士。

    宋扬则是风轻云淡的看着,那马就算直接冲过来也伤不了他。

    况且以宋扬的眼力,早就看清了马上来人。

    “莫要放箭,莫要放箭。是来知府!是来知府!”朱成国忙的摆摆手道。

    “嘶屡屡~”马匹嘶鸣,离着还有三十米就停了。

    马上三名骑士同时下马。

    为首一男子看着三十来岁,国字脸长胡须,面容略显严肃。

    这人头戴官帽,身上身穿官袍,看补子就是知府大人。

    “下官来明喜,拜见江州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来明喜带着仆从一路小跑过来,来到宋扬面前直接撩袍跪倒。

    “来大人啊。快快起来吧。咱们也有三年多没见了吧。”宋扬笑着招呼来明喜起身。

    来明喜站起来,脸上换了笑意说道:“是啊。三年半了。王爷成长了许多,也精壮了许多啊!”

    来明喜原来是在太仆寺做官,后来拜了太子的老师为师,搭上了太子的线,三年半前放到复州做了知府。

    说起来他和宋扬还是一起离开京都的。

    宋扬是就藩,他是赴任。

    在京城时,两人没啥交集,来明喜跟着太子混的,也看不上宋扬。

    甚至还把宋扬当成太子的竞争对手,没少暗中给宋扬使绊子。

    宋扬和太子差了四岁,他那时候才十一二岁,哪里是太子的对手。

    还好宋扬的母妃进言,让宋扬早早的出京就藩,避开权力中心,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当然,宋扬对这来明喜说不上有多痛恨,毕竟不是一个派系的。

    各为其主罢了。

    “来大人这几年也是风采依旧,这复州管理的颇为井井有条啊。”

    “本王途径沔阳,却不想还要折腾来大人跑这一趟。”

    来明喜抱拳道:“恭迎王爷是下官分内之事,况且下官还想跟王爷搭个船。”

    “搭船?”

    “下官给方大人去了信,方大人说让下官也去襄阳……”  19439/106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