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蒙哥马利脸上带着失望的表情回答:“上帝,他们又能干什么?他们甚至还在训练中,手里连一门反坦克炮都没有!”
“将军!”拉姆斯登提醒道:“可是我们没有其它选择不是吗?”
“好吧!”蒙哥马利无奈的回答:“先确定他们的具体位置!”
拉姆斯登第一时间就奔向了电台试图与艾布纳联系,但遗憾的是艾布纳显然正在行军中,电台并未开机。
拉姆斯登当机立断,马上命令一架侦察机起飞寻找中国军队。
但不久之后就联系上了,之所以联系上并不是因为侦察机找到了中国军队,而是艾布纳在行军时居然发现了一架德国侦察机,这让正处于敏感状态的艾布纳感到事情不妙。
“将军!”艾布纳对张弛说:“你猜的很有可能已经成为现实,而且比我们想像的都要快!”
艾布纳第一时间就是开机与指挥部取得联系并报告了自己的位置。
另一边的拉姆斯登接到电报后就欣喜若狂的拿着电报一边奔向蒙哥马利一边叫道:“将军,他们在布提亚,距离玛海拉玛只有二十英里!”
蒙哥马利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什么反应,他冷冷的回答道:“二十英里?少将,我们不能对他们寄予太大的希望!”
“我明白!”拉姆斯登点了点头。
二十英里也就是三十二公里,这如果是英国部队就需要走将近两天(这里的十几公里指直线路程,沙漠有许多沙丘,实际距离是直线距离的几倍),中国军队就算一天就能走得到,但能否赶在德军的坦克之前赶到是一回事,就算赶到了也几乎没有时间做准备。
但此时的蒙哥马利也只能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了,他迟疑了下就下令道:“命令中国军队,全速赶往玛海拉玛驻防!”
“是,长官!”
张弛看了看艾布纳递上来的电报,就有点上当的感觉。
“让我想想!”张弛对艾布纳说道:“上校,你所谓的加强训练强度,是希望我们距离德军可能的突破口尽可能的近吧,你是从第10装甲师的防区猜出德军的突破口是吗?”
“抱歉,将军!”艾布纳回答:“我只能这么做!”
“但是你要清楚一点!”张弛把电报撕得粉碎,然后随手往风中一丢,任碎片在沙漠在乱飞乱窜。
然后张弛说了一句艾布纳最担心的话:“我拒绝执行这个任务!”
“不,将军!”艾布纳说:“你不能这么做!”
“我当然可以!”张弛回答:“不要拿什么盟友来吓唬我,你要明白一件事,上校,我才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我们手里只有步枪和机枪,连手榴弹和炸药包都严重不足,你认为我们有能力去阻击一支装甲师?我不会用我部下的生命去冒险的!”
其实,张弛是受够了英国人这种不拿盟军的生命当一回事的态度了,英军在缅甸的所做所为就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张弛的脑海里,甚至是每一名远征军战士的心里。
“可是将军……”艾布纳说道:“玛海拉玛有许多装备,甚至还有坦克!”
“这并不代表我们能获得这批装备!”张弛回答:“德军很可能在我们之前占领玛海拉玛不是吗?如果德国人先一步赶到,那么我们就是自投罗网不是吗?”
“将军……”艾布纳还想说什么,但却被张弛打断了。
“上校!”张弛瞪着艾布纳,问:“我只问你一句话,如果我们是英国人,你们还会下同样的命令吗?”
闻言艾布纳不由语塞。
张弛问的对,如果是英军同样处在这种情况,蒙哥马利就会考虑这次援救玛海拉玛的成功机率很小而危险性却极大,然后或许就不会下令增援了,毕竟那是一万多人。
“可是那些装备和补给怎么办?”艾布纳问:“将军,你想过如果德国人得到那批装备和补给,会发生什么吗?他们的实力会大增,我们很有可能会失去整个非洲,到时中国军队也无法避免!”
艾布纳说的有理,德国人是坦克集团作战的行家,他们使用性能落后且汽油不足的情况下还能打得英军节节败退,那如果在玛海拉玛得到一批先进的美式坦克还有大批的汽油……英国人很可能就再也没有与之对抗的能力了。
但张弛还是不为所动。
“你们可以选择把那批补给和装备炸掉!”张弛一边转身走开一边回答。
张弛一点都不可惜,美式装备嘛……美国佬只需要开动机器就会有了。
“可问题是我们没法炸掉它们!”艾布纳说。
“什么?”张弛有点听不懂艾布纳的话,炸掉装备和燃油不是只需要划燃一根火柴的事吗?怎么会“没法炸掉”?!
“托布鲁克要塞!”艾布纳回答:“那里存着足够德军3万人用上一个季度的补给和一万吨的燃油,守军也可以轻松的将这些装备引燃炸毁,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在德军发起进攻十四小时后,它们就全部落入德国人手里。还有马里克盒子、巴里姆盒子等等,都是同样的情况!”
(注:英国人把补给点称为“盒子”,意思就是装着“礼物”的箱子。)
“为什么会这样?”张弛问。
“很奇怪是吗?”艾布纳小跑几步跟了上来:“但我们已经习惯了,原因是德国人很聪明,如果有人敢炸毁补给……你知道的,他们就不留俘虏,会杀光驻地的士兵。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把补给交给德国人,那么就会得到德国人优待甚至会被放走!”
“哦!”闻言张弛不由恍然大悟。
类似的事情在缅甸也发生过,只不过时间久了张弛有点忘了。
“所以!”艾布纳说:“将军……你还觉得自己能置身事外么?要知道,这批补给很有可能关系到北非战场所有人的命运,包括中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