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上校!”这天张弛给哈尔西打了个电话,哈尔西一接起电话就兴奋的说道:“难以置信,你真的做到了!你们仅仅只用了十几万人,就拿下了整个东北,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谢谢,将军!”张弛对哈尔西说道:“不过将军,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攻城容易守城难’,现在我也面临这个问题!”
“攻城容易守城难?”哈尔西有些不解的问:“你们还会有什么难处呢?日本人已经一厥不振了!”
“不,将军!”张弛回答:“满洲国对日本人来说很重要,我认为他们会想办法夺回满洲国的!”
“你的意思是”
“我们现在面临两个方向的敌人!”张弛说:“一个方向是位于朝鲜的日军第十七方面军,另一个方向是入侵至中国的日军!”
“嗯!”哈尔西表示赞同道:“入侵中国的日军已经与越南日军会师了,也就是说他们侥幸跳出了包围圈我不得不说一句,你们那个蒋校长太让人失望了!”
张弛知道哈尔西为什么这么说,冈村宁次的日军其实也陷入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只要蒋校长能再给力点将他们围住,用不了多久这些日军就会崩溃,但谁又会想到国军不但没能把日军围住,反而在被日军进攻时迅速崩溃,其崩溃的速度之快以至于从后方刚刚运上前线的十万袋军粮都来不及销毁,尽数落入日军手中
日军正肚子饿得慌呢,有了这十万袋军粮无疑就是打了一剂强心针,于是一鼓作气就打下了广西桂洲、柳洲这两个地方就是美军b29轰炸机机场所在地,占领这两个机场也是日军“一号作战”的战略目标之一,因为从这两个机场起飞的b29可以轰炸到日本本土。
不过日军这个战略目标其实已没有意义,因为美军已经可以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b29直接轰炸到日本东京,桂洲、柳洲的机场对美军轰炸日本来说已没有价值。
但这对蒋校长却是意义重大,因为这几乎就代表着美军在中国的军事存在。
接着,日军又从南北两面夹击,南面是从越南出发的日本南方军第21师团,北面是侵华日军的第22师团,两个师团在广西绥渌(今扶绥)会师,日军顺利打通了从中国直至越南河内的大陆交通线。
“相比起你们”哈尔西气愤的说道:“他们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尤其具有讽剌意味的是我们对他们的军援要比你们多得多!”
张弛没有说话,毕竟中国远征军也是国军的一员。
哈尔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就放缓口气说道:“抱歉,上校,或许我不该在你面前说这些!”
“不,没关系!”张弛表示理解,哈尔西这是把他当作自己人了,所以才会这么口无遮拦。
“那么”顿了下,哈尔西就问:“你有信心挡住来自两方面的日本人的进攻吗?”
“当然!”张弛回答:“不过需要美国方面的帮助!”
哈尔西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上校,有什么需要尽管提,我相信美国方面会很乐意帮助你们的!”
张弛知道哈尔西的意思,有张弛占着中国东北的一天,侵华日军就被死死的挡在另一面无法调回日本本土,这对美国来说,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其实这也是张弛的想法东北的危机并不像张弛说的那么夸张,所谓的被日军的两面夹击只是表面上的。
实际上,冈村宁次的部队因为这一仗也是元气大伤,同时冈村宁次还失去了位于沈阳的兵工厂及工业基地,虽然与越南连成一片,但中越边境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再加上日军在越南的工业能力也远不及中国东北,同时还有蒋校长在重庆对其虎视耽耽,冈村宁次想要发动一次针对东北的战争,那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另一面位于朝鲜的第十七方面军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北朝鲜一带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同时第十七方面军还要尽可能的支援日本本土作战,于是暂时也没有能力对东北发起反攻。
张弛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借机向美国要东西
“将军!”张弛说道:“东北目前的状况总体来说还算不错,日本人他们的‘一号作战’计划在这里积蓄了大量的粮食,而这些粮食现在都在我们手里了,这可以缓解百姓的压力并为我们重建东北秩序提供一个缓冲期。但问题就是我们该以什么方式把这些粮食发放到百姓手中!”
“这能算什么问题?”哈尔西反问道:“按人口平均分配不就可以了?”
“这样看起来的确可以解决问题!”张弛回答:“但这是不劳而获,它对重建东北的秩序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往往无法将粮食分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
哈尔西点了点头,无偿分发粮食虽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却不是长远之计,因为这就是坐吃山空,再多的粮食也不够分,而且还会养成百姓依赖的心理。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就是恢复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恢复生产也没什么问题吧!”哈尔西说:“我听说日本人在东北建立有十分完整的工业体系!”
“是的!”张弛这才说出了重点:“但是支撑这个工业体系的丰满水电站却无法供电了,日本人在撤退前将两个发电机组尽数炸毁!”
“哦!”哈尔西回答道:“这不是问题,我把这个情况向华盛顿报告,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把发电机组运到东北的!”
“还有相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张弛补充道。
发电机组运到是一回事,可如果没人知道怎么安装怎么使用怎么维修那就跟没有差不多。
“当然!”哈尔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放心,我相信他们早就认识你们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