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东面突然地一阵大乱,一彪人马在蜀军阵中横冲直撞,向着这边杀来。
解系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那高高飘扬的晋军旗号,激动地对司马骏道:“大王,援兵!是援兵到了!”
司马骏顿时也是热泪盈眶,不容易啊,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盼来了援兵,尤其是司马骏身陷绝境,九死一生之际,这支援兵真如及时雨一般,来得正是时候,本来司马骏已经是万念俱灰,此刻陡然间重获新生,激动地他都手舞足蹈起来。
“是马将军的援兵吗?太……太好了,真是皇天保佑,我司马骏命不该绝!”援兵自东而来,除了马援的军队还能有其他人吗?司马骏这个时候如同是汪洋大海之中捞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自然要死死地攥着不放,他下令残存的亲兵卫队立刻向马隆那边靠拢过去。
本来已经斗志全无的晋军此刻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在生的希望面前,谁也不会轻易地放弃,司马骏的亲兵卫队此刻如有神助,个个以一挡十,拼命地冲出一条血路,向援军方向汇合而去。
马隆在绕道武垣之后,便轻易地突破了蜀军的防线,星夜兼程倍道而行,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时辰到达了东屏山,这个时候蜀军的总攻已经开始了,战场之上一片混乱,马隆挂念司马骏的安危,便立刻从东屏山的方向掩杀而来,加入了战团。
马隆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将部队一分二,骑兵和轻装步兵先行,重装步兵和辎重部队后续而进,这样就可以保证以最快地速度到达安国战场上。
由于马隆大军的加入,整个战场的形势陡然间发生了变化,本来蜀军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马隆到来之后,将形势迅速地逆转了过来,双方又陷入到了新的混战之中。
马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战场之上寻找司马骏,司马骏的旗号自然是没了,想在这纵横十几里的战场上寻一个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不过马隆还是有主意的,寻常的晋军,此刻早就在蜀军的骑兵的攻势下被冲了一个七零八落,宛如一盘散沙,但司马骏好歹身边还有一些亲卫死士,这些人必定会竭尽全力地保护司马骏,所以那边的战斗最激烈,马隆就往那边冲。
马隆的这一手果然奏效,他很快就锁定了前方大约一里左右战斗最为激烈的所在,果然在那儿发现了司马骏的踪迹,看到司马骏安然无恙,马隆微微地松了一口气,这场战役晋军输局已定,但能将司马骏救下来,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
“末将救援来迟,还请汝阴王恕罪。”马隆赶到司马骏的面前躬身行礼道。
“不迟不迟,马刺史来得正好,”司马骏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连声地道,“此次若非马刺史相救,本王恐怕已经是身首异处了,大恩不敢言谢,回京之后,本王自当在陛下面前表奏马刺史的功劳,以为嘉奖。”
马隆道:“蒙汝阴王错爱,在下愧不敢当,今日我军惨败,诸军将士皆难辞其咎,何言有功?”
司马骏面带嘉许之色,道:“马刺史居功不傲,胸怀坦荡,如此高风亮节,真乃社稷之幸也。”
由于马隆大军卷入战场之上,蜀军的围剿行动也就难以为继了,不过此役蜀军已经是大获全胜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未能斩获晋军主帅司马骏,双方进入均势之后,蜀军似乎也不恋战,徐缓而退。
马隆也没有追击的念头,双方很有默契地将这场战斗给结束掉了。
如果没有马隆的加入,包围圈内的晋军很有全军覆灭的可能,所幸马隆来得及时,除了救下司马骏之外,还有两三万的晋军幸免于难。
不过这场安国之战,却是晋军自开战以后损失最大的一次惨败了,五万多的将士殉国,中路军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收拢残兵败将之后,司马骏下令撤向了信都,这一命令不光是下达给中路军右路军的,同时也传达给了左路军副都督文鸯。
文鸯被蜀军拦阻在南深泽,第一战进攻受挫,还未等文鸯发起第二波的进攻,右路军的马隆已经是捷足先登,赶到了安国,救下了司马骏,文鸯最终还是迟了一步。
“时不予我呀!”文鸯在接到撤军的命令之时,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本来这一次救援司马骏是文鸯的一个最好的机会,但他却非常遗憾地失之交臂了,最终的结果是成全了马隆,想必现在司马骏对马隆是感恩戴德,而对自己则会更加地疏远了。
两位副都督平行设置,互不隶属,咋看起来双方似乎没有什么利益纠葛,但文鸯很清楚,所谓的讨逆大都督司马骏不过是挂一个名号,真正行军打仗还得靠两位副都督,两人表面上一团和气,但背后的竞争却是十分地激烈,谁能抢得头功,将来在朝中的地位就会压对方一头,对于文鸯而言,他过惯了那种压抑的日子,更渴望着出人头地,对名利的追逐已经到了非常偏执的地步。
司马骏看不起文鸯,甚至给他穿小鞋,这一切文鸯都能忍,谁让司马骏是一位权势滔天的郡王,在天子司马炎那儿有着极高的地位,文鸯自然不敢得罪,只能通过建功立业的机会表现自己了。
本来这次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能救下司马骏,立马就可以缓和二人的关系,但天不遂人愿,文鸯未能抢先一步赶到安国,将到手的功劳白白地让给了马隆。
司马骏的退兵命令自然在情理之中,这一次中路军遭受了重创,已经没有余力再进攻了,只能是选择退兵,如果退兵的话,文鸯的左路军自然也不能呆在冀北了,孤军深入的话,势必将会成为蜀军的下一个打击目标。
文鸯接令之后,不敢抗命,立刻整点军队,拨营起寨,返回了信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