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少年时的教育责任自然是由诸葛亮的遗孀黄月英来完成的,黄月英是荆州名士黄承彦之女,虽容貌丑陋但却有奇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韬略遁甲之书,无有不精,据传威名天下的诸葛连弩,就是出自黄夫人之手。诸葛亮的所学,许多也出自黄夫人。
诸葛瞻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所学之书,无有不晓。诸葛瞻的才华是勿庸置疑的,否则就算是后主有心提携自己的女婿,那也难成大事,诸葛瞻本身有才华,加上刘禅提携,原本尊敬诸葛亮的大臣拥戴,自然顺理成章地就上位了。
成为首辅大臣之后,在内政到也略有些建树,但后主宠信黄皓,黄皓在宫内一手遮天,朝中内外,党羽众多,诸葛瞻虽然痛恨黄皓却也无可奈何。所以诸葛瞻一直渴求着能在军事上有所突破,但却一直也未曾染指,虽然身为卫将军,可是统率的御林军那里会有仗打,至于北边的军事,则一直把持在大将军姜维的手中。
诸葛瞻虽有继承父亲遗志的愿望,但却和姜维的政见不一,所以很自然地就走到了姜维的对立面,与董厥谯周等人同气连声,并数度弹劾姜维,欲使姜维让出兵权而转任有名无实的益州刺史,不过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也让诸葛瞻一直是耿耿于怀。
现在诸葛瞻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如何不令他暗暗兴奋,在朝堂之上领旨之后,诸葛瞻立刻是回府换好了全副披挂,不待五更,四更时分就已来到了校军场,准备点将出征事宜。
对于穿惯了朝服锦衣的诸葛瞻来说,冰泠而厚重的铠甲上身,多少还有些许的不适应,但诸葛瞻的心却是激昂的,想想父亲的羽扇伦巾纵横疆场谈笑之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情胜迹,诸葛瞻就十分地向往,机会就在自己的手中,他要向全天下的人宣布,他不仅仅只是诸葛亮的儿子。
“父亲,执金吾安西将军刘胤求见。”长子诸葛尚进来禀报道。
诸葛尚乃公主所生,年方十九,还未及冠,不过诸葛尚自幼尚武,弓马纯属,此次听闻诸葛瞻领军出征,便执意要求随军前往,诸葛瞻也是有心栽培儿子,所以任用诸葛尚为先锋。
听到诸葛尚的禀报,诸葛瞻便是微微地一怔,刘胤属于姜维派系,以前一直同诸葛瞻针尖对麦芒,此次刘胤能在朝堂上公然表态支持自己,多少是出乎诸葛瞻的预料。
“有请!”诸葛瞻当即道,虽然此前在朝堂之上议及出兵之事,但毕竟在私底下双方没有交流过,刘胤此时前来,似乎正中诸葛瞻下怀,他也极欲摸清刘胤的态度,是真心相助自己还是另有所图。
很快地刘胤便进来了,双方见礼,寒喧了几句,时间紧迫,刘胤也没有多说什么废话,直接就切入了正题。“昨日在朝堂之上所议出兵江州之事,卑职回去细细思量一番,确有些不妥之处,特赶来与诸葛都护再议此事。”
诸葛瞻眉毛微扬,道:“江州乃川东水陆重镇,有何不妥?”
刘胤道:“江州与成都相隔甚远而与永安相隔较近,吴人偷袭永安得手之后,必定不罢手,而江州便是他们的首选目标。江州现在驻防兵力薄弱,在其全然无备的情况,想要挡住东吴的偷袭之兵,恐怕很难,我军劳师远征,若赶到江州之后,吴人已是先期占领江州,必然陷入被动,卑职认为,暂缓出兵江州,待探明江州方面的状况之后,再行进军未迟。”
PS:今天太困了,先发一章吧,第二章估计要晚点,大概在下午吧。
“兵贵神速,岂容耽搁?何况吴人刚刚拿下永安,如何有余力再犯江州?江州乃川东最后的屏障,决不容有失。”诸葛瞻淡定从容地道。
刘胤一头黑线,他真为诸葛瞻的智商捉急,什么叫吴人刚刚拿下永安就不能再犯江州了,连你都知道江州是川东重镇,不容有失,你能算到这一点,难道陆抗就算不到吗?此时吴人,定然是倍道兼程地赶往江州,或许现在就已经将江州拿下来,想去江州构筑第一道的防御阵线,只不过是诸葛瞻一厢情愿的想法。
诚然到江州布防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现在主动权便不全在蜀汉的手中,如果东吴抢先拿下江州,必然对此次战役的前景蒙上一层不乐观的阴影。
诸葛瞻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仗,显然对战场上险恶形势预估不足,要知道战场上的形势可是瞬息万变的,而且绝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能到江州布防,自然是最乐观的打算,但必须要看陆抗给不给这个机会。
“江州之重要性我们心知肚明,吴人恐怕更是清楚的很,陆抗精于计画,恐怕不待永安完全平定下来,就会出兵来抢夺江州,诸葛都护不得不防!”
诸葛瞻晒然一笑道:“陆抗?无名之辈也,不过是籍着父荫才做到了西陵都督,吴主孙休自以为聪颖过人,此次偷袭,并没有遣老将丁奉反而派出了陆抗,真是天助我也。”
陆抗,无名之辈?刘胤接着又是一头黑线,不过想一想,这个时候陆抗并不出名,也没有经历过大战的洗礼,所以他的名望自然还停留在陆逊之子上面,籍着父荫才得以坐镇西陵。
不过似乎你诸葛瞻也是依靠诸葛亮的余荫而在蜀国位及人臣的吧,有什么资格来嘲笑陆抗?何况陆抗是注定要成长为一代名将的,而在绵竹殒落的诸葛瞻却成为后世的一个笑柄。与陆抗相比,诸葛瞻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诸葛瞻提到陆抗之时,全然没有在意,真不知将来与陆抗交手之时,诸葛瞻还笑得笑不出来。
刘胤腹诽了片刻,道:“卑劣职已派出了斥侯,前往江州方向刺探吴人的动向,还请诸葛都护谨慎行军,以防备吴人的小动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