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之战结束,匈奴万余精锐尽数被杀,此一役可谓大胜。
一胜,陆城军有效斩杀万余匈奴精骑,向太原郡百姓宣扬自己的武力,陆城军有能力守护他们。
二胜,刘备到达了以匈奴骑兵削弱太原士族的势力,祝智之乱的爆发也让许多太原士族牵扯其中,势必要杀一批立威,他们死后,他的家财、土地都成了无主之地,刘备正好拿他们分给黑山之民和流民,家财赏给有功之士,使得陆城军在太原根基深固。
三胜,新军得以成长,而且对刘备拥护度大大提升。
总而言之,此一役后陆城军在太原郡的根基已成,刘备占据三晋大地只是时间问题。
梗阳城,左原连夜从介休赶来,当然他不是为了争功,介休郭别说不作战,就是像阴斐一样坐山观虎斗都是大功一件,何况左原跟随黄忠大军奔波,又亲自前去介休坐镇,堵住了匈奴骑兵的退路。
“先生,为何来的这么匆忙?”
黄忠对左原的到来有些诧异,左原亦不矫情,开门见山问道:“匈奴已灭,接下来中郎有何打算?”
黄忠道:“自然是清剿余孽、山匪,而后率军北上,支援雁门、五原。”
“中郎差矣!”
左原恨铁不成钢的道。
黄忠一愣:“那不知先生何以教某?”
黄忠总体来说还是对儒士很敬重的,观其一生,秦颉、刘磐、韩玄都是儒生,斩夏侯渊时也是法正督军,可见他是很能听人言的。
黄忠的态度左原很满意,左原道:“匈奴渡河而来,经离石而入太原,如果中郎不像河东白波军杀来,应当率先派人占据离石,重建离石大寨。”
“先生所言甚是。”
黄忠为之一振,如果自己率军北上,弄不好白波军真的会从离石沿匈奴人的老路杀来,那时太原还有兵力赶走十万白波军吗?不见得。
“先生以为派何人去离石的好。”
黄忠诚恳求教,眼前诸将都想去雁门杀匈奴骑兵立功,让谁去离石那地方真是个难题。毕竟黄叙已与张燕率军北上,只留陈到率部看押匈奴俘虏与伤兵。
夏侯兰、秦宜禄、李严亦三番五次的请命,黄忠确实也透露出消息,只要打扫好战场,他就挥军北上,这个节骨眼上他真的不知拍谁去离石。
左原道:“这件事本来某该避嫌,不过中郎既然求教,某真有一人,那就是介休尉郝昭,郝昭乃太原人,少为游侠,后投在原介休尉文聘麾下,文聘率部随军出征,荐其为介休尉。”
左原故意说的这么明白就是要告诉黄忠,这个郝昭可不是我的人,他是文聘一手提拔上来的,文聘亦南阳人,与你可是同乡。
黄忠点头:“郝昭,此人某也听说过,主公特别关照过,可以信任,不过兵从何处出?”
左原一惊,一个小小的介休尉郝昭刘备也特别关照,看来他的野心不是一般大。
左原不知,其实刘备知道郝昭以后的成就才会特别关照他,当然还有不知所踪的孙资都是刘备特别关照的对象。
“介休有私兵三千,可去离石。”
郭氏三千私兵送给郝昭虽然心疼,可是左原认为值得,刘备一统三晋已是大势所趋,郭氏再保留这么多私兵,对郭毅的发展可不利,还不如都献给刘备。
黄忠感激的作揖:“先生大度,此事某必报告于主公知晓,某这就下令,让郝昭进击离石,组建离石大寨以防白波。”
太原郡之战波澜起伏,而并州北方的匈奴之乱却席卷雁门、五原、定襄几郡,当然相比黄氏父子威风,张辽兄弟与高顺却像受气小媳妇。
话说高顺至五原,五原乃高顺起身之处,五原太守乃王智,严若儿的姑父,因此五原兵马向来不缺甲械,这里还是向匈奴、鲜卑、休屠等胡人卖武器的中转站。
虽然吕布带走大部分精锐,可五原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勇士、游侠,因此王智早就组建一支数千人的铁骑以震慑诸胡。
高顺一到五原,王智就大力支持他,又是给兵、给粮、给兵器,总之一句话只要刘备要的他都给。
当然这不仅是因为刘备救过他,跟他是姻亲,而是刘备乃并州刺史,又是灵帝亲封的陆城侯,这让王智看到刘备奇货可居。
匈奴骑兵围城,王智死守五原不出,不是怕了匈奴骑兵,而是不愿损伤自己的兵力,只是一味守城,毕竟刘备没出援军,枉自与匈奴血拼,只会便宜其他胡人。
王智佣兵自重,雁门太守郭蕴却急得上火,赶紧把在雁门募兵的张辽请来,张辽本雁门人,又以武勇在雁门扬名,他来募兵,郭蕴本来还有些抵制,可如今却当成救命稻草。
他不管张辽同意不同意,直接授命张辽为雁门郡都尉,统领雁门郡兵抵御匈奴骑兵,至于他自己一边给张辽募集粮草、甲械,一边给张辽要援军一边招募兵员。
雁门向来多悍勇之士,又有单身入匈奴杀匈奴贵族的张辽募兵,应征者如云,还大多自备马匹、兵器而来。
本来张辽还瞧不起这些毫无军纪的游侠儿,不过时间容不得他去挑选兵员,张辽只能用战场来训练他们。
张辽率数百游侠儿袭击匈奴骑兵,数战数胜,就连队伍也扩展到两千余人,随着陆城的装备从幽州方向送来,张辽将盔甲、兵器分发给属下后,张辽部的战力猛增,别说数百骑的匈奴部落,就算拥有数千骑的大部落张辽也敢冲击。
一时间张辽的大名在雁门几郡响彻云霄,几郡来投者络绎不绝,张辽毫不费力扩张到几千人,直让郭蕴又喜又急。
喜得是雁门可以无忧了,急得是军械、粮草大大的不足,单单靠雁门一郡根本无法承担这么多的消耗,至于战后的赏赐郭蕴已经想推给刘备了,不过现在粮草之事还得想办法解决。
郭蕴正着急上火,太原郡传来消息,入侵太原的匈奴已败,援军不日可到。
又来援军?这可怎么办?
郭蕴第一次为援军太多而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