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要么等三坐标雷达发现目标、刷出诸元来下链,要么就上去自己开雷达看吧!
正因为米波雷达的特性,可以说优、缺点都很分明,单纯依赖这么一种东西探测隐身战机并不靠谱,要把远程警戒雷达整合到防空体系里才能发挥作用。
通过警戒网络发现目标,引导战机前出拦截,这是VVS、PVO防御隐身战机的一种思路,不过和探测预警相比,真的接近了隐身战机,接下来的作战行动却还只是开始;在这方面,不知道中国同行们已经了解多少,龙云倒是想起了一点,现实中,国内长期误判F-22机动性等指标的事。
他自己呢,虽然知道“猛禽”的详细指标,现在却一点都没法说,不过“泄露天机”是一回事,酒桌上胡言乱语又是一回事,当下就道出些“胡乱揣测”:
“是的,通过防空警戒体系,发现‘猛禽’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除此之外,空中探测平台发现隐身战机,也是一种思路,——我记得,贵国已经采购了A-50预警机、同时也在试验自行开发的雷达系统,是吗?通过波长更长的扫描雷达,如果是工作在S波段的,探测低RCS目标的能力要比一般机载雷达更强,总而言之,‘猛禽’要在现代战场上完全匿踪,也并不容易。
不过,和发现对手相比,”
话说到这儿,年轻人也还不忘果腹,用叉子往嘴里塞进一块香喷喷的烧牛肉,“同志们,就我个人的推断,‘猛禽’可不是一个容易应付的对手。
哦、是这样的,关于YF-22、F-22的外形资料,相信贵国军方手上肯定也有一些,我呢,自己也研究过,总的来说,这款战机的设计偏向于‘全机身升力体’,同时采用了不少增升措施,再加上推力矢量技术,应该说机动性一点都不输给现有的三代战机、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大大胜出。
机动性的考量,嘿嘿,‘猛禽’看上去可不苗条,这东西的使用空重会在多少?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F-22上的F-119涡扇发动机也很先进,加力推力十五吨左右,关键这还是一种小涵道比涡扇,那么可想而知,‘猛禽’的高速飞行能力不容小视,这东西的格斗性能,恩……很可能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
“哦——是这样?
‘猛禽’的机动性分析,我们的私下观点可有一点偏差,也许因为资料不足?”
听中将同志说起F-22“猛禽”,王卫国等人饶有兴致的一直往下听,不过很显然,PLAAF此前对这一型号的解读,似乎还没跳出“隐身性与机动性不可兼得”的圈子,对龙云的话自然也有点将信将疑。
对中国同行的犹疑,龙云当然很有底气,他很想信心十足的说一声“相信我、没错的”,却知道这样说并不起作用;要全面分析一种战斗机的作战性能,需要的数据、资料当然越详实越好,可现在呢,平行世界里的F-22暂时还是一种被美国人高度保密的先进武器,别说中国这边,就连无所不能的克格勃,大概也很难搞到和这一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
说不定,隐匿在北美的“猛禽”,外形尺寸之类的一些数据都还没泄漏出来呢!
既然缺乏素材,单纯分析性能就有一点空中楼阁的意思,龙云没在这上面多费笔墨,他很快提到了具体的对抗方面,指出雷达隐身战机对SARHM、ARHM等导弹的规避能力提升,相对来说,红外制导导弹的效能还可以保证,顺便指出美国人的作战思路,多半会尽量让“猛禽”保持超视距接战姿态,而尽量避免投入目视空战、甚至格斗。
中将同志的坦率发言,引发了在座众人的思考,同样身为天空精英的王卫国等人很容易认可维克托*雷泽诺夫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一些疑问: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说战术安排对迎击‘猛禽’至关重要?
单纯比较武器平台的性能,我方目前的战斗机都不具备低RCS特征,性能上恐怕都有一些劣势,相应的战法,不知贵军有何见解。”
“啊,这个当然有的,”
说话间龙云心想,他还真不清楚“有没有”,不过总而言之,完全相信苏联军方已经开展了对抗低可探测性战机的一系列理论与实战研究,年轻人就开始了滔滔不绝的介绍。
反正“打F-22”这种事,在现实世界里早就不是什么新话题,经由军事航空技术的一天天发展,小小寰球上,天空中来去如飞的战机几乎都是低RCS、低红外特征、低电磁辐射的“三低”型号,相关的对抗原则与技术也层出不穷,甚至一度有人提出,现代战场上低RCS已不再是一种技术优势、而是起码的必备技能,这说法大概会让经济拮据、还在用三代机的小国泪流满面,然而实际上却又非常正确。
洋洋洒洒说了一长篇,晚餐上的讨论热烈非常,直到主持者宣布晚餐结束、代表团成员一起告别中方人员、返回驻地,龙云还有点意犹未尽。
不过,基地交流活动告一段落,维克托*雷泽诺夫的工作却还没结束。
结束了一天的交流访问,外加一次紧张激烈的实机对抗演练,当天傍晚,龙云没参加访问团的内部会晤,而是和副官一起坐上“奔驰”回落脚点,在房间里随便吃点东西,就让奥列格*什缅科夫少校去忙自己的事。
“军事访问团成员”,龙云扮演的这一角色暂时应付妥当,接下来,他就要拾起另一个秘密身份,处理克格勃方面交代的任务。
收拾一下房间,他掏出笨重的对讲机来呼叫一番,片刻等待后,就听到了约定节奏的敲门声。
“您好!Товарищ_‘дракона ’。”
送走了不明就里的VVS少校副官,把白天的交流内容暂时放在一边,龙云的身份也变成了“克格勃远东秘密行动小组负责人”——这个有一点不伦不类的称呼,是他自己所起,至于自己在庞大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里到底身居何位,年轻人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总之他就直接听命于总书记和拉夫连季*贝利亚同志,汇报成果的时候,一般也就只有这两位红色帝国的核心人物在场。
“好吧,谢苗*伊万诺夫同志,请坐下来歇息一下。
您想喝一点什么,矿泉水如何?”
房门打开,将一位风尘仆仆、貌不惊人的中年男人让进屋,手上接过随行克格勃探员的人员核查记录,龙云随便瞥一眼纸片上的名字和打印照片。
确认来人身份,这一个步骤对他是有点多余,意识窥探比什么测谎仪器都更好用,年轻人随口招呼这位打扮成俄罗斯生意人、脸庞晒得有些发红的男人坐下,自己则去倒来两杯矿泉水,一屁股坐到沙发上之前顺手拿过皮包,抽出记事本和一支削好的铅笔。
从抵达北京后就在等消息,特派员来的这样快,让年轻人有一点出乎意料。
自打来到“平行祖国”的首都,像今天这样的夜晚,龙云原本还有一点憧憬,如果有可能,他当然很想和恋人一起度过,也许就在老北京的大街小巷里漫步徜徉、流连忘返,向这位远道而来的歌唱家介绍自己的祖国。
然而愿望虽好,出于安全考虑,委员会当然不会在异国他乡平添一些不可控因素,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和维克托*雷泽诺夫,这对恋人都是KGB重点保护目标,两人的关系也一样不允许外泄,所以,在这灯火阑珊、让人犯困的时候,他还是得脱下军装、身着一套浅灰色西装在沙发上落座,履行自己“行动负责人”的职责。
原本因为喝了酒而有一点迷糊,探员的报告,很快让龙云提起了精神。
“好的,‘дракон’,我先介绍一下前方的线报。”
红色帝国的头号王牌,这样一位人物,名叫谢苗*伊万诺夫的KGB探员当然一眼就能认出来——在接到命令、赶赴北京之前,他就知道了代号“Дракон”的探员是维克托*雷泽诺夫中将,虽然心中略感惊讶、不知道一位航空兵上将怎么会来搀和缅甸的事,但身为训练有素的驻外特工,这么一点事可不至于让伊万诺夫面露惊讶。
话虽如此,和一位全联盟家喻户晓的超级战斗英雄见面,谢苗*伊万诺夫还是挺激动,动作和话语也就格外麻利。
言简意赅的说明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缅甸局势,探员而后重点介绍了克格勃人员在包得温矿区的行动;呈交报告时,他也顺便提到一点,该地区活动的CIA探员数量并不多、组织却十分严密,不仅如此,这段时间似乎还从美国本土来了一些人,为了刺探这些家伙的情况,克格勃机构还折损了两名下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