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经历过可怕的那一夜之后,等到我终于在切尔卡尔的临时医院帐篷中醒来,已经是那场惨剧发生后的第五天。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命运使然,最后关头的全力奔逃,让我侥幸逃得了一条性命。但是那一夜的可怕经历还是留下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和神经系统后遗症,我在黑海边的索契疗养院住了小半年才逐渐恢复,但是直到今天,仍然不时受到偏头痛和神经官能症的困扰。
当然,和那天夜里莫名殉职的同事、战友们相比,我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
在度过了最初的危险期之后,和所有在这场惨剧中幸免于难的人一样,我和其他幸免于难的同事们全都急切的想要参与到调查中,去设法弄清‘罗马’恐怖之夜的真相;这不仅是因为目睹战友的惨死而深受震撼,也是因为自己的职责所在——负责的研究项目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事故,不论于情于理,在没有找到原因之前都无法让人释怀。
是的,没有人能够放得下,尤其是像我这样最后关头死里逃生的人。更何况,当时如果不是我下达了命令、让士兵们搭乘直升机和卡车出发,也许他们就不会不明不白的丢掉性命?
虽然理智反复提醒我,当时自己的反应完全是无可指摘,但是目睹战友横死在眼前,那种精神刺激还是让我在很长时间里都寝食难安。于是我在切尔卡尔的医院里就申请参加调查行动,然而组织给出的回答,却完全出乎我们任何人的意料。”
随着扎卡耶夫的讲述转换了视角,呆坐在沙发上听得入神的龙云,逐渐意识到老人的亲身回忆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他听到的,应该就是关于“罗马”惨剧的调查情况。
或者说,是关于这场惨剧的缘由、以及为什么无法得到真相的解释?
“随着‘罗马’惨剧的发生,克格勃很快接到了消息。
因为惊变发生在‘罗马’这座极端重要的绝密基地,现场的情形又格外的惨烈而诡异,克格勃在严密封锁消息、组织人员营救的同时,也马上着手进行大规模调查,最起码也要立刻设法弄清楚‘罗马’现在的情况如何?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克格勃最初的调查行动不仅没有任何收获,却又造成了新的人员伤亡。
就在那天夜里的惊变之后,‘罗马’就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所以克格勃很快协调各方部门,出动了侦察机、武装直升机前往零三五三区域,从空中观察‘罗马’的情况;同时地面侦查队伍也从附近的切尔卡尔和拜科努尔出发,先头部队的车子由坦克和装甲车护送,以便应付任何可能的突发状况。
虽然是做了如此万全的准备,但是……
就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国土防空军派出的侦察机和当地驻军的直升机,在进入零三五三区域之后,就无一例外的凭空消失在这个区域里;地面上的搜索队遭遇也是一样,派出前往‘罗马’的侦查车辆同样有去无回,仿佛就此人间蒸发一般。
以事后的眼光来看,毫无疑问,这些侦察者在接近‘罗马’之后就遭遇了不测。
可是在当时,因为经历过惨剧的幸存者非常少,就像我也是刚刚被搜救者发现、还处于深度昏迷之中;所以克格勃方面无从得知当天夜里的具体情形,面对这种状况只能是一筹莫展。
当时飞机和地面车辆失踪的情形,虽然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线索、与派出侦查的人员联系也是突然中断,但是通信设备却忠实的记录下了在侦察者失踪之前,联络中断前后出现的可怕嘶吼和惨叫;等到后来我在苏醒之后聆听了录音记录,才确信这些人很可能都和惨剧之夜殉职的人一样,在接近‘罗马’之后就神秘的受到重创、继而丧命。
面对如此诡异的可怕状况,克格勃自然大为震惊。
在最初的混乱之后,组织上一方面立刻着手将零三五三区域的警戒级别,从原先的“一级绝密”提升为“零级绝密”,为了严格保密起见,封存、转移了所有关于该地区的存档资料,甚至就连克格勃内部的材料也不例外;所以,雷泽诺夫同志,您之前在卢比扬卡大街11号看到的空档案盒,应该就是在惨剧发生后不久被清空转移到这里的。
另一方面,意识到‘罗马’的情形绝非寻常,同时透着一种可怕之极的诡异,克格勃对原先负责‘罗马’基地和特异功能研究的部门进行了重组,组建了以‘罗马’为名的秘密总局,专门针对‘罗马’惨剧进行缜密调查。
雷泽诺夫同志,您现在所处的地方,‘罗马总局’,就是从那之后才有的。
‘罗马总局’建立的初衷和目的,可以说非常明确,就是设法调查‘罗马’基地的惨剧因何而起,以及基地在惨剧发生之后的状况。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用说,您肯定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总局成立之后,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调查的努力,可是收获却是微不足道。
之前,我刚刚告诉过您,关于‘罗马’,关于‘零三五三区域’,留存的资料非常之少,是吗?”
“——呃,是的。”
一直在听扎卡耶夫说话,忽然被提问的龙云愣了一下才搭上话头。
是啊,如此严重的可怕剧变,到今天已经是十几年的时间过去,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克格勃竟然一直都没有调查到事件真相;克格勃的办事力度当然无可置疑,那么,难道是所有相关资料都在惨剧之夜遭到了损毁?
“那么,现在我就说到这件事了。调查资料的匮乏,是罗马总局碰到的第一个严重困难。要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克格勃的保密原则导致。
雷泽诺夫同志,虽然您是刚刚加入组织的新成员,想必也对克格勃的保密力度知道一二。本着就近存放、集中管理的原则,克格勃所掌控的大部分绝密资料都由专门负责档案保存管理的第十总局负责,也就是存放在卢比扬卡大街11号的地下资料库。
但是您未必知道的是,这条原则在实际执行中并非没有例外。实际上,对于像‘罗马’这样极端隐秘的工程项目,涉所及到该计划的所有图纸、存档文献和技术资料,不论是保存在纸面上的手写记录还是保存数据的磁带,可以说都是机密中的机密,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如果您不明白‘后果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那么作为‘罗马总局’的成员,我可以透露给您的是:多少年来,情报战线反馈回来的迹象都显示,美国人、或者还有德国人,他们同样在进行特异功能的秘密研究。当然,由于他们尚未掌握‘能媒’的作用——或者说,我们没有觉察任何他们发现‘能媒’的迹象,那么可以认为美国人的研究进展还极其有限、根本就没有入门。
但是您可以想一想,如果他们知道了‘能媒’,知道了‘罗马’的存在,那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毫无漏洞的安全防范;与其让美国人像嗅到了血腥的鲨鱼一样凑上来搅局,还不如一开始就严守秘密、让关于‘罗马’的一切都无人知晓。
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克格勃在‘罗马’这件事情上,采用的是极少数最机密工程才会使用的‘集中保密’策略。具体来说,就是把关于‘零三五三’区域、关于‘罗马’,关于特异功能研究的一切资料和相关材料,全都集中存放在‘罗马’基地。如您刚才所见,克格勃总部档案室的‘零三五三’区域资料盒里,就只有眼前寥寥的几张纸和地图、而且全都是惨剧之后新添加的记录,这是因为之前的档案已经被转移到‘罗马’基地的资料库房里。
正是因为这样的策略,在‘罗马’建成运行的几年时间里,普罗大众和西方情报机关不仅不知道这座基地的功能和用途,就连中亚腹地存在有‘零三五三’这片神秘地域的事实也是一无所知。
可是谁能想到,原本是出于保密的档案管理策略,在惨剧发生之后却成为了调查工作的绊脚石。
在罗马总局着手研究这场可怕事件之时,我们首先就惊讶的发现,偌大的克格勃机构,翻遍资料堆竟连一张‘罗马’基地的地图都找不到;在真正动手规划调查方案时,我们手头仅有的参考资料还是在惨剧之后出动高空侦察机、冒着机毁人亡危险拍摄的一些照片而已。”
说到这里,扎卡耶夫伸手拿起桌上的资料袋,从里面翻找出几张略显泛黄的航拍照片,他小心的把照片递给龙云:
“雷泽诺夫同志,您不妨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现在掌握的、关于‘罗马’的全部影像信息。”(未完待续。)